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夷陵之战后,曹丕为何不选择攻打势力更小的蜀汉,反而攻打东吴?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导语:夷陵之战是三国后期最重要的一场大战,它改变了三国后期的形势。这场战争的主角是东吴和蜀汉,而这场战争发起的原因是在襄樊之战中孙权偷袭关羽,并且将他杀死,而刘备为了报仇所以发起来这场战争。不过很多人都在疑惑,既然夷陵之战的主角是东吴和蜀汉,

    作为三国时期另一个主角曹魏政权,他在其他两方相互斗争的时候又怎么可能会没有作为呢?不过他进攻的对象确实让很多人都没有想到,因为他在夷陵之战后没有选择进攻是更小的蜀汉政权,反而是选择去攻打夷陵之战的胜者东吴。难道当时的曹丕不知道攻打蜀汉政权胜率更大一点吗?还是说还存在着一些别的因素呢?对于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

    而东吴的大将也没能阻挡曹魏政权的铁蹄,曹军在曹丕的带领之下,几乎将整个江陵打下来。孙权在最后临江据守三几条战线或溃或败,但是在朱恒和曹仁的对战当中却取得了胜利。这个时候不管任何人看,只要曹丕再努力一把,那东吴很有可能会因此就灭亡。但天无绝人之路,在东吴最危难的时候,曹魏政权的军营当中却出现了瘟疫,这造成了大量的曹魏士兵死亡,而曹丕在面临这种情况之下,只能被迫和东吴和好然后退兵。如果我们不看意外因素的话,单从双方的实力和战绩来讲,曹丕是很有可能将东吴给灭掉,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都在于曹魏政权的军营当中没有出现瘟疫,或许就是上天都不想要东吴灭亡吧,不然三国时期第一个被消灭的应该是东吴政权,而不是蜀汉政权。

    其次我们再来看一下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

    在曹丕的眼里,孙权的这种行为就是把他当猴耍,完全没有将他放在眼里。而且不管是出于政治立场还是政治规则,孙权也不可能将自己的儿子送到曹魏政权当质子,其实这就是孙权对曹丕的否定。也正因为孙权这种毫无诚意的行为彻底惹怒了曹丕,因为曹丕便决定用武力征服的方式来惩戒东吴,以此来挽回自己的颜面。不过如果我们从主观的角度上来看攻打东吴要更符合曹魏政权的兵力部署,但如果我们从客观角度上来讲,对于曹丕来说攻打的谁都一样,那何不为了自己的面子来攻打东吴呢?

    单字解释: 夷 陵 之 战 后 曹 丕 为 何 不 选 择 攻 打 势 力 更 小 的 蜀 汉 反 而 攻 打 东 吴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