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秦始皇为何要四处出巡?秦始皇:朕有一肚子的骄傲要站在山顶说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于是他四处巡游,排场极大大,入江出海,驰于原,登于山,并且把想说的话都刻在山顶石头上。

    刘邦、项羽见其排场而受激励,立志要成为秦始皇那样的人。

    秦始皇刻石,并非玩艺术,而是要“颂秦德”,颂,就是颂扬。秦德之大,万民不知,天地不知,必须告知。

    字,是刻在石头上的,因为石头坚硬不腐,必将永存。一世二世三世万万世,也可供人瞻仰。

    这对于秦始皇来说,实际上是告天下之臣民知秦、服秦,也即是大秦的精神文明建设。很是重要。

    但这事儿前后都不顺利。前者路途漫漫,崎岖难达,怪事百出。而刻完之后的石头,也没留下来几块,碎落山间,无迹可寻。秦始皇的刻石,有七块,也称“秦七刻石”、“秦七碑”。

    后来留下来的,只有“泰山刻石”和“琅邪刻石”,而且是残石,“泰山刻石”仅存二世诏书十个字,后世称为“泰山十字”,现在还在泰山岱庙里躺着。“琅邪刻石”仅存十二行半,八十四字。

    意外的是,石头虽然不见了,但各种摹拓本四处流传,却在书法上大放光芒。秦小篆名响天下。

    碑文的内容,《史记》也只记载了六篇,但六篇内容大同小异,主要是吹牛。当然,秦始皇成万古以来从未有之丰功伟绩,有吹牛的资本。

    但吹法各有区别,还是可看到秦始皇每个阶段的想法的。

    秦始皇是在二十六年灭齐后一并天下的,秦始皇二十七年,出巡。当时走得不远,在陇西、北地等地转了一圈即回。

    秦始皇二十八年,先去峄山。峄山当时书邹地,所以也叫“邹峄山”,在孔孟之乡。秦汉时期,即为''岱南奇观''、''邹鲁秀灵''。

    这是秦始皇第一次立石,并与鲁地儒生商议,准备刻石颂秦德。此次碑文没有记载,因为重要的事情是本次会议的另一项——封禅泰山,望祭山川。

    所以,秦始皇很快就登上了泰山,立石刻碑。泰山不高兴了,风雨暴至,秦始皇没地方躲,只能在一棵大松树躲雨。他很感激这棵树,封它为五大夫。

    至于碑文,主要是告诉天下,秦王,变成皇帝了:

    “维秦王兼有天下,立名为皇帝,乃抚东土。”

    而后,说明了秦皇帝的制度选择——

    “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昭明宗庙,体道行德,尊号大成。”

    这说明封建没有了,以后都是郡县。所以,秦始皇并非统一天下,而是比统一还难得“并一”。

    这个碑文,没怎么吹牛。

    秦始皇二十九年,东游,登之罘山,立石刻碑。这次就不客气了,主要是申明自己的正确性,因为“六国回辟,贪戾无厌,虐杀不已”,所以,朕出来体恤天下,拯救天下,带兵打平,这就叫“皇帝哀众,遂发讨师,奋扬武德”。

    所作所为,是义举,正因为是义举,所以,“莫不宾服”。

    义举都有什么呢?

    “烹灭彊暴,振救黔首,周定四极。”

    黔首,就是老百姓。强暴之六国被灭掉,拯救了老百姓,天下大定。

    而后一系列的制度措施,为了天下,“普施明法,经纬天下,永为仪则”。

    这当然是很了不起的,所以,碑文也感叹了——

    大矣哉!

    伟大!

