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孙策死时有一子,为何他却传位孙权?了解之后才觉得孙策高明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江东小霸王孙策,干仗猛得不行,只是最终因为杀了许贡,因为大意,被许贡家的三个门客偷袭了,刺中了面门。

    孙策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于是孙策决定在临死之前,将身后事安排明白,其中最重要的首要大事就是传位。在孙策死的时候,孙策生有一子,但是孙策没有传位给儿子,而是传位给了自己的弟弟孙权。

    孩子不堪重任

    孙策死的时候,有一子叫孙绍。俗话说得好,“虎父无犬子”,孙策那么厉害,他的儿子自然也不会平凡,可惜的是,当时孙绍的年龄太小了,无法担当东吴一把手的重任。

    有的朋友要问了,当时康熙不也是幼年登基吗?为啥孙绍就不行了?这个问题问得好,康熙当时是大一统的天下,而且有孝庄太后坐镇,尽管如此,还是幼年的康熙还是被鳌拜控制许久,最后康熙侥幸除掉鳌拜,也并非一帆风顺。

    孙权适合接掌东吴

    孙权在接任孙策之时,年龄正好合适,是人生鼎盛的十八岁,尽管年轻,经验不足,但是这一点张昭和周瑜可以帮助他弥补,不足为虑。况且,当时的孙权为一个县令,有一些政绩和名声,东吴各方势力和文武官员皆对其有一定的认可。

    “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孙权深感兄长的厚恩,在保住江东基业的同时,还能照顾孙策一家,总好过自己儿子给人家做傀儡。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孙权作为掌权人,可保证他们孙家的主动权,如果让幼子为东吴之主,恐孙策之妻掌权,外戚参政,后果不堪设想。

    江东士族利益

    孙策身为东吴之主,何以被许贡家的三个门客刺杀成功了?简直闻所未闻,难道这三个门客行事如此隐秘,居然未泄露半点风声?其实不然,定然是有人知道消息,但是没有报给孙策,其中有何原因?

    其实士族的态度孙策在临死之时也心里明白,只是没什么证据不好发作,加之身体又不行了,所以孙策没有再提此事,只是在临死之前对孙权说:“不要轻易渡江北上。”以此告诫孙权,一定要小心士族们,不可与之为敌。

    综上,孙策传位给弟弟孙权,而不是传位给幼子孙绍,其主要目的是保全孙氏在江东的基业,同时保护自己的子女,在士族林立、强敌环视的大环境之下,孙策最终选择了孙权作为继承人,不失为一个明智之举!

    单字解释: 孙 策 死 时 有 一 子 为 何 他 却 传 位 孙 权 ? 了 解 之 后 才 觉 得 孙 策 高 明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