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关羽一回合秒杀颜良,三回合斩了文丑,为何文丑武艺反不如颜良?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颜良,文丑俱是被一起并称的河北名将,论战场经验,论武艺,地位,二人不会差得太多,如果一定要分个高下,那么颜良确实应该比文丑高那么一点点,而且还不是高在武艺上,是高在心态和战场表现上。这可以从颜良,文丑分别和曹军交手上,就可以看出来了。

    颜良的表现

    颜良对宋宪,魏续:

    魏续的武艺应该要高过宋宪一些,因为宋宪三合被斩,魏续武艺比宋宪低,上去等于送死,但是又为何出现宋宪三合,魏续一合的情况呢?很简单,颜良战场经验不差,曹操手下骁将又多,颜良不可能一上来就用尽全力,所以对宋宪三合,那是留手了。果然,随后徐晃上来单挑了。

    颜良打完了宋宪和魏续,又二十回合败徐晃,这绝对是颜良的高光时刻,徐晃的污点战。而且,颜良让曹操诸将都不敢出战,这更是罕见和最具说服力的。

    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冲来,方欲问时,关公赤兔马快,早已跑到面前;颜良措手不及,被云长手起一刀,刺于马下。

    很明显颜良的死是一场意外,倒不是说关羽和颜良谁更强,至少正常情况下是一场龙争虎斗。但也不能说关羽是故意的,没办法呀,其实关羽可能也想回答的,否则日后关羽也不会放马失前蹄的黄忠一马。只是第一次使用赤兔马收不住呀,有点尴尬,正好顺势而为了,颜良本以为关羽嘴唇一动要答话,没想到就被刺倒了,反应不及。原文中“刺”用得好呀,证明突发性,否则青龙偃月刀是用斩才够霸气威武。

    文丑的表现

    文丑射张辽:

    这一段的前提是文丑的军队已经乱了,徐晃,张辽二将追杀过来,于是文丑打量着先解决一个,要解决下一个,就好办了。所以,文丑一箭射向张辽,却在徐晃的提醒下,只中张辽头盔。但是,文丑第二箭却射张辽的战马,而不是张辽本人,这更是文丑战阵经验的体现,盖因张辽已经有了防备,只要张辽落马,效果一样。由此可见,文丑武艺不差,箭法也可圈可点。但是,接下文丑战徐晃,已经说明了文丑武艺可能要比颜良要差一点。

    颜良和徐晃交手,是二十回合直接让徐晃败回本阵的,徐晃战文丑,虽然不知道几回合,却是因为文丑后面的兵马压上来了,所以觉得不妙而退,也就是说,徐晃战文丑并没有露出败象。当然,这也不代表文丑和徐晃交手二十回合就不能取胜,但是总体表现来看,文丑还真比颜良差了一点,特别是接下来文丑和关羽的交战,更是说明了这点。

    虽然关羽突然出现,但是已经给文丑留下反应的时间,不像颜良,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但是,以文丑的实力,又怎么可能三合打不过关羽呢?首先,关羽此时是顶峰期,真要打起来,不管用几回合,文丑还是会失败,这是自然。其次,文丑才交手了三合,就力怯了,可见这是自我放弃了。因为,文丑“怯”的不止是关羽的武艺,更重要的是在文丑心里,颜良比自己的实力要强一些,连颜良都被秒杀,文丑也害怕步其后尘,所以文丑战不三合力怯才说得通。当然,只是文丑和颜良犯了同一种错误,就是都忽略了赤兔马的迅捷,所以,文丑最终也难逃一斩,不能全身而退。

    单字解释: 关 羽 一 回 合 秒 杀 颜 良 三 回 合 斩 了 文 丑 为 何 文 丑 武 艺 反 不 如 颜 良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