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读史使人明智!鉴以往而知未来!
0

1950年,贵州军区司令收到一封陌生来信:真没想到你孔宪权还活着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1950年4月25日,贵州省军区司令员杨勇收到了一封陌生来信。打开信件,他迅速扫视了一遍,眼中便闪出激动的泪光。当即,杨勇回信道:“真没想到你孔宪权还活在世上。”作为过去的老部下,孔宪权与首长杨勇感情深厚。娄关山战役中,孔宪权拼死护卫,掩护上级机关顺利突围。可激战之中,他双腿受伤,落下残疾,并和组织失去了联系。

孔宪权另一位首长是黄克诚将军。得知他的下落,黄克诚亲自出具证明书,积极为孔宪权恢复身份。不久,贵州遵义地委通过了决议,孔宪权被任命为遵义会议纪念馆馆长。孔宪权何许人也?在担任馆长后,为何邓公评价他“你是最合适的人选”?

少年投红军,作战立大功

1911年,孔宪权出生在湖南浏阳一户贫苦农家。浏阳山多地少,土地贫瘠,每年长不出多少庄稼。在军阀、地主的盘剥下,民众苦不堪言,生活极其糟糕。幼年时期,孔宪权便在地主家打短工。白天他下地苦干,割麦喂牛,不敢马虎。晚上,他就睡在牛棚里,随时听候吩咐。

1928年,红军来到了浏阳。在听了演讲后,孔宪权立刻投身革命。就这样,17岁的他成为了红军的一员。一路上,孔宪权身经百战,迅速磨练。在讨伐军阀的作战中,他冲锋在前,从容镇定。只要号角吹响,孔宪权必定死战到底,绝不退缩。对此,黄克诚参谋赞许地说:“真是个打不死的程咬金”。

1930年12月25日,在蒋介石的示意下,江西军阀张辉瓒进攻苏区。国民党派出了18师、50师,兵分两路向我根据地袭来。为了保护党中央,上级决定在龙岗阻击中。于是,我红一团、红三团奉命前往。面对五倍的敌军,这注定是一场艰难的战役。孔宪权担任排长,他防守着一处高地,并密切注意敌情。

12月26日清晨,我军向敌人发起了攻击。依托地形,红军层层阻击,把敌军切成了许多部分。江西军阀张辉瓒急迫冒进,他独自领兵上前,这被孔宪权发现了机会。张辉瓒来到江西后,他在南昌城屠戮无数进步人士。对于这样的刽子手,战士们人人想要诛杀。狡猾的张辉瓒从小路挺进,他以为我军没有防备。

活捉张辉瓒,见证遵义会

在注意到了张辉瓒的踪迹后,孔宪权向总部汇报了情况。来不及多思考,他就率先打响了战斗。张辉瓒有一个警卫营和数个连,敌人还携带轻式机枪。孔宪权一个手势,战士们集体准备冲锋。号角吹响,孔宪权带头冲下。我军居高临下,又以两面夹击。一时之间,张辉瓒被打蒙了。这个草包将军,他以为遭到我军主力包围,吓得急忙撤退。

看准时机,在兄弟部队的配合下,孔宪权等人快速绕道其后。顶着密集的弹雨,孔宪权直接打入了敌军的警卫营,并活捉了张辉瓒。消息传开,红军首长们无不欢快。得知张辉瓒被俘,国民党其余部队都不敢动弹了。在江西龙岗阻击战中,我军获得了大捷,这也是第一次反围剿作战的最大胜利。孔宪权立下了大功,他也被黄克诚介绍进入了党组织。此后,他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我,又干出了许多成绩。

1934年10月,因为王明等人的左倾错误,红军开始了长征。一路上,身为红三军团副连长的孔宪权带兵护卫,他一次次与追截敌人周旋,多次掩护上级突围。枪林弹雨中,他数次命丧敌手。可凭借着顽强毅力,他硬是从鬼门关逃了回来。1935年1月,红军抵达了贵州遵义。不久,遵义会议召开。大会上,毛主席得到了全体指战员的推崇,红军终于迎回了主心骨。而孔宪权也幸运地见证了这一历史性时刻。

1935年2月,云贵一带的反动军队对红军展开围剿。在毛主席和中央军委的指示下,红军二渡赤水,回师贵州。根据地方军阀部队战斗力不强的特点,红军决定发起娄关山战役。战前,作为红12团参谋(升任)的孔宪权亲自抓了几名喉舌(敌兵),并讯问出了敌驻防情况。

娄关山死守,失联十数年

2月26日,娄关山战役打响。孔宪权带突击队攻打南侧的黑神庙。谁知,这里竟然是敌旅驻地。在孔宪权等百余名战士抵达后,他们遭到了围攻。大批敌军从遵义板桥赶来,眼见孔宪权人少,敌人发起数波反攻。孔宪权的任务是打通南北要塞,等待红军主力抵达。可遇到十倍的敌人,孔宪权几乎毫无希望了。

身处绝境,孔宪权却并不气馁。他下达号令,与敌人就地周旋。突击队挖掘战壕,又砍到大树做掩护,不断抗击。孔宪权在公路左侧指挥着,凭借精湛的枪法,他击毙了十几人。可敌人层出不穷,孔宪权手下士兵接连牺牲。环顾四周,再也等不到救援了,孔宪权决定与敌人同归于尽。

大吼一声,孔宪权跳出战壕,直接冲向敌人。近距离作战,他与敌人肉搏,双腿被刺刀砍中,肩膀被5发子弹贯穿。最后,孔宪权踉跄着倒在地上,被敌人一脚踢下公路,昏死在土坡下。等我军大部队赶来,孔宪权才被救起来。他浑身是血,奄奄一息。在被送到遵义城时,18岁的胡耀邦同志(时任宣传干事)恰好路过。在胡耀邦的带领下,孔宪权被抬到了一个赤脚医生家里。

医生用“鸦片水”做麻药,孔宪权肩膀、锁骨、肋骨等几处子弹被取出,可双腿再也难以接上。1935年3月29日,红军被迫离开。离别时,孔宪权被安置到了一处老乡家里,他以团级干部的身份领取了30元大洋。经此一别,孔宪权和组织失去了联络。新中国成立后,他才和贵州军区司令员杨勇取得联系。

结语

尽管年过半百,孔宪权依旧有工作热情。在担任遵义会议纪念馆后,他搜罗了许多革命物件,并编制了一系列的红色刊物。1958年,邓公去往调研,孔宪权全程陪同。在看了遵义的新面貌后,邓公感慨地说道:“你是遵义会议纪念馆馆长最合适的人选。”

1988年11月7日,孔宪权在遵义离世,享年78周岁。当日,胡耀邦同志和七大军区的司令员都发来悼电。这位老红军、老英雄,他依旧活在大家的心中。

单字解释: 年 贵 州 军 区 司 令 收 到 一 封 陌 生 来 信 真 没 想 到 你 孔 宪 权 还 活 着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