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鄂尔多斯青铜器文物精品展明天开幕 这里有“剧透”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6月9日,“漠北锋鸣——鄂尔多斯青铜器文物精品展”将在闵行博物馆开幕。此次展览由闵行区博物馆联合鄂尔多斯市博物院共同打造,免费向公众开放。

    图说:6月9日,“漠北锋鸣——鄂尔多斯青铜器文物精品展”将在闵行博物馆开幕闵行博物馆(下同)

    此次共展出300多件器物,造型写实,个性张扬,还原了长城沿线地带以匈奴为代表的早期草原文明的生活场景,展现古代北方游牧民族质朴刚健、自由豪放的气质。闵行区博物馆提前“剧透”部分精品文物。

    图说:虎豕(shǐ)咬斗纹金饰牌

    虎豕(shǐ)咬斗纹金饰牌

    【战国】长13厘米宽10厘米

    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西沟畔墓地出土

    国家一级文物,饰牌为长方形,黄金质地

    主体图案为浅浮雕的猛虎与野猪缠绕咬斗的场面,猛虎在下,腹部着地,前肢极力撑起上躯,昂头张口狠狠咬住野猪的后大腿根,后肢翻转朝天蹬踏野猪,虎尾下垂经裆部由后向前弯卷至背部。

    野猪在上,死咬着猛虎的一条后肢,奋力反抗,双方咬斗厮杀激烈。饰牌周边装饰绳索纹,背面有纽,并有粗麻布印痕,边缘处有刻划文字“一斤五两四朱少半”。

    据介绍,其刻字作风和衡制单位受秦国的影响较大,应为战国时代秦国所铸;是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王朝交往和贸易的例证。

    该饰牌以锤揲工艺制成,具有强烈的浮雕效果,虎豕咬斗撕搏纹饰遒劲流畅,构图紧凑生动,动物造型及神态栩栩如生,是草原文化艺术的精品力作。

    图说:双虎咬斗纹银扣饰

    双虎咬斗纹银扣饰

    【战国】长4.5厘米宽3.8厘米

    鄂尔多斯石灰沟出土

    采用高浮雕的表现手法,塑造了两只呈匍匐状面对面相拥在一起的幼虎,两虎头左右依偎,张大口噬咬着对方的肩部,前肢相互搂抱,后肢略侧卧前伸,后爪则在撩拨着对方的前爪,尾巴悠闲地卷曲上扬。

    两虎形态刻画非常细致,虎头平面式,双耳简洁成圆弧形轮廓;凸目,眼眶及额头轮廓迸现;身躯侧卧,略呈“S”,脊线明显,线条优美、富有动感;虎尾粗长,以联珠纹表现,粗细表现入微,婉转有力,显现出随着力量的运用而不断翻转之态。

    据介绍,两只虎的背部各有一椭圆形孔,当初可能曾镶嵌其他饰物。该饰件凝固了两只幼虎相互撕咬嬉戏时的精彩瞬间,造型生动,虎身线条流畅,刚柔并济,再现了中国早期北方游牧民族高超的艺术水平和金属铸造工艺。

    新民晚报记者鲁哲

    相关链接:

    展出时间:6月9日—8月13日

    周二至周日(周一闭馆)

    9:30—16:30(16:00停止入场)

    地址:新镇路1538号

    单字解释: 鄂 尔 多 斯 青 铜 器 文 物 精 品 展 明 天 开 幕 这 里 有 剧 透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