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千军万马避白袍!白袍武将到底有多厉害?为何非名将不敢穿白袍?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古代战场上,武将经常会在铠甲外面披上一层锦袍,一来可以在冬天防寒保暖,二来在战场上也更具威慑力,而且在作战中袍子还可以作为士兵们追随的标志,一般来说袍子以黑色或者红色为主,前者是为了隐蔽自己,后者则是为了避免受伤的鲜血溅出来,有利于维持战场士气,不过有一类却很少有人穿,那就是白袍,这又是一因为什么呢?

    古代有这样一句话,叫做千军万马避白袍,大致意思是看到战场上有穿白袍的将军,就一定要远远避开,这就说明身穿白袍的将军是非常厉害的,在战场上身穿这样显眼的白袍。其实关于白袍将军的来源有两个说法,而这两种说法其实都反映了白袍将军的厉害。

    一种说法是南北朝时期,当时南朝梁有一位将军叫陈庆之,趁着北方的魏国内乱,于是率领七千兵马渡江北伐,一路上接连击败数万魏国军队,一直打到了旧都洛阳,因为陈庆之身着白袍,当时的人就将这支军队称为“白袍军”,骁勇善战。不过陈庆之自己却是个文弱书生,连弓箭都拉不开,更不用说上马打仗了,只是陈庆之此人精通兵法,加之善于利用地形作战,因此白袍军才一路连战连捷,震撼敌国。

    另一种说法是,唐朝时期有一位悍将薛仁贵,此人武艺超群但是不懂为官之道,所以虽然作战英勇但是无法升迁,于是他就穿上了醒目的白色战袍。在李世民亲征高丽的时候,薛仁贵单枪匹马从敌军手中救下了李世民,一身白袍也给李世民留下了深刻印象。后来受到提拔的薛仁贵带兵进攻突厥,在天山脚下身着白袍三箭射杀三名突厥大将,率军大败突厥,于是便扬名海内,称为“白袍将军”。

    到了后世,人们就将白袍认为是智将与勇将的结合,认为白袍将军是非常厉害的将领,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笔下的周瑜、赵云等都是这个形象,所以白袍将军也就成了人们认知中猛将的代表,千军万马避白袍的典故也就越传越神。

    单字解释: 千 军 万 马 避 白 袍 ! 白 袍 武 将 到 底 有 多 厉 害 ? 为 何 非 名 将 不 敢 穿 白 袍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