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刘备一生最看走眼之人:不仅葬送诸葛亮北伐大业,自己也身败名裂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刘备看人的眼光确实不错,比如霍峻、马谡、魏延等等,当然他也有看走眼的时候,最为人所知的就是南郡太守糜芳、以及荆州防备东吴第一道防线的公安城守将傅士仁,这两人一个是他的小舅子,一个是他的幽州老乡,关羽兵败和荆州丢失都和两人的投降有一定关系,不过要说刘备最看走眼之人却非他们两个,而是托孤大臣李严:不仅葬送诸葛亮北伐大业,自己也身败名裂。

    李严虽然是东州军的代表人物之一,但他是荆州南阳人,所以从大的方面来说至少他和蜀汉最大的派系荆州派有合作的基础,而且李严能力确实不错,他在犍为太守任上功勋卓著,218年汉中之战期间,李严凭一己之力平定南中的叛乱。

    正因为李严的双重身份和能力突出,所以223年刘备临终之前的托孤大臣不仅有诸葛亮,还有李严,刘备以李严为中都护,统管内外军事,可以说是相当器重了,刘备的用意很简单:一是让李严配合诸葛亮,东州军和荆州派联手压制益州派系;二是可能也有分诸葛亮权柄之意,但不得不说,刘备这一次是真的看走眼了。

    随着手中权柄日重,李严开始不安分了,野心也大了起来,他干了三件事情。

    第一件事:怂恿诸葛亮称王、分裂蜀汉

    随着刘备和五虎上将去世,李严分裂蜀汉的野心也逐渐显露:李严曾劝诸葛亮称王并接受九锡,历史上权臣受九锡的下一步往往就是改朝换代,李严此举简直就是把诸葛亮往火坑里面推!李严的野心一览无余,因为诸葛亮称王,同样是托孤大臣的李严也水涨船高,说不定他也能裂土封侯,226年诸葛亮准备对曹魏用兵,他想调镇守永安的李严到汉中,李严推脱不去,并要求划5个郡设巴州,由自己出任巴州刺史。

    第二件事:阳奉阴违,不愿听从诸葛亮的调遣

    230年曹真四路伐蜀,诸葛亮兵力不足于是想抽调李严掌控的东线兵力驰援汉中(当时蜀汉和东吴已重新结盟,爆发大战的可能性很小),李严不愿从命,并私下里说曹魏的司马懿用高官厚禄诱惑他,其实就是想要更大的官和更多的权力,诸葛亮为了换取李严出兵,只能升他为骠骑大将军,并且由其子李丰接替李严出任江州都督(223年李严出任永安都督,226年升为前将军移督江州)。

    李严得了好处还要把江州都督拽在手里,吃相太难看。

    第三件事:弄虚作假,葬送诸葛亮北伐大业

    诸葛亮先后五次北伐,第一次最可惜,大好局面葬送在马谡之手,第四次北伐也有点可惜,不仅取得卤城之战的大胜,撤军的同时还伏杀了曹魏名将张郃,原本诸葛亮可以取得更大的战果,却因为李严的弄虚作假和作梗功败垂成。

    蜀汉北伐有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就是粮草的运输,第四次北伐负责后勤保障的正是李严,因为粮草供应不上,李严怕受责罚,一面假传喻旨要诸葛亮撤军,另外一方面又上表欺骗刘禅说大军撤退是为了诱敌深入。

    诸葛亮可以容忍李严的野心,但是却绝不容许李严破坏北伐大业,被激怒的诸葛亮新账旧账一起算,上表刘禅将李严罢黜为民。

    从托孤大臣到被贬为民,李严在作死的路上一路狂奔,刘备是真的看走了眼。

    单字解释: 刘 备 一 生 最 看 走 眼 之 人 不 仅 葬 送 诸 葛 亮 北 伐 大 业 自 己 也 身 败 名 裂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