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司马迁因无钱免罪,被处以宫刑,妻子后来如何对他?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史记》可以说是我国最伟大的一部史书作品,因为它,我们了解了多少几千年前在中华这片大地上发生的事情。

    《史记》

    可是对于作者司马迁的生平,很多人的了解也仅仅是停留在他受过宫刑,可为什么受宫刑,之后又如何,很多人就说不上来了。

    司马迁之所以会遭受宫刑,是因为他得罪了汉武帝,事件的导火索是一个叫李陵的将军。

    与匈奴之间的矛盾困扰了汉代的许多位皇帝,经过几代人的休养生息,等到汉武帝时期,汉武帝决定不再姑息防守,而是选择主动出击剿灭匈奴,并且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果。

    但是李陵在征战匈奴的过程中不仅出师不利,被匈奴俘虏后还投降了敌人。

    消息传回朝中后,汉武帝自然是勃然大怒,朝中的大臣们也几乎都认为李陵这样的做法是无法容忍的。唯独司马迁站出来替李陵说话,因此惹恼了汉武帝。

    为什么司马迁要替李陵说话呢?

    大致有这么三方面的原因。

    一、李陵是李广的后人。

    李广是汉代著名的将领,“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说的就是李广,从司马迁写的《史记》来看,司马迁也是很喜欢李广这位将军的。

    影视剧中的汉武帝

    不仅仅是司马迁,后世的文人也非常喜欢李广,这主要是因为李广不仅有才能,还抑郁不得志,而后世的诗人多是在仕途上不得志的,所以写的是李广,其实说的是自己。

    李广这样的形象,自然很受到文化人的喜爱。

    历史上真实的李广,本人其实是要为自己的抑郁不得志负不小的责任的,李广以射箭百发百中而闻名,但百发百中的代价是李广往往要等匈奴人的骑兵已经到很近的地方才肯射箭。

    结果就是李广确实百发百中了,可战机也延误了。

    李陵

    李广的事这里不展开说,但因为有这么一个祖先的存在,司马迁肯定是对李陵也有“爱屋及乌”的。

    二、司马迁对于汉武帝的军事战略不认可。

    作为后人,我们对于汉武帝征讨匈奴多是正面的看法,认为这是汉武帝的功绩,但作为和汉武帝同时代的司马迁看来,这只是在劳民伤财,战争的负担全都转嫁到百姓的身上了。

    既然打胜仗没那么值得夸耀,输了也没什么好责怪的。

    三、李广是司马迁妻子柳倩娘的外公。

    不管司马迁究竟是因为什么,汉武帝不在乎,他只想要折磨得这个敢公然跟自己唱反调的司马迁生不如死。

    于是司马迁被判处宫刑。

    放眼全世界,宫刑也可以算是最残忍的刑法了,这种惩罚可以说是“杀死”了受刑人两遍,不仅是生理上的,也是社会层面上的。

    这对于一贯讲究气节的中国古代文人来说更是莫大的屈辱,不少人宁愿选择自尽也不受宫刑之辱。

    这一点,对于司马迁来说也一样,但他更清楚自己还不能死,因为《史记》还没有完成,他必须要完成这部作品,哪怕是忍辱负重也要活下去。

    其实汉代当时还有一个制度叫“赎刑”,顾名思义就是“花钱消灾”,只要花一些钱走动走动,就可以免去这些罪责。

    这种行贿之事,在历朝历代都不少见,但这样直接写进法律中还是不免让人感到吃惊。

    何止是可以赎刑,在古代很多的官职都是可以公开售卖的。

    另外即便是在今天的美国,也依然有“保证金”制度,犯人只要交一笔与罪行相当的钱就可以被释放了。

    那么要让司马迁免去宫刑,需要多少钱呢?50万。

    我们不必知道具体的汉代货币与今天的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光看数字就能知道这绝不是一笔小钱,而司马迁作为一个清廉的小吏根本就不可能拿出这样一笔巨款。

    所以宫刑的命运,司马迁是无法逃脱了。

    如上文所说,受了宫刑,意味着“社会性死亡”,社会性死亡的不仅仅是司马迁本人,也包括他身边的至亲,尤其是妻子更是会受人非议,要承受极大的压力。

    据说司马迁的妻子柳倩娘本是一个大户人家的小姐,从小也受过很好的教育。一日偶然的机会在家中的书房里看到了司马迁写的文章,觉得写文章的人定有大才,于是便询问哥哥这是何人所作的文章,自己要拜他为老师。

    哥哥一听却笑了,因为当时司马迁的年纪也不过比柳倩娘年长3岁,怎么能做自己妹妹的老师呢?

    可还是拗不过柳倩娘,只好介绍两人认识,于是两个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从诗词歌赋聊到人生理想,两颗心也越靠越近最终结为夫妻。

    让柳倩娘始料未及的是两人结婚没几年,司马迁竟然就遭受了如此大的劫难。柳倩娘所面临的压力也是空前的,不仅是邻里还有娘家。

    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但女儿的丈夫成了“阉人”,还是柳家觉得面上无光,所以身边的人也都来劝柳倩娘改嫁吧。

    在汉代时对于女性并没有后来的“贞洁”等等看法,改嫁也是很平常的事情,甚至连皇帝都有娶二婚的。所以只要柳倩娘点个头,以柳家的地位完全可以再给她物色一个好人家,她完全可以开始一种新生活,不必跟着司马迁遭罪。

    柳倩娘当时内心的挣扎我们已不得而知,但可以知道的是柳倩娘最终顶住了各方的压力,坚持要陪着司马迁走下去。

    她明白司马迁为什么宁愿遭受如此的屈辱也不肯轻生,比起司马迁所遭受的,自己的这点烦恼又算得了什么呢?

    为了能让丈夫安心完成《史记》的创作,至少自己也要在生活起居上照顾好他

    就这样,在柳倩娘不离不弃的帮扶下,司马迁先后历时多年完成了《史记》的创作。

    看过《史记》的都知道,司马迁对于汉武帝的评价是偏负面的,所以汉武帝当然无法容忍这样一部史书的存在,《史记》在汉代也一度成为了禁书。

    为了保护《史记》的手稿不被销毁,也是柳倩娘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带着手稿出逃,才保护了丈夫的心血,才让这部伟大的作品得以流传后世。

    单字解释: 司 马 迁 因 无 钱 免 罪 被 处 以 宫 刑 妻 子 后 来 如 何 对 他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