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战国时期,军队服制的发展如何?分为哪几类?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历史开讲#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非常重视军戎服制的发展,特别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各国纷纷效仿,军戎服制趋向简便。秦国是战国后期的军事强国,陕西临潼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使得秦国军戎风貌展现出来。

    现代研究者多把它归为秦汉时期,但从它作为秦皇陵的陪葬坑来看,秦始皇陵的建造时间从秦始皇即位后(公元前246年)开始修筑,至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结束,前后38年,由于秦代较短,所以它反映的还是秦统一之前秦作为诸侯国时的军事力量,故本篇把它作为战国时期戎服使用制度的代表。

    秦兵马俑是由和实际人物大小相同的陶质兵士、马匹和木质战车组成的军阵,是秦国军事力量的真实写照。武士的铠甲形制,应是完全符合当时的情况。

    战国时期,铁甲开始装备于军队,铁甲具有较好的防御功能,但它重量较重,对于注重进攻、讲求急进捷先的秦人来说是并不太适合,而皮甲由于具有重量轻、制造易、消耗体力小穿着携带方便等特点更符合秦军的实战需要而大量地采用。据研究秦兵马俑所绘制将士穿的甲衣多是皮制,个别的为金属制。

    秦兵马俑坑,已出土的兵俑有将军俑、军吏俑、骑士俑、射手俑、步兵俑和驭手俑等几类。铠甲依兵种作战的实用性而有差异。如步兵穿的甲衣,衣身较长;骑兵的甲衣,衣身较短,原因是骑兵作战穿着长甲不方便;御手的甲衣结构复杂而齐全。因为御手的任务是驾驭战车冲锋于军阵之前,易受到敌方的攻击。

    甲衣的构造形式及色彩也代表了主人的地位高下。高级官吏的甲衣为彩色的金属制作的鱼鳞甲,中级官吏身穿彩色花边的前胸甲或齐边甲,低级官吏的甲衣不彩绘,甲片只是比普通士兵甲衣的甲片小而数量多。一般士兵的甲衣甲片大而数量少。

    从纵向来看,以腹部正中的一组甲片为准向两边叠压,依次前片压后片,后身甲片编法则与之相反。这样便于挺腹和转身。肩部披膊的组合与此相同。这种编结方法与河北易县燕下都的铁盔编缀大致相同,说明这种方式在战国时期的通用。

    秦陵兵俑的铠甲可分为二种类六型:第一类,由整片皮革和小甲片合编而成,总的特征是甲片精致,甲的四周留有宽边。又可分三型:一型甲衣,制作比较特殊。只在胸及腹部有褐色甲片,甲片大,甲片周围有一道宽边,肩和背部无甲片,背后用交叉的十字带与前身腰部系带连结,腹部有朱红色的连甲带,甲衣下摆为半圆形。据考证为这类甲衣数量较少,为车兵军吏俑的铠甲。

    三型甲衣,似用一种质地坚硬的织锦或皮革制成,胸、背、肩部无甲片,上绘几何形的彩色花纹,胸部以下,背部中央和后腰等处缀有小型的甲片,这些甲片形状和普通甲片不同,均为四方形,甲片小且数量多,近似鱼鳞甲。

    甲片用牛皮或牛筋呈“V”字形穿组,并钉有铆钉。甲衣前胸下摆呈尖角形,后背较短,下摆平直。甲衣制作精细,胸部和背部及肩部等处无甲片处有彩带系结,共有八处。胸右上角留有开合口,设纽扣扣结。有的还有整片皮革做的披膊,为部队中级别较高的指挥将官所穿。

    二型甲衣,较一型甲衣的甲片多。双肩有披膊。甲片有方形和长方形,底边甲片为不规则形。前身甲的下沿呈圆弧形,开合口在胸右上,用纽扣扣结。穿着者为一般下级军吏及车右俑。

    三型甲衣,为御手的甲衣。有的高竖起盆领,双肩披膊下延直到腕部,前面还有三片甲片编成的舌形护手。甲片为方形及长方形,甲衣长且甲片小,下部边沿为不规则形。开襟在胸右上角及胁下,用纽扣扣结。

