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阎锡山最爱用老乡,与他一河之隔的徐向前,为何却不在晋绥军?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民国时期,各据一地土皇帝们,为了加强自己的根本——私人武装力量,可谓无所不用其极。而军阀们不约而同的措施,就是重用的就是他们的乡党,也就是家乡人。

    阎锡山

    统治山西38年之久的阎锡山也不例外,他一手创立的晋绥军中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会说五台话,才把洋刀挂”,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在阎锡山的军队中只有会说五台县话的人,才能够被提拔为军官,才是讲阎长官最为信任的人,因为,阎锡山正是山西五台县人。

    碰巧的是,新中国开国十大开国元帅之一、唯一的北方籍元帅——徐向前,恰恰正是阎锡山的老乡,而且,徐向前元帅出生地山西五台县永安村,甚至与阎锡山的老家河边村只有一河之隔。

    徐向前元帅这样的出身,再加上卓越的军事才华,正是阎锡山最喜欢重用的人才,那为什么这两个只有一河之隔的山西最优秀人才,却并没有走在一起,反而最终兵戎相见呢?

    徐向前元帅

    统治山西38年之久的山西王阎锡山和新中国开国元帅徐向前,无疑是民国期间山西最为优秀的两个人才。阎锡山自然不用多说,从20多岁领导太原起义并一举成为山西都督以来,阎锡山一直保持着对于山西的统治,他一手建立的晋绥军,更成为民国最具实力的军阀力量之一。

    而阎锡山对于山西长达38年的统治,也给山西留下了许多难以磨灭的痕迹。例如,阎锡山建立的有中国四大兵工厂之一的太原兵工厂,阎锡山发行的晋钞,阎锡山修筑的同蒲铁路,阎锡山对于山西教育的改革等等,都让阎锡山将自己的印迹深深地印刻在山西的历史之中。

    开国元帅徐向前更是如此,徐帅以其一生传奇而辉煌的经历,向世人证明了:山西人不但善于走西口经商,三晋大地也有足够优秀的军事天才。

    山西地图

    徐向前元帅无疑是民国时期山西毋庸置疑的第一军事家。虽然晋绥军一直是民国期间不容忽视的一支强大的军阀力量,但是,晋绥军走出的名将却相当乏善可陈。阎锡山麾下的十三太保,比之蒋介石、冯玉祥的五虎将、十三太保等,无论是战绩还是名声都难以比拟。

    阎锡山的爱将们,如赵承绶、孙楚、王靖国等人,一般人很难多深的印象,更没有拿得出手的战绩。即便是另立门户的前晋绥军将领傅作义、陈长捷等人,虽然在战果和名声方面要比赵承绶之流强一些,但如果比之红军的缔造者之一、曾担任红四方面军总指挥的徐向前元帅,依然相距甚远。

    徐向前元帅的军事才华有多高?且不说红军时代他创立的种种奇迹,单说解放战争时期,徐向前元帅解放山西的战役,就足以体现徐帅超凡的军事才华。

    徐向前元帅

    1948年时,在刘邓率领主力来开晋冀鲁豫军区,千里跃进大别山后,留下的徐帅指挥以地方部队和民兵组成的华北第一兵团6万余人,发动了解放山西的战役。当时,阎锡山的晋绥军还有10多万人,不但装备精良,而且坚守着临汾、太原等各大城市。

    而众所周知,面对敌人准备充分的坚固城池,历来以绝对优势兵力围攻才有获胜的希望。因此,孙武才在《孙子兵法》之中说道:古用兵之法,十则围之。而解放战争期间,徐向前元帅指挥的解放山西战役,正是以武器装备和人数都居劣势的兵力发动了攻城战役。

    然而,正是在这种完全不具备攻城条件的情况之下,徐向前元帅所指挥的解放山西战役却屡屡以少胜多,并最终攻克了阎锡山的老巢太原,将自己的老乡阎锡山赶出了他已经统治38年之久的山西。其麾下的晋绥军,更是被徐向前元帅彻底消灭。

    阎锡山

    因此,如果说阎锡山是民国期间山西最优秀的军阀和政治人物的话,那么,徐向前元帅显然是同时期山西最优秀的军事家。

    从1912年就成为山西统治者的阎锡山,其实也一直有着勃勃野心,他无时无刻不在想着统一全国,成为全中国的统治者。然而,令阎锡山无比遗憾的是,他一手创立的晋绥军虽然拥有着其他军阀部队难以比拟的忠诚,但是,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却乏善可陈。

    纵观晋绥军38年的战争史,虽然晋绥军对外作战也不乏胜迹,但总体而言却胜少败多。尤其当晋绥军开赴山西以外的战场作战时,往往以失败为主,在战斗方面,晋绥军最擅长的,大概也就只有一个“守”字。

