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李广外巡遇险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唐朝诗人王昌龄曾写下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表达了诗人对于边疆官兵抗击匈奴的感受。诗中所提到的“龙城飞将”,就是汉武帝时期大名鼎鼎的“飞将军”李广。

    汉武帝时期,匈奴经常侵犯汉朝疆域,在汉朝抗击匈奴的长期战斗中,有一位非常英勇善战,有着一流作战智慧的三朝老将军为巩固汉朝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就是王昌龄笔下的“龙城飞将”。

    抗击匈奴的长期战斗中,李广有一次率领100多名骑兵外巡,不料途中遇上了几千名匈奴人骑兵。一场惨烈的败仗眼看就要发生,众人劝诫李广赶紧逃跑。不料李广却说:“我们离开营地已经好几十里路了,如果现在骑马逃窜,匈奴人一定会奋力追杀我们,那么我们一个也逃不了!但如果我们原地不动,匈奴人就会以为我们是诱饵,因此不敢轻易攻击!

    匈奴人看见汉军没有逃跑的意思,果然大惊,并立刻驱马上山布阵。此时,汉军心里没有底,但李广下了一个更大胆的决定,他命令汉军继续向匈奴人开进,直到距离匈奴2公里处才下令停止前进。与此同时,所有士兵解下马鞍。

    骑兵说:“我们距离匈奴人那么近,如果他们发动攻击,我们该怎么办?”

    李广说:“匈奴人都认定我们会走,如今我们解下马鞍,表示自己不走,他们更容易相信我们是在诱敌深入。”果然,匈奴人不敢进攻。

    此后,一个骑白马的将军远远监视着李广,李广跃马而上,率领十余名士兵策马快奔射杀了对方将领,继而返回大营卸下马鞍继续休息。匈奴兵一直感到很诧异,却也始终不敢进攻!

    等到午夜时,匈奴人料想汉军一定会趁着夜色前来偷袭,因此当天色渐暗时便率军悄然离去。直到天亮之后,汉军发现匈奴人已经离去,于是他们安然返回大营!

    《红楼梦》中曹雪芹有一句:假作真时真亦假。出于谨慎,匈奴人不敢进攻,有才、有胆略的将相,其实不止是战场杀敌能力超群,更是因为他们极具智慧、具有超强的临阵应变能力,以及强大的心理素质。

    兵不厌诈。曹操多疑,因此无偿送给了东吴10万支箭;司马懿谨慎,因而诸葛亮以空城计退了曹魏大军。

    假使李广率兵逃窜,匈奴人必定会紧追不舍,结果可想而知。

    古往今来,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面对战场,戮力杀敌、生死度外固然值得赞扬,但作为一个将领,更重要的是对战局的把控,对后果的预测以及对损失、利益的权衡!而这归根结底,都是对心理素质的考量!

    不过,李广虽然战功赫赫,但一直到死的时候,也没有得到封侯的机会。因此后人写诗来表达对李广境遇的惋惜之情,“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样的句子更是时常被人提起。

    老师说过,人来到世间都是有使命和任务的。虽然后人对于李广的遭遇都扼腕不已,但李广为我们华夏做出的丰功伟绩却永远印在我们后人心中。

    李广虽然终身没有被封侯,但纵观历史长河,千百年来留名青史者屈指可数,李广虽然生前遭遇令人惋惜,但身后却得到“龙城飞将”的千秋美名,为后人所传颂!

    单字解释: 李 广 外 巡 遇 险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