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诸葛亮和司马懿,临死前各留一计,为何世人总说诸葛亮技高一筹?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一谈到三国想必大部分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三顾茅庐天下计的诸葛亮。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有着强烈传奇色彩的人物,时人常以周瑜和司马懿与之相对比。当然这种对比其实某种程度上说是主观色彩大于客观存在的。

    这也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而作为三国的大赢家司马懿和诸葛亮在临终前都各留下了一计,都是高智商英雄,为什么世人总说是诸葛亮技高一筹呢?

    知遇之恩抵万金,鞠躬尽瘁承君义

    章武元年七月,刘备为夺荆州,亲自率军攻打孙吴。可惜次年兵败夷陵后撤退至永安。诸葛亮如此聪慧之人,早已看破时局,只叹息:“可惜法正已经故去,否则一定会阻止陛下您此行东征啊。”

    后来刘备病重,嘱托后事,寄所有希望于诸葛亮。深知刘禅的短板,更是说出了若真有一日大厦将倾而刘禅不具备帝王的才能,诸葛亮可以自取,自己不会怪罪。刘备又要刘禅视诸葛亮为父。同年四月,刘备逝世,刘禅继位。

    前有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给足了诸葛亮尊重。可以说待他有知遇之恩,此后更是以诸葛亮智谋团为先,而诸葛亮为了回报这份器重,更是殚精竭虑为其保住了蜀汉江山,在而后的刘备托孤信任之下,也是尽职尽责一心辅佐刘禅。

    可以说诸葛亮一生都背负着复兴汉室的理想蹒跚前行,其意志与信念所牵挂的便是蜀汉。故而临终前留下的计策也是针对于蜀汉国情和蜀汉人民的。

    须知诸葛亮此时的处境,蜀汉内可用的将士属实不多了,此时的君主刘禅又是众所周知的没有才能,毕竟是刘备亲口提到,若是刘禅真不可用,君可自取的程度。便是已然到了众人皆知其无能的地步。

    而此前蜀汉所做的每一个计策基本上都要过问诸葛亮,诸葛亮弥留之际思及面前灰暗的前景带着对蜀国无尽的担忧,布下一计——蜀中无水之策。

    蜀中无水之策,为民何苦思竭

    由于蜀汉地处山区,水源匮乏,这不仅仅给军民的生存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更是令整个蜀中的农业生产、社会经济发展变得岌岌可危。

    诸葛亮的蜀中无水之策包括开凿水渠、修建水库、挖掘井等多项措施。于是说干就干,他派遣魏延率领军队到四川江油地区练兵,同时运用百姓对于魏延的人气和作战能力的追捧,让江油百姓自愿为他挖井。

    挖井说难不难,说简单也有些麻烦,须知当时需要的可绝对不仅仅一口井。

    如此庞大的工作量,凭借一己之力,完全没有完成的可能性,因此必须要进行有效的动员和组织,才有可能让蜀中摆脱这个危机。

    通过这个策略,诸葛亮不仅解决了蜀中无水的问题,更形成了一种“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使得蜀汉的水源得到有效地改善,从而保障了军民的生存。

    蜀中无水之策的妙处还体现在其对于蜀汉经济的发展的利处。须知水是农业生产的关键因素,水资源充足可以提高农业产出。

    通过蜀中无水之策,蜀汉政府得以改善农田水利,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进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如果仅仅只是保障民生和促进经济,相信司马懿不一定会落于人后,所以为什么人们都说诸葛亮留下的“蜀中无水之策”更为高明呢?

    其实蜀中无水之策还被无形中彰显了诸葛亮的治国才能和远见卓识。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诸葛亮提出了适应当时实际情况的水利建设方案,从而有效地解决了蜀汉的生存问题和经济发展问题,并且在此处引入了结合百姓的以民为本观念。

    以民为本需要在政治、社会、经济等各个领域的发展皆以民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以满足人民的需要和利益为最高宗旨。

    以民为本是实现社会稳定和繁荣的重要手段。从古至今不变的是,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社会繁荣都需要得到人民的支持和配合。

    如果统治者只关注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及人民的需要和权益,就容易引起人民的不满和反抗,导致社会动荡和政治危机。因此,以民为本的理念可以有效地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实现社会稳定和繁荣,前文诸葛亮所行便是出于这个道理。

    同样的,在明代,嘉靖皇帝实行“缓刑令”和“民生法令”,也是立足在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上,减轻了百姓的负担,从而使社会稳定并出现了经济繁荣。

    其次,以民为本可以提高统治者的政治威信和地位。如果其能够尊重人民的权益和需求,关心人民的福祉,就能够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提高自己的政治威信和地位。这也是古代中国的一种传统思想。

    最后,以民为本的理念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作用也极大。在任何时候,这点必然是共通的——只有关注人民的需求和权益,才能真正发挥人民的创造力和生产力,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