    伟大中还带着谦虚,因为刻石并非秦始皇所想要的,而是“群臣诵功,请刻于石”。大家是实在要求得不行,就这样做了。

    立于东观峰的石碑也差不多。

    “圣法初兴,清理疆内,外诛暴彊。武威旁畅,振动四极,禽灭六王。阐并天下,甾害绝息,永偃戎兵。”

    宣扬的是,这是和平时代,坏人都被灭了。而且,天下臣民,平等对待,再无忧愁。

    这是很有名的《秦之罘刻石》。

    到秦始皇三十二年、三十七年,刻石立碑,那就完全是另外一种态度了。

    因为那时候,秦之统治,已较巩固,秦始皇也做了一些其他大事,所以,在碣石、会稽二山的碑文完全变成吹牛。

    碣石,在今辽宁省葫芦岛,离山海关不远,其实就是几块比海高的礁石。据考古的发现,正对碣石的岸边有总面积超过15万平米的巨大秦汉宫殿建筑遗址,据说就是秦始皇三十二年东巡的碣石宫。汉武帝后来也去过碣石。

    可见秦始皇的排场。

    以至于碣石在后世很有名,比较有名的句子都出现在诗词中。

    比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这是曹操的《观沧海》。

    比如,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这是毛泽东说曹操的典故。

    “东临碣石有遗篇”的“遗篇”,指的是曹操的《观沧海》,并非秦始皇的刻石。

    秦始皇的刻石,实际上有点过分。

    其中说,自从秦始皇兴师旅,诛戮了那些无道叛逆(指六国之辈)以来,天下安定,武将剿除暴逆,文官安心抚民,而天下百姓之心,全都顺服。

    这其实是吹牛的,当时天下不服的很多。只是秦始皇自以为天下太平,前一年(秦始皇三十一年),他以为天下太平,还把那一年的十二月,也就是腊月,改名为“嘉平”,就是吉祥和平的一年。而且天下老百姓粮食和肉,每个村子给六石米,二羊。

    他以为这就很好了,天下大治吧。

    于是,秦始皇微服私访,在咸阳城里查看,只带了四个武士。结果出去就看到了盗贼。

    秦始皇很尴尬。

    他的做法,根本就不能让“庶心咸服”,在碣石刻碑,把人家城墙拆下来,决通堤防。这能安生?理由很冠冕堂皇,堕坏城郭,决通川防,是为了“夷去险阻”。这样的话,大水一过,这个地方的地势稳定,黎民百姓就可以好好过日子了。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

    其后说的都是过分的话,什么“惠论功劳,赏及牛马,恩肥土域”。

    这是说他对天下的恩惠,已经连畜生都感受到了。

    可见秦始皇这时候已经有点戾气了。

    在会稽山刻石,秦始皇是另外一种心情,同时祭祀了大禹。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转变。

    前者秦始皇在湘江遇大风,于是迁怒湘君神,那也是水神。

    大禹治水,跟水神有关,经过此次教训,秦始皇开始尊重水神,于是祭祀大禹。据《史记》记载,祭祀完大禹之后,秦始皇站在海边,怔怔地望着南海——“望于南海”,立了一个石碑,写了文章,颂扬秦德,碑文也望着南海。

    这次碑文很长,从头到尾,还是老调子,什么率领天下,走向富强之类的。义威诛之,殄熄暴悖,乱贼灭亡。

    什么,圣德广密,六合之中,被泽无疆。皇帝并宇,兼听万事,远近毕清。

    总之,经过秦始皇的威德仁义的治理,天下事没有不和平的,防隔内外,禁止淫泆,男女絜诚。男男女女都很虔诚,并且莫不顺令。

    在他的心中,天下人皆遵度轨,和安敦勉,而且一片繁华和平,人乐同则,嘉保太平。

    但实际上,他知道这是假的。

    需要注意的是,这次碑文中有了很重要的几句,以前秦始皇刻的碑文中从没出现过——

    “後敬奉法,常治无极,舆舟不倾。从臣诵烈,请刻此石,光垂休铭。”

    “舆舟不倾”,即,别再把我的车架龙舟搞翻啦!

    秦始皇很担心死于不测之祸!

    但这次刻石结束之后,他就再也没回得去,死在了路上。

    单字解释: 秦 始 皇 为 何 要 四 处 出 巡 ? 秦 始 皇 朕 有 一 肚 子 的 骄 傲 要 站 在 山 顶 说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