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为什么孙权称帝最晚?孙权:曹丕有法理,刘备有血统,我有啥?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各路诸侯争乱不休,除了袁术这个愣头青拿了玉玺美滋滋地称帝做了一把皇帝梦之外,各路诸侯顶多也就曹操和刘备称王,而且在曹操去世后,曹丕继承魏王的爵位后才篡汉自立,建立了曹魏,而就在曹丕称帝后的第二年,刘备在众人的劝进下也登基称帝,此时就剩下割据江东的孙权了,压力给到孙权这边,但直到刘备称帝八年后,孙权才正式称帝,为何孙权实力不差,根基也有,却不敢这么跟在刘备后面称帝呢?

    曹丕称帝的基础——法理

    三国之中最早称帝的就是曹丕,他靠着老爹曹操给他铺好的路顺风顺水当上了皇帝,当年曹操从丞相到魏公,再从魏公晋封魏王,最后加九锡,距离称帝就差临门一脚,但是这个临门一脚留给了儿子曹丕。

    即便路已经铺成这样了,曹丕继承魏王后依旧没有主动废掉汉献帝,而是授意王朗、华歆等人劝说汉献帝禅位,王朗、华歆可是当世的名士,搬出上古时期尧舜禹禅让的旧例,要求汉献帝将皇位禅让给天下有德之人,这个有德之人自然就是曹丕了。

    此时汉献帝当了二十多年的傀儡,早已没有当初夺权的心思了,这么多年傀儡也腻了,索性也同意禅让给曹丕,当然曹丕自然是假惺惺地拒绝了,虽然很想称帝,但是面子还是要的,饶是如此,还是在朝中大臣多次劝进以及汉献帝的屡次“哀求”下,曹丕“不情愿”的才接受汉献帝的禅让,正式称帝,改国号为大魏。

    要知道曹氏为了称帝前前后后准备了十几年,即便如此,还是被忠心于汉朝的大臣们骂得不轻,骂归骂,但是曹氏为称帝迈出的每一步都是合法的,而且也是一直视自己为正统,与汉朝是一脉相承,最终靠着法理顺利称帝。

    虽然曹丕称帝名义上是靠的是禅让,但明眼人看都是篡位,即便如此,这种行为也是古代王朝更替中属于合法的那种,毕竟合法的改朝换代也就三种,要么造反、要么禅让,要么在乱世中自己统一天下,因此曹丕不管是法理还是程序上都是合法的称帝。

    刘备称帝的基础——血统

    刘备从一开始就以自己是汉景帝儿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人自居,并且得到大汉帝国皇帝汉献帝的认可,是官方认证的皇室血统,而刘备四处征战的基础就是宣称自己辅佐汉献帝,以兴复汉室为己任,同时刘备身上还有汉献帝封的左将军、宜城亭侯,含金量还是很高的。

    汉中之战后曹操晋封魏王,刘备在部下的劝说下称汉中王,相比之下曹操在汉帝国内部称王,刘备的称王在理论上是可以的,毕竟刘邦立过规矩,凡非刘氏子孙称王者,天下共击之,因此也只能刘氏子孙可以称王,相比之下,曹操才是大逆不道,因此曹操受封魏王后受到了很多非议,而刘备则少了很多。

    后曹丕篡汉,有传言汉献帝被杀,消息传到成都后,汉中王刘备为汉献帝举办了葬礼并且追谥了汉献帝,随后诸葛亮以汉光武帝刘秀为例子,劝进刘备称帝以延续汉朝的宗庙祭祀,在几次劝进后,刘备正式称帝,国号依旧为“汉”。

    为了区别,一般人称刘备建立的汉朝为蜀汉或者季汉,至于称为蜀国,那是曹魏的蔑称,但是影视剧中旗帜上写“蜀”这个字其实是不符合历史的,老版《三国演义》用蜀国是考虑到当时百姓的认知水平,故意把汉改成蜀的,但后来的三国影视剧都直接称蜀了,有点不太应该。

    孙权称帝的基础——啥都没有

    至于孙权,一没有禅让的法理基础,二没有刘备的血统基础,本质上讲孙权只是东汉的地方官——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随着汉献帝的禅让,曹魏建立,而孙权也自然而然的过渡到曹魏的地方官员,至于曹丕禅让是否合法,汉献帝有没有被害,和孙权真的一毛钱关系还没有,不仅如此,曹丕还封他为吴王,也算从地方官变成地方诸侯了,但名义上还是大魏吴王。

    因为称帝需要一个名正言顺的说法,哪怕是明太祖的儿子,朱棣继位依旧要方孝孺给他写登基诏书,要的就是个名正言顺,而孙权下面的人虽然也这么想,但是从龙之功谁不想,谁不想青史留名,因此在孙权击退刘备和曹丕的进攻后,陆逊就率领文武百官请求孙权称帝。

    不过孙权以自己是汉朝的忠臣为由,不愿称帝,这番说辞连自己都不信,何况陆逊一帮人,毕竟如果你是汉室忠臣,直接反了曹丕啊,西边更是汉室正统,投奔蜀汉啊,但是孙权啥也没干,因此陆逊反复劝进后,孙权最终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一旦孙权称帝,和曹魏、蜀汉就再也没有缓和的机会了,现在吴王的状态,曹魏伐吴,可以和蜀汉联盟,蜀汉功吴,可以和曹魏联盟,一句话,谁搞我我和另外一个联盟。

    抓住机会称帝

    当然称帝还是要称帝的,要讲究一个时间点,曹魏太和三年,这时是曹丕已经驾崩,曹叡继位,内外交困,先后面临孟达造反、蜀汉三次北伐的危机,而吴国顺势入侵襄阳,在石亭大胜曹魏,除此之外,北边鲜卑轲比能率军围困乌丸校尉田豫,辽东公孙渊在前一年囚禁叔父公孙恭,准备其事,就在这时孙权看到了称帝的机会。

    此时称帝,曹魏短时间内没有精力伐吴,而蜀汉不断北伐,无力伐吴,就算伐吴,孙权也不怕,甚至还告知蜀汉丞相诸葛亮自己要称帝,问诸葛亮什么看法,诸葛亮能怎么看?一句“权有僣逆之心久矣”就说出了孙权的本质,谁都知道孙权想称帝,即便蜀汉朝廷一片哗然又如何,没办法治他啊,索性做个顺水人情,承认了孙权帝位的合法,双方还能结成联盟,共同对抗曹魏,后孙权在武昌称帝,随后迁都建业,孙吴就此建立。

    事后之说

    此时距离孙权统领江东已经二十八年,在一没有法理,二没有血统的基础上,贸然称帝只能徒增骂声搞不好被围攻,毕竟前面袁术称帝,各路诸侯讨伐的事情历历在目,因此在稳定江东政权后,孙权只能另辟蹊径,靠盛行两汉时期的所谓天命、谶纬之说为自己造势,在孙权称帝前数年,东吴各地遍布各种祥瑞、符兆,而江东上下也流传不少关于孙权天命的民谣、谶言、谚语等等,最终靠着这些子虚乌有的祥瑞以及抓住曹魏的困局,孙权如愿以偿的称帝,中国历史上真正进入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单字解释: 为 什 么 孙 权 称 帝 最 晚 ? 孙 权 曹 丕 有 法 理 刘 备 有 血 统 我 有 啥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