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狄仁杰劝武则天戒色,武则天给他看了“一物”,狄仁杰哑口无言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中国古代是男权社会,女人因为地位低下,不仅没有从政的资格,就连上学都没有机会。但有一个女人,却改变了传统社会对女人的看法。女人不仅能成为政治家,更能当皇帝。她就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

    武则天进入宫廷

    武则天是唐朝荆州都督武士彟的次女,在父亲去世后,母亲因受到家族欺凌,遂带她返回了长安居住。虽然武则天的母亲杨氏是著名的“剩女”,但却有着显赫的家世,所以尽管失去了丈夫,但在她的运作之下,还是将女儿武则天送到了洛阳宫。唐太宗李世民在洛阳宫临幸了年仅14岁的武则天,封她为“五品才人”,并赐号“武媚”。

    武则天

    武则天做了李世民十二年的才人,但地位却始终没有提高,根本原因是李世民看出了她性格的狠辣。当时李世民有一匹名叫狮子骢的宝马,膘肥体壮,很少有人能驯服它。但武则天却表示自己有办法驯服。当李世民询问她的办法时,武则天说:“我制服它需要三件武器,一是铁鞭,二是铁棍,三是匕首。先用铁鞭抽打它,若不服就用铁棍敲它的脑袋。若还是不服,就用匕首割断它的咽喉。”

    李世民

    李世民是一代仁君,听到小小年纪的武则天竟然如此凶狠,所以对她也没啥好印象,一直没有晋升她的位份。等李世民驾崩后,武则天因为没有子嗣,被发配到感业寺出家。但武则天却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早在为李世民侍疾时就暗中与太子李治来往。最终,在武则天的诸般手段下,李治力排众议将她接入宫中。

    武则天建立武周

    武则天一向是一个很有野心的女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在入宫后,她又先后耍手段,让唐高宗李治废掉了王皇后和萧淑妃。在当上皇后之后,武则天又抓住李治犯了风疾,不能处理政事的机会,替他处理朝政。成为与李治平起平坐的“天后”,朝野则称二人为“二圣”。后期,李治愈发病重,朝政渐渐由武则天掌控。

    武则天与李治

    李治病逝后,最初由唐中宗李显继位。但李显却是个不成器的败家子,打算将唐朝江山送给他的岳父韦玄贞。武则天一怒之下将他废为庐陵王,贬到了房州。后来,武则天又立自己的儿子李旦为皇帝。但李旦知道母亲是个有野心的女人,如果堵了她上位的路,即便是亲儿子,也是必死无疑,所以便很识相地让位给了武则天。

    武则天

    在将李唐老臣打压后,武则天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做了皇帝后,武则天一方面派兵四处征战,开疆拓土,另一方面又提拔心腹,鼓励告密。在武则天统治时期,特务比明朝也少不了多少。为此,李唐宗室受到了残酷的清洗。一些反抗武则天的势力也被镇压。

    狄仁杰对武则天的劝谏

    当然,武则天虽然狠辣无情,但也并非完全听不进劝谏,至少狄仁杰的建议,她就会选择性地接纳。比如武承嗣、武三思谋求为太子,几次派人劝说武则天。但狄仁杰只是简单地说了一句:“姑侄和母子,哪个关系更近一些?陛下立儿子,千秋万岁之后,子孙会在太庙中作为祖先祭拜。若立侄子,从未听过侄子当了天子后,会把姑姑供奉在太庙中。”武则天原本还犹豫不决,但狄仁杰的话却让她打定主意传位给儿子。

    狄仁杰

    所以对于狄仁杰,武则天还是比较信任的。在武则天的扶持之下,狄仁杰也从汴州判佐,成为武周宰相。虽然武则天上位耍了很多手段,杀了很多人,但狄仁杰还是希望她能成为一位明君。因此,无论公事、私事,他都会劝谏武则天。当武则天效仿历代皇帝建立后宫,养面首时,狄仁杰又来劝阻了。

    武则天

    一方面是因为武则天曾是太宗和高宗的妻子,如今养面首的行为,传出去确实有点难堪。另一方面,武则天当皇帝时已经60多岁,沉溺于男女之事,对她的身体也没好处。对于狄仁杰的劝谏,武则天表面上接受了,解散了自己的后宫男团。但事实上,她还与面首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往来不断。

    狄仁杰与武则天

    狄仁杰再次苦口婆心地劝诫:“陛下,要保重龙体啊!”如果换了别人,估计早就被砍了脑袋。但狄仁杰是武则天的股肱之臣,武则天只能选择原谅。为了表示自己身体无恙,武则天招手让狄仁杰到她面前,然后张开嘴让他看自己新长出的牙。武则天的意思很明显:“我不仅身体无恙,而且还有返老还童的迹象。”对此,狄仁杰也无话可说,只能任由她去。而武则天最终也因男宠落马,令人唏嘘不已。

    单字解释: 狄 仁 杰 劝 武 则 天 戒 色 武 则 天 给 他 看 了 一 物 狄 仁 杰 哑 口 无 言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