    晋绥军士兵

    晋绥军对外作战为什么往往以失利为主呢?是因为晋绥军的武器装备落后、不敌对手吗?显然不是,成为山西统治者以来,阎锡山就充分的发挥了自己经营的天赋,在他的一系列经营和改革之下,山西在经济、教育、工业等诸多领域在全国各省都遥遥领先。

    尤其是阎锡山一手创立的太原兵工厂,不但能够生产大量枪支弹药,甚至连大炮都能够制造。因此,凭借山西太原兵工厂,阎锡山的晋绥军不但成为民国军阀部队中装备最为齐全的军队之一,同时,也是最为富裕的军阀力量。

    既然武器装备、后勤补给都不是问题,那么,晋绥军为什么还老打败仗呢?除了军阀部队共有的战斗意志低落之外,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晋绥军中并没有涌现出足够优秀的将领。

    阎锡山一手提拔且十分信任的赵承绶、孙楚、王靖国等人,他们的忠诚倒是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军事才华显然是相当平庸的。而古往今来无数战争奇迹表明,即便以劣势的兵力、更差的装备,只要有天才将领,依然能够化腐朽为神奇,取得胜利。

    右为赵承绶

    所以归根结底,正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晋绥军的失败还是将领不行。那么设想一下,以徐向前元帅的军事才华,指挥晋绥军这样一支人数在20万以上、装备先进、后勤补给完善的部队,势必如虎添翼。

    徐帅的加入,将彻底补上晋绥军最大的短板,阎锡山凭借有徐向前元帅指挥的晋绥军,不但能够轻易实现他称雄华北的野心,即便是与蒋介石争雄天下,也未尝没有机会。

    然而令阎锡山无比遗憾的是,就是这个与他只有一河之隔的老乡,不但没有成为他阎家王朝最坚实的一颗支柱,反而成为摧毁他对山西统治的最大推手。为什么徐帅没能在阎锡山麾下任职呢?两个人何时有的交集?

    阎锡山

    对于徐向前而言,他知道阎锡山的时间要比阎锡山知道他更早。因为在1911年阎锡山领导太原起义并成为山西都督时,徐向前还只是家乡的一个懵懂少年。而且有理由相信,少年时期的徐向前,很可能将领导太原起义、推翻清王朝的阎锡山作为革命偶像。

    然而,当时的徐向前并没有机会与贵为山西都督的阎锡山产生交集。由于家道中落,徐向前在读了几年私塾之后,家里就无力继续供养他读书了。因此,15岁时,徐向前就进入县城,成为河北阜平县一家书店的学徒。

    三年之后,徐向前听到哥哥传来的消息,说山西省立国民师范招生,而且是官费,自己不用花钱。因此,一直坚持学习的徐向前立刻赶到太原考试,并顺利地成为山西国民师范第1期速成班的学生。

    年轻时期的徐向前

    而这个学校,正是阎锡山一手成立的。所以广义的说,徐向前甚至可以称之为阎锡山的学生。然而,当时早已坐上山西王之位的阎锡山,显然不可能注意到这样一个学生。

    甚至,在徐向前顺利毕业成为一名小学老师之后,由于心向革命,还突然学校被辞退。再加上此时徐向前受革命影响,与当时阎锡山的官员格格不入,最终,徐向前选择南下,并考入了黄埔军校,从此开始了自己传奇的一生。

    所以很显然,看徐向前和阎锡山初期的生涯就可以得知,两个人其实是毫无交集的,两个人的思想也截然不同。徐向前当然知道他的邻村出了一个山西王,但是观看阎锡山的军阀作风之后,心向革命的徐向前显然不愿意投靠这样的老乡。而对于阎锡山而言,他其实对徐向前毫无印象,同时,由于徐向前读的是师范学校,并未有任何军事方面的生涯,所以,阎锡山对于徐向前的军事才华更是毫无概念。

    阎锡山

    因此,民国初期,不是阎锡山不愿重用徐向前,而是根本不了解,更没有机会。从徐向前求学直到南下前往黄埔军校的10多年时间内,阎锡山压根不知道自己的邻村就有这样一个军事天才。

    反倒是徐向前加入革命阵营并成为红军红四方面军的总指挥之后,阎锡山才知道徐帅的存在,并对家乡所出的这位军事天才感叹不已。他曾派人看望这位老乡的父母,并留下了馈赠。在蒋介石派人打探徐向前家中情况后,阎锡山也从未因为他的老乡是共党而找徐家麻烦。

    在全面抗战爆发之后,已经成为八路军129师副师长的徐向前,终于正式见到了自己的老乡——当时担任第二战区司令长官的阎锡山。然而,两个人此时不但身居高位,因为政治理念的截然不同,也不存在徐向前成为阎锡山麾下将领的可能。

    阎锡山

    此时的阎锡山除了感叹一声晋才楚用之外,大概也只能为自己那个拥有军事天才的老乡,却不能为己所用而遗憾不已吧。

    单字解释: 阎 锡 山 最 爱 用 老 乡 与 他 一 河 之 隔 的 徐 向 前 为 何 却 不 在 晋 绥 军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