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诸葛亮犯过的三大错:娶错一人、信错一人、杀错一人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江宝观史:

    说起诸葛亮,人们都非常佩服他的智慧,以及他的计谋。刘备能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和诸葛亮的帮助有很大关系。虽然诸葛亮足智多谋,很多时候能够运筹帷幄于千里之外,但毕竟是人,是人就会犯错。

    不得不说,诸葛亮军事才华卓越,而大多时候他的指挥都是非常正确,而且是非常聪明的,但他也犯下三个错误。可以说这三个错误也改变了三国的形式。

    我觉得诸葛亮犯的第一错就是:娶错了人……

    咱先读一段三国演义中的原文:老人答曰:“老夫乃诸葛孔明之岳父黄承彦也。昔小婿入川之时,于此布下石阵,名八阵图。临去之时,曾吩咐老夫道:后有东吴大将迷于阵中,莫要引他出来。老夫适于山岩之上,见将军从死门而入,料想不识此阵,必为所迷。老夫平生好善,不忍将军陷没于此,故特自生门引出也。”

    诸葛亮的夫人叫黄月英。按理说她是个贤内助,虽然长得不好看,但是知书达理,而且非常有智慧,在有些时候也帮助了诸葛亮出谋划策。但不知为何两个人婚后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生儿育女,直到诸葛亮46岁了,才为他生下诸葛瞻。

    朋友们,此时可能会问了:渠道的夫人贤惠,虽然生的儿子比较晚,但毕竟这种贤内助还是比较少啊!为何却说取错了人呢?

    因为两个人都40多岁了才生下诸葛瞻,所以有人猜测诸葛瞻的亲生母亲不是黄月英,对于这样的猜测,我们不过多阐述,毕竟没有证据证明。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两个人属于晚育,所以诸葛亮没有太多充足的时间教育儿子。

    如果两个人在婚后不久就生下了儿子,诸葛亮完全有更多的时间来教育这个儿子。正因为诸葛亮没有更多时间培养自己的儿子,所以诸葛瞻在军事指挥上和自己的父亲差了不是一星半点。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面对邓艾的进攻时,没有实战经验,只会纸上谈兵。

    也不知道占据险要关隘+据城力守,反而去和邓艾打阵地战,结果被团灭。如果他能学到诸葛亮一半的,可能也不至于犯这种低级错误吧?而他被团灭也加速了后蜀汉的灭亡。

    如果说这只是客观原因,有些牵强,但诸葛亮的岳父可是有些“坑”他女婿的感觉了!

    诸葛亮的岳父叫黄承彦。当年诸葛亮入川时,曾经布下了一座八卦阵,并且提醒黄承彦,如果以后有东吴大将迷失在这阵法中,千万不要放他们出来。

    诸葛亮是再三叮嘱,但他的岳父真遇见这种事的时候,早把他的叮嘱忘了。

    夷陵大战后,陆逊失陷于此阵法中,诸葛亮的岳父竟然亲自带着陆逊从这个阵法中走了出来。

    这种行为是不是给诸葛亮抹黑?并且违反了蜀汉的国家利益呢?

    错杀一人

    诸葛亮死后依然用计杀了魏延,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这段典故。

    魏延也非常有才华,所以有的时候行事就过于猖狂。这让诸葛亮觉得魏延不太听他的话。而且在北伐过程中,两个人的军事观点截然相反。谁也无法说服谁。

    相信大家都看过诸葛亮说魏延脑后有反骨这件事。其实这种事情反而是挑拨了魏延和蜀国的关系。正因为诸葛亮认为魏延有反叛之心,所以就把马岱安插在他身边,以防不测。

    诸葛亮有多不信任魏延在去世前交代后事,不但没有召集魏延,而且还设下计谋,以防魏延谋逆。在军队控制权交接上,直接把这个权利交给了和魏延水火不容的杨仪。权力不给自己交代,身后事又没着急自己,让魏延怎么想呢?

    虽然诸葛亮去世后魏延的确是如他预测的那样,但是在之前一系列的行动,有没有影响到魏延呢?结果是魏延被马岱所杀,杨仪率军回到了成都。出现这种结果,对蜀国来说有什么好处呢?

    错信一人

    刘备去世前,特别叮嘱过诸葛亮不要重用马谡。刘备认为马谡只会夸夸其谈,没有真本事,如果重用他,容易误大事。

    结果诸葛亮没有听从主公的劝告,仍执意重用他。结果在第一次北伐期间,马谡就用行动辜负了诸葛亮对他的信任。

    第一次北伐,陇右五个郡中有三个郡宣布投降诸葛亮,剩下两个也是指日可破。

    这个时候,张郃也率军前来救援陇右,为了阻挡张郃,诸葛亮没有派无论是实战还是指挥才能都更强的魏延去驻守,反而力排众议选择让马谡前去守卫街亭。

    诸葛亮做出这种选择是他误判了形势,认为此处易守难攻,而且还给马谡配足了军队。马谡要做的就是冲到诸葛亮攻下两个郡就可以了。

    结果马谡辜负了诸葛亮对他的信任,街亭一战马谡大败,损失惨重。

    最重要的是他失败后没有收拢溃兵,反而是逃跑了。虽然诸葛亮斩杀了马谡,但是这种战局已经无法改变。

    失去了街亭,直接导致诸葛亮有被魏军断去后路的危险,所以无奈之下只好放弃了进攻陇右的计划,无奈撤退。

    毕竟当时曹魏认为蜀汉没有实力进攻,所以疏于防守,而且大量军队都被调去攻打东吴。诸葛亮错信一人而丢掉大好局面。第一次北伐的失败,和错用此人有很大关系。

    (编辑:徐江宝)

    单字解释: 诸 葛 亮 犯 过 的 三 大 错 娶 错 一 人 信 错 一 人 杀 错 一 人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