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从汉代农业环境中,浅析内黄三杨庄汉代遗址农耕环境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文/博古说

    编辑/博古说

    前言

    汉朝黄三杨庄遗址的农地,原为黄河洪灾后遗留的淤泥地,经过河流的周期性冲刷,土壤具有优良的肥沃条件。由于水资源较为丰富,因此,在旱灾发生时,田间垄作并非为了防止干旱,而是为了在雨季进行排水。

    新垦殖区,人族与土地的矛盾得到了缓解,很少受到政府的干涉,人们可以根据农事的规则来安排自己的生产和生活,再加上良好的自然条件,所以耕种也会有很大的收获。但是,在突如其来的洪水面前。三杨庄遗址的所有者依然束手无策。

    南内黄三杨庄遗址是近几年才被发掘出来的,它是由于黄河洪涝造成的泥沙被掩埋在地底深处,因而保留了汉代的农舍和院落。遗址内的成群院落、附属设施、大片的耕地和耕种的原始面貌,首次较完整的展现了汉代乡村的生活形态、农耕技术、黄河洪水等方面的研究。

    本文笔者从汉代农业环境中,浅析内黄三杨庄汉代遗址农耕环境

    三杨庄遗址黄河洪水与土地肥力

    土壤的肥力是一种能够为作物提供并协调养分、环境条件的能力,是影响农作物产量的最主要的自然因子。古代土地的肥沃程度与江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河水可以用来灌溉,也可以用来泛滥,但如果河水泛滥,就会造成水土流失。

    三杨庄是黄河洪水造成的泥沙淤积,其土壤的肥沃程度与黄河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要探讨三杨庄遗址的土壤肥力,必须先弄清其与黄河洪水之间的联系。

    王景治河以前,黄河下游洪水频发,已有十多次记载,最迟的一次是黄河魏郡决口,新莽始三年(11年)。三杨庄遗址中发现了几枚“货泉”铜币,因此,有学者推测,魏郡决口发生后,三杨庄遗址遭水。

    《汉书·王莽传中》对黄河的溃坝有过记载:“清河东有几个郡。第一,莽恐河决,被元成冢所杀。元城无水,故而无险。”

    汉朝时,黄三杨庄隶属繁阳县,隶属于魏郡。根据谭其骧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秦汉分册》,冀州刺史司,《汉书·地理志》记载,清河一带,都是西汉黄河的北岸,《王莽传》中的元城,就是远离洪水的地方。

    内黄三杨庄遗址位于黄河北岸,是受洪水影响最大的区域。不过,三杨庄遗址在秦始皇立国三年被水淹,这也不是不可能的。

    如前文所说,三杨庄遗址出土了几枚“货泉”铜钱,是新莽时期遗留下来的。货泉是王莽天凤元年货币改革的结果,是黄河决口后三年才出现的。《汉书·食货志下》记载:

    天凤元年,“废铜钱,改为布匹。“货泉径一寸,五铢,字右为“货”,左边为“泉”,枚直一,与货布二品并列。”

    此外,三杨庄遗址在被水淹前,人畜得以从容撤离,其庭院布局、农田垄畦都得以保留,房顶及崩塌的墙壁亦基本保留。在清河东面的一场大洪水中,三杨庄在决口附近几乎是不可能保持完整的。

    所以,我认为三杨庄遗址最早于东汉初期被水淹。黄河决溢史在东汉初期是不存在的。但在秦朝开国三年,黄河决口后,王莽并未对其进行封堵。

    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王景对他进行了全面的统治。在此期间,黄河下游因无堤坝,洪水不可避免地会漫过河面,河床淤积,在一定程度上会发生变化,三杨庄遗址也会因此而沉没,这样就更好地解释了它的保存情况。

    当然,因为货泉的流通截止日期是光武帝建武十六年,所以三杨庄遗址的淹没时间要早于此,甚至更晚。

    如此一来,三杨庄遗址的农田、庭院,很可能就是秦朝开国三年黄河大堤,洪水过后,农民们就开始耕种、建造了。

    其实三杨庄遗址中的庭院和农田布局也从某种意义上证明了这种观点。三杨庄遗址中的院落分布在田地之间,与汉代文献所说的“宅院密集,门巷修直”、“宅院连绵”、“四周围都是农田”的描写。

    孙家洲说,“一个院落和田亩之间的联系,首先要有开阔的土地和人口的稀疏”,“三杨庄遗址的院子里,没有邻居,就是一种自然的耕作,在这样的新的聚落中,拓荒者的基础结构应该是一个小型的家族,而不是一个有组织的家族和邻居。

    挖掘人员在清理了第一个院子的残骸时,发现了一些还没有用过的板瓦和筒瓦,它们被整整齐齐地堆放在了二号院子的东边,主楼的东边有一堆筒板瓦(建筑垃圾),西南方向有一个小型的搅拌水池,这说明“由于洪水的原因,主楼的维护工作没有完成。”