    例如,在宋代,赵普主张“以民为本,以利为先”,提倡改革并促进经济发展,推动了经济繁荣和文化进步。它不仅是实现社会稳定和繁荣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统治者政治威信和地位的关键,更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大赢家司马懿,叹无力证山河

    而另一位主角司马懿的一生可谓是和诸葛亮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从擒斩孟达开始到后面的关陇抗蜀,再到五丈原之战,司马懿同诸葛亮可谓是互相对抗甚久,相互了解至深。二人大相径庭的人生在某个时刻也达到了高度重合。

    司马懿也同样是曹魏政权的持有者魏明帝的肱骨大臣,深受器重,也于此受到了魏明帝的托孤重任。

    彼时司马懿尚在关中路上,突发情况来临,有诏书令其速回,其急切程度更是“三日之间,诏书五至。”

    上面是魏明帝的手书直言:“间侧息望到,到便直排阁入,视吾面”。

    诏书此语冥冥中意味深长暗含不妙的预兆,司马懿大惊,昼夜兼行,不敢停歇直向京城。待见到虚弱于床的魏明帝,他更是泪流不止。

    魏明帝终于等来他,对当时的太子齐王,说:“我病得很重,但一想到今后可以将你托付于司马懿,我忍痛在这里等待,司马懿日夜兼程赶来,得以相见,我就是死了也可以没有遗憾了。”

    时为景初三年正月。齐王继位,年仅八岁,司马懿与大将军曹爽一起接受遗诏辅,共执朝政。但是眼界不够开阔的曹爽排挤司马懿,料想幼主除了他也无所依靠,解决司马懿那就可以专权。

    初始设计司马懿,皆无果。司马懿自知韬光养晦之策,拒绝不合时宜的晋升和家族子弟的晋升。

    此时的曹魏尚未从上一任君主的大兴宫室制造的劳民伤财中彻底走出来。于是正始年间经过司马懿的建议,魏帝罢除了大修宫室的行动,至此魏国国力大增。

    借此,正始五年大将军曹爽想要伐蜀,司马懿自是知道此时并非全然的合适时机,奈何魏帝已准许。结局与所料不差,魏军苦战,死伤惨重。其实这时候就看出来此二人必定是不能居于一室,双方的格局思想相差甚大。

    于是高平陵之变,司马懿可谓是不动则已,一鸣惊人。一出手便是一击致命。曹爽已废,司马懿的野心却在暗中滋生,尚且不能叫人抓其把柄,这也是司马懿能一路熬死三代帝王的原因。

    嘉平三年六月,司马懿无奈病重,此时司马懿则提出了北伐之策,在蜀汉和孙吴政权尚不易拿下的前提下,可以对边疆地区发起北伐战争,旨在消灭小势力,扩大领土,增强国力。

    北伐之策严格意义上说是为了统一三国的基础,也意在重建社会秩序。毕竟三国时期局势动荡,各国之间相互攻伐,导致百姓疲惫、经济凋敝。

    当然,战争本身一定会加剧当时的战乱,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大量的军事资源和人力物力,但看长远来说,如果能成功的前提下,小规模的消耗是可取的,是值得的。

    只是效果并没有司马懿预期的那么有效。反而在当时遭到的反对之声颇多。其实此处也可以窥见其稍有不如诸葛亮之策之意。

    毕竟后者是切实有效的,是为民为国的,更是顺利达成的。而司马懿之策理论上来说是没有问题的。

    只是疏忽于司马懿没有考虑时人的切实情况,加之他仅仅只是臣子,无法有强有力的支持去行事。故而世人才会谈到诸葛亮和司马懿的最后一计,自然是诸葛亮更为上乘。

    同年八月,于洛阳憾然离世。终其一生,司马懿的皆备受君主器重,追封相国、郡公,而他的子嗣则秉承他的遗愿,辞让郡公和殊礼,遗命简葬。而魏太祖庙中,太傅司马懿排名列为第一。

    道尽尘世一二事,不堪提

    历史的魅力之于众人正是在扑朔迷离中寻觅真相。剖析那些广为人知的人物曾经所面临的事情,去看他们看到的风光和历史最朴素最真实的模样。所以在看到诸葛亮和司马懿弥留之际仍念着的那些为了自己国家利益的政策时,虽有比较,但无人可质疑他们的真意。

    而这份为了家国的胸怀也令他们在历史上的面貌变得更有深度,他们都是了不起的人。所以才能在历史的波涛中拥有独属于自己的那一片浪花,深得世人尊重。

    参考文献:

    《三国志》

    单字解释: 诸 葛 亮 和 司 马 懿 临 死 前 各 留 一 计 为 何 世 人 总 说 诸 葛 亮 技 高 一 筹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