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秦始皇陵中没有氧气,为何长明灯燃烧千年而不灭?原因很简单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在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城东,有一座郁郁葱葱的大山,远远望去就像一匹青黑色的骏马俯卧,因此得名“骊山”。1936年12月12日,由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的那一场著名“兵谏”就发生在此。

    这场“兵谏”是颇具标志性的事件,但令这座见证了中国历史的骊山闻名于世的,还是坐落在骊山北麓的秦始皇陵,气势恢宏的帝王陵寝傲然屹立至今已有2000多年。

    始建于公元前247年的秦始皇陵,征集72万人力,历时39年方才建成,陵区总面积达56.25平方公里,因其规模之大、结构之奇特而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

    银色壁垒,令人望而生畏

    作为千古一帝的始皇帝,即使已经长眠地下数千年,他留给后世的诸多谜团至今依旧没有定论,史学家们争论的不仅仅是秦始皇身上的谜,还有他这座令世人惊叹的陵寝。

    相传,始皇的地宫并不是在我们表面看到的封土堆下,而是深藏在骊山里面。封土之下其实是一座祭坛,祭坛下方则是水银汇聚而成的江河百川,流淌于骊山地宫和祭坛之间。

    秦始皇的青铜棺椁就沿着水银河漂浮流动,每当铜棺漂至祭坛,撞响那口巨大的金钟,大殿四角的金玲随之摇曳,在幽沉和清冷的钟玲声交织中,不灭的灵魂就会登上祭坛俯瞰属于他的帝国。

    在幽深的秦始皇陵里面,难道真如司马迁说的那样“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吗?20世纪80年代,考古工作者第一次对秦始皇陵封土区进行钻探,用洛阳铲在不同位置打了很多探孔,取出地下的土样进行汞含量化学分析。

    考古工作者得到的结果显示,就在陵墓封土的核心区,存在一个面积约为1.2万平方米的“强汞异常区”。结合地宫面积和水银厚度来计算,专家推测地宫中存有约100吨水银。

    2002年4月,中国地质调查院启动863计划,使用遥感、探底雷达、考古钻探等科学手段,对神秘的秦始皇陵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综合勘察。

    通过此番历时一年的考古勘察,考古人员初步确定了始皇陵地宫深度和高度分别30米和15米,更发现地宫东北方向的汞含量最高,南方较东北低,西北方向的汞含量则最低。

    地宫里汞含量的高低分布,正好切合我国山川的分布,因为秦帝国的东北方面朝大海,南方是江河,西北方则是干旱少雨。汞含量最高的东北方向,引起考古工作者的高度关注。

    慎重起见,考古队着重对东北方向进行更仔细地探查。据说,这一次的重点探查,考古工作者发现地宫里有一个水银湖,水银湖上还有一个疑似大型金属物在随波漂流。

    种种考古勘察结果不由得令人想到,史籍里除了那句水银为江河大海外,还有“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如果地宫里存有水银并非子虚乌有,那么千年不灭的长明灯又是否属实呢?

    千年明灯,以鲸油为烛

    长明灯是中国传统习俗之一,家家户户会在除夕夜点燃灯火驱逐黑暗,祈求平安吉祥,不人为吹熄,任其自然熄灭,寓意香火不断传承。这一习俗也融入到了墓葬文化里,尤其是帝王陵墓。

    古人在陵墓中放置长明灯,是希望为逝者照亮阴间的道路,也让阴宅如生前一样亮如白昼。这样的习俗不只是流传于我们中国,在古埃及、希腊和罗马等地都有相似的发现。

    据记录,在公元1540年,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女儿位于亚壁古道附近的墓中,发现一盏灯火摇曳的灯。西塞罗的女儿死于公元前44年,等于说这盏不灭之火已经燃烧了将近1600年。

    长明灯既然能够出现在古罗马,那出现在秦始皇陵里就更加不足为奇了。只是,在以烛火为灯的古代,秦始皇究竟是怎样保证长明灯不至油尽灯枯的呢?

    史籍里这样记载,秦始皇采用了一种特殊的灯油——人鱼膏。当时,始皇帝下令捕杀海里的鲛人,用他们的油脂提炼制作成灯油。姑且不论鲛人是否真实存在,当时的秦朝具备出海的能力吗?

    2002年,湖南湘西里耶镇修建防洪大堤,在一口不起眼的古井里打捞出37400多枚秦朝竹简,这些里耶秦简洋洋洒洒达20多万字,详细记载着秦国历史,也刷新了后人对秦朝的认识。

    里耶秦简里不仅有早于古埃及600年的,最完整的九九乘法表口诀以及分数运算,还明确记载了秦始皇出海用弩炮射杀大鲛鱼的故事。后来,经提取始皇陵中灯油进行分析,发现这些其实是鲸油。

    专家们做了一个模拟实验,按照古人的方法制作了一盏长明灯,并放置在与墓室一样的密闭环境里面,证实鲸鱼的燃烧时间确实较一般灯油长,但并不能支持长久燃烧。

    根据专家们计算,8克鲸油可以燃烧1小时,一立方米的鲸油可以燃烧5000天,相当于14年左右,那么要捕杀多少头鲸才能维持长明灯千年不灭?大概需要200头鲸。

    秦人智慧,千年不息

    假如秦始皇当真捕杀了200头鲸来制作灯油,那也仅仅是解决了最基本的材料问题而已,还有另一个更重要的问题不容忽视。

    长明灯以鲸油为燃料,可陵墓历经千年之久的封闭,氧气势必会耗尽,一旦缺乏氧气,再多的鲸油也无济于事。带着相同的疑问,专家们进行更仔细地探索,最终在鲸油之中发现了白磷。

    夏夜里,人们常以为的“鬼火”就是空气里游离的白磷燃烧所致,因为白磷是一种燃点极低的物质,只要所处环境的温度稍微升高,白磷就会产生自燃。

    长明灯里的鲸油虽然相对耐燃烧,但燃烧会加速消耗墓室里的氧气。等到墓室自然形成真空状态时,长明灯就会随之熄灭。只是一旦墓室被打开,情况就不同了。

    当考古工作者小心翼翼地推开墓室门,外界的大量空气先一步迅速涌入墓室。空气里的氧气与鲸油里的白磷产生化学反应,白磷自燃的同时点燃鲸油,长明灯复亮,从而营造出长明不灭的奇象。

    长明灯千年不灭的原因并不复杂,可这一点巧思就足以令考古学家们惊叹,2000多年前的秦人也许懂得比我们以为的要多得多。

    单字解释: 秦 始 皇 陵 中 没 有 氧 气 为 何 长 明 灯 燃 烧 千 年 而 不 灭 ? 原 因 很 简 单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