    不过,从这座院子里挖出来的建筑残骸、建筑垃圾和盛着水的陶罐,与其他被清理出来的院子不一样,这里很有可能是一座快要完工的新院子,说明三杨庄遗址还处于发展的初期。

    因此,三杨庄遗址的耕地,最初是黄河洪水退去之后,形成的一片泥泞之地,由于没有了堤防,这些农田就会被黄河不断的冲刷。

    河流流域的早期文明,大多与土壤肥沃有关,古代的人也懂得如何通过淤泥灌溉来肥沃土地,改善土地,春秋时代的“十二渠”、“郑国渠”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黄河淤泥的天然肥力也早已为人们所认识和利用。

    《管子·轻重乙》中说,“以水为王,以地为邦”。春秋时期,黄河两岸修筑了大量的堤坝,但因当时地域辽阔,河道多,河道多,河床多,河堤与河床之间的距离较远,河堤与河床之间的间隔超过50公里。

    因堤内河槽两侧淤积的滩涂条件较好,后来居民在堤岸上开垦,逐渐形成了居民聚居。也就是《汉书·沟洫志》中的一句话:

    “到了,就会有更多的淤泥和肥沃的土地,让人耕种。久而久之,人畜无害,建屋而居。”

    内滩地的开发,使河床的排水量减少,耕地也面临着被淹的风险,但“填淤肥美”的结果,使人们在这里开垦,并努力修筑新的堤防,以保护耕地的成效。到了西汉晚期,这一现象十分常见。

    谭其骧对黄河下游洪水和中游植被的破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总体上,植被状况良好,有机质丰富,地表侵蚀会带走肥沃的表层土,而下游的泥沙则会使土壤更加肥沃;植被退化、深层侵蚀、深层土壤肥力降低、有机质含量降低。

    目前,发源于太行山脚下、燕山、坝上一带的河流,直到明清两代,这里的森林和植被才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而河床上的土壤常常是肥沃的表层土壤,为下游提供了丰富的土壤。“引一水,顶三肥”,“三水满腹”,一两年不施肥,就能收获丰硕。

    黄河中游在汉代还没有发展很长时间,黄河的淤泥对它的肥沃也是十分显著的。《汉书·沟洫志》中记载,贾让在《治河三策》中,曾提及以黄河之水灌溉之增产效果,“有渠之,咸咸之咸,以之以固,而以之,以之以稻,以高田之五,以耕十之”。

    三杨庄遗址的土地,原本就是一片肥沃的土地,因为它可以很容易地吸收河水中的淤泥。

    三杨庄遗址农田垄作与水资源研究

    水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资源,而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作物的自然生长、光合作用、灌溉等都离不开水资源的支持。

    三杨庄遗址位于华北平原,地势较低,《汉书·沟洫志》记载,西汉晚期遗址周围有“内黄之地,方圆十余里”;《后汉书·地理志》中的“内黄”一条说:“清河之水,有一次,有一处地方,是一处黄泉之地”。

    《水经注·淇水》中记载:淇水东流内黄县,南有白沟,《荡水》中记载:荡水“东经内黄县,于黄泽,内黄城南,东流入白沟”,“东到内黄县,西经黄泽入荡水”,这是汉朝时期河川、湖泊众多的地方。考古学家还在三杨庄遗址中发掘出了一些水池、水井等遗迹。

    其中,位于遗址的第二个院落的西侧,“略微椭圆,最大长度为23.6米,最大宽度为16.5米。池塘周边的岩体呈直线状,底面凹凸不平,东南侧的水深则在0.50~0.90m之间。“每一口井的厚度都是一样的,都是用普通的砖头砌成的。”

    总结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华北黄河下游

    地区

    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地区,降雨并不算太多。自西汉中期以来,黄河中下游频繁发生决水,其中以中上游发展为主要因素,与气温偏暖有关,降水比现在要多。

    从总量上看,三杨庄遗址的降水不会妨碍农业生产,即使有,也仅限于降水的季节性变化,尤其是在冬季和春季降水相对稀少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春旱,但只要有足够的灌溉水源,就可以弥补这个问题。

    所以,在三杨庄遗址的农业生产中,防旱、保墒应该不是特别迫切的工作。但许多学者都相信,三杨庄遗址的耕地使用了汉代著名的“代田”技术,即“代田”。

    三杨庄遗址,“在院子附近,到处都是田垄,错落有致,错落有致,田垄的方向有东西方向,但大多是南北方向,田垄的宽度大约在6厘米左右”。

    这些高低错落的田垄的确使人联想到代田法,而发掘人员也相信三杨庄汉朝遗址所发掘的大片耕地,能为我们更好地了解汉朝代田制的实际情况提供一个真实的例子。

    参考文献:

    刘海旺,张履鹏.国内首次发现汉代村落遗址简介(J).古今农业,2008,(3)

    葛剑雄.西汉人口地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东北博物馆.西辽阳三道壕西汉村落遗址[J].考古学报,1957,(1).

    单字解释: 从 汉 代 农 业 环 境 中 浅 析 内 黄 三 杨 庄 汉 代 遗 址 农 耕 环 境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