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三分魏蜀吴,为何魏国叫曹魏,吴国叫孙吴,蜀汉却不叫刘蜀?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刘备建立的政权国号叫汉,而不是蜀。

    所以,刘蜀是不可能的,而刘汉可以有很多,但蜀汉只能有一个。

    01

    不管是曹魏、孙吴、还是蜀汉,都是今人对这三个政权的称呼,以前可不这么叫。

    曹魏甚至一度被称为“魏朝”,代表三国正统。

    孙吴很多时候被叫做“东吴”,意味着它偏安一方的地理位置。

    而蜀汉政权,他们自己最喜欢的称呼叫“季汉”,而魏吴和后世常常叫他们“西蜀”。

    然而,当我们纵观历史的时候,这些称呼的问题就来了。

    历史上国号为“魏”的政权有很多,曹操父子建立的曹魏,战国时期的魏国,鲜卑拓跋氏建立的北魏,以及北魏分裂出的东魏西魏,还有前后赵之间冉闵建立的短暂政权冉魏。

    除了东西魏,拓跋魏、冉魏、曹魏都勉强可以叫做魏朝。

    历史上建立在吴地的政权也很多,除了孙权家里的孙吴,还有春秋战国时期的姬氏吴国,元末张士诚、朱元璋的东西吴国,五代十国时杨行密建立的吴国。

    如果称东吴,那么这些政权都可以被称作东吴。

    历史学家为了更好的区别这几个魏国,这几个吴国,为了自己的表述能更加简洁,便用了曹魏、孙吴这样的指代。

    一说曹魏,大家很容易就能知道是指曹操曹丕建立的那个魏国,而不会想到鲜卑拓跋魏,也不会想到冉魏。

    一说到孙吴,大家也不会与五代十国的杨吴、朱元璋张士诚的吴国所混淆,而是能清楚地知道指代的是孙权建立的那个政权。

    于是,曹魏孙吴就成了这两个政权最好的代名词了。

    02

    然而,相比于曹魏和孙吴取名那么容易,要给刘备这个政权取一个合适的称呼,难度明显要大得多。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建国号为汉。

    但是魏晋以来很,刘备的这个汉政权都不被认为是华夏正统。

    如果称呼它为汉政权的话,那明显是打魏晋的脸,于是这个政权就因其统治核心地区在巴蜀地区而被蔑称为“西蜀”。

    这个称呼明显不利于今天的历史研究,因为在蜀地建立的政权太多了。

    先秦时期,成都周边就有古蜀国的存在;十六国时期,还有李氏家族在巴蜀立足;五代十国时期,又有王建、孟知祥建立的前后蜀国政权。

    如果叫做刘蜀的话,明显对标性不强,毕竟人家一直的国号都叫做汉而不是蜀。

    而如果回到汉这个国号,就会发现,历史上以汉为国号的政权,更是多如牛毛。

    刘邦建立的西汉王朝,刘秀建立的东汉王朝,两汉之间的刘玄的更始汉政权,刘盆子的建世汉政权;

    十六国时期匈奴刘渊建立的汉赵政权,氐人李雄建立的成汉政权;

    五代时期刘知远建立的后汉政权,刘崇建立的北汉政权,刘䶮建立的南汉政权;

    甚至还有北魏末的邢杲、金末郝定、元末陈友谅的政权,国号也是汉。

    中国历史上至少存在着10多个国号为汉的政权,而且这其中刘氏汉政权也有8个之多。

    曹氏建立的魏国就1个,孙氏吴国也别无分号,所以叫这个名字也没人跟他抢。

    但如果将刘备的这个政权叫做刘汉的话,那么,刘邦、刘秀、刘玄、刘盆子、刘渊、刘知远、刘崇都会表示不服。

    更何况刘邦刘秀刘备是一脉相承,两汉在前,刘备的季汉政权怎么有脸被叫做刘汉呢?

    蜀不行,汉不行,那就结合起来,叫蜀汉如何呢?其实这个称呼仍然有歧义。

    因为十六国时期的成汉,国号也叫作汉,统治的核心地区也是巴蜀之地,首都也是成都。

    不过好歹还是有些不一样。

    李雄建立政权的时候,最早称成都王,后来立国称帝时的国号叫做“成”或“大成”,意思是以成都为核心的政权。后来李寿篡位时,才将国号改为“汉”。

    好吧,至少刘备同志一开始就坚定不移的使用“汉”作为国号,所以刘备的这个政权就赢得了蜀汉的优先冠名权,而氐族李氏家族的这个政权便被叫做成汉,就像刘渊的那个政权叫汉赵一样。

    总之,为历史政权命名的原则是,尽量针对性强,而又没有歧义。相比于刘蜀、季汉等等称谓,只有蜀汉最符合这个原则。

    随着约定俗成,以后一叫蜀汉,大家都知道,哦,是刘备建立的那个政权。于是,蜀汉就这样被固定下来。

    文/子彧

    单字解释: 三 分 魏 蜀 吴 为 何 魏 国 叫 曹 魏 吴 国 叫 孙 吴 蜀 汉 却 不 叫 刘 蜀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