    二、秦国的戎服

    秦俑甲衣内有袍,或单穿袍服,可见袍为秦军的主要戎服。《诗经·秦风》:“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岂曰无衣与子同泽。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反映出秦军军服以袍裳为主。从兵俑的领口、衣袖或下摆处也可看出袍裳形制,当时秦人都穿中、外二重衣服或内、中、外三重衣服,下裳为裤。

    上衣:外衣为袍,袍的形式为二种。一种为交领,右衽,双襟相交掩垂于背后。另一种为双襟交于胸前右侧,类似于西周时的流行服式,有人认为是“胡服”形式。

    三重衣服的领口部显现出内、中、外三重领:内衣为小圆领,质地单薄,应当为内贴身的单衣,长度不明;中重领为交领,粗壮,高大,上壅颈;外衣交领右衽,长达膝下。

    俑袖管显出内外二重衣袖,外衣袖短,仅及肘。二重衣的外衣较内衣为短,从衣的下摆明显地显示内外二重衣服。颈部有粗壮的壅领。内衣袖长不明,外衣袖长至手腕。

    秦代戎服特点为:上衣,为外单内袍,下摆齐膝,腰间束带,交袵紧袖,带上使用带钩。下裳,为裤。形制二种:一种短裤,长及膝盖,小腿部缠缚护腿。另一种为长裤,长至足踝,裤管口紧束,似为用带束扎。二种裤的上部为上衣所掩不明。

    行滕,即为邪,西周时即用之。秦俑中有的武士俑腿部有行膝,从足腕至膝下表现为旋转三周。在足腕、膝下有条带系扎,带头十字交绾结。腿上缠裹得滕,可保暖,也可使行动便捷。使用行滕的都为不穿铠甲的武士俑。

    考察将军俑及士兵俑可知,他们戎服形制基本相同,没有等级差别。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木牍甲记载的秦士兵家书中有“视安陆丝布贱,可以为单裙襦者,母必为之。”可知,秦军士兵都是自备服装。所以秦军中戎服没有统一规格。

    秦俑上衣颜色有朱红、玫红、粉绿、紫红、石绿、宝蓝等,以朱红、粉绿二色多。软领有石绿、紫红、朱红、粉紫、宝蓝、玫红、粉白等,领的色彩多与袖口的色彩相对应,袖口为用领部颜色的丝绦镶边,这就是“偏诸缘”。

    三、发式

    在秦俑坑中,虽然秦军个个都身穿甲衣,手握武器,形象逼真,但头部却没有防御措施,只是官吏戴冠,士兵则是一丝不苟地梳有发髻。据《战国策·韩策》讲,秦军打仗时不戴头盔,非常骁勇。而六国军队打仗时要披甲戴盔,但不能与秦军匹敌。

    秦陶俑的发髻有三种基本形式:圆椎髻、扁髻、垂髻。圆椎髻,将前长发从中间分开,先将头顶长发束以小髻,在两鬓和脑后各梳一条三股或四股的小辫,三辫交互于脑后,然后拢至头顶右侧绾成圆椎形发髻。

    图片上传处理中...

    扁髻,即是将所有头发拢至脑后,辫成六股宽发辫,也有的不编成辫,将发在脑后上折绾成扁髻,形如长方板形或梯形。垂髻,马厩陪葬的“圉人”发髻,形式为脑后垂髻。圉师管理马厩,处于秦的最下层,身份为未能获得解放的奴隶。

    四、总结

    戎服的产生是随战争而产生发展的。甲衣穿着的目的是为了防御对方的伤害而采取的保护措施,且随着武器的改进而不断地提高其防御能力。戎服则是为了标识其所属集团及身份地位以便于批挥调动,同时,涂上色彩的戎服和甲衣也起着震慑敌人显示军威的作用。

    单字解释: 战 国 时 期 军 队 服 制 的 发 展 如 何 ? 分 为 哪 几 类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