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孙权夺取了荆州,为何还要杀关羽?怎么不留着做政治筹码?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华夏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每段岁月都值得被铭记。然而也会有那么几段特殊时期,格外的令人心驰神往。

    如果说太平年代能为文人雅士提供粉墨登场的舞台,那么战乱年代则是造就英雄的最佳时机,这一点在三国时期就得到了很好的印证。

    东汉末年战乱频繁,最终天下被魏蜀吴三国平分,互相牵制。这段过往在说书人的口中,在骚客的笔下被不断传颂和演化,有对于尔虞我诈的感叹,有对于儿女情长的惋惜,还有对于英雄末路的遗憾。

    其中关羽的结局更是令人扼腕,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十二月,关羽败走麦城,逃离过程中被抓获,随后孙权命令将其斩杀。

    后人在读到这一段历史时,为关公心痛的同时不禁也会做出猜想,孙权此时已经夺回荆州,他不留着关羽做政治交易的缘由是什么呢。

    二人恩怨并非一朝一夕

    之前孙权和刘备为了一同对抗曹操而形成联盟,这个结盟本身就彰显出了对于曹操势力的惧怕,不过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地盘暂时不被侵略,不得已而为之。因此关羽心里从来没有真正地尊重过盟友,他对东吴的轻视是长久以来一直存在的。

    荆州一直是孙刘两家的一个矛盾点,关羽在荆州主事时期多次在边疆一带惹是生非,态度极其嚣张。鲁肃是在东吴内部中与蜀国的关系相对而言比较亲密的,因此他也多次安抚关羽,希望他能以大局为重。

    可是关二爷不仅没有买鲁肃的面子,而且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认为孙权根本不能拿他怎样。致使鲁肃都不再袒护他,在单刀会中强硬地指出关羽和刘备的过失,最终联盟瓦解。

    此外,孙权曾向关羽求过姻亲,希望关羽能将女儿许配给自己的儿子。对此关羽不但拒绝了,还将前来求亲的使者痛骂了一顿,并且公然叫嚣要灭了吴国,孙权得知后大怒也不足为奇。

    最后一件激化二人矛盾的事情,也是关羽带头引起的。他在水淹七军后,趁着吕蒙因病辞职的时机,擅自抢夺湘关米。也就是说在己方粮草短缺的情况下,去抢劫了盟友的。

    桩桩件件的恩怨累计下,孙权终于忍无可忍,在关羽内部空虚之时,派遣吕蒙攻打荆州,让本就脆弱的合作关系彻底崩裂。虽然孙权这种做法也是背信弃义,但无疑背后也有关羽的功劳。

    孙权亟需曹操的认可与帮助

    孙权心中必然清楚,杀了关羽后与刘备之间的关系再也没有修复的可能性了。而由于他政治地位不稳定,此时就需要一棵能够依靠的大树,关羽同时也是他向曹操表忠心的最好礼物。

    孙权继位后,官方职务顶多是个会稽太守,孙坚和孙策的爵位都没有让他来继承,因此虽然孙权控制了江东,但其实名不正言不顺。在政治地位上,他也无法做到与曹操和刘备平起平坐。

    除了巩固地位的原因以外,曹操也不是那么容易相信别人的。荆州一战中,曹操曾经多次参与到孙刘两家的战争当中,先后把孙权的迷信泄露出去,并且要求他不能对关羽进行追击,说明当时曹操是不信任孙权的。

    站在曹操的立场当中,他更希望看到蜀和吴自相残杀,好坐收渔翁之利。在关羽被擒之后,如果孙权犹豫不决,在曹操看来可能是孙权仍然不想得罪刘备,那么也不值得他与之联盟,只有孙权和刘备彻底翻脸后,才有可能获得曹操的支持。

    当孙权转身向曹操献上关羽的头颅之后,此时曹操也认识到了,终其一生估计也很难依靠武力将天下尽收囊中,最终承认了孙权是江南一带合法占据的诸侯。

    关羽本身的将帅之才令人忌惮

    在当时人们似乎有过一个共识,那就是蜀国是三国当中力量最薄弱的一方,名将唯有关羽。虽然这个说法有失偏颇,但时人对关羽军事方面才能的认可从中也可见一斑。

    在刘备所领导的蜀国当中,关羽是最擅长水军作战的将领,水淹七军一战更是让其声名大振,近三万的曹魏军队在那一役投降,曹操宿将于禁的信心也深受打击。

    这样一支水军战队无疑也是孙权的噩梦,东吴本身就地处长江中下游,因此一向将能够控制长江上游江陵等地的势力作为眼中钉,因为这几乎是整个东吴的命脉所在。

    在东吴看来,能够自己掌握长江上游的地盘当然是最好的,即使做不到也不能任由那一大片区域全部落入一方势力手中。关羽收服了曹魏三万降兵之后,加上荆州原本的军队,规模已经达到了十万左右。

    这样一支将领军事技能卓越,部下骁勇善战的水陆两栖战队,就放在东吴隔壁,想必孙权一定是日日悬心,夜不能寐。

    将领战败被俘,除了杀掉,还有收为己用和送还回去两种办法。首先孙刘之间的联盟已经没有修复的可能,放关羽回去无异于放虎归山,后患无穷。

    那么就只剩最后一种可能性,但是熟悉三国这段历史的人应该都知道,刘关张三人之间的情谊之深厚,绝对不是生死这等事所能撼动的。退一万步来说就算关羽亲口说出要效忠于孙权,恐怕孙权也不敢相信。

    由此而言,关羽失败后的结局其实早就已经注定了,于各方面来说孙权的做法都没有什么能置喙的余地。

    结语

    今人看古事,大多情况下都是上帝视角。因为我们已经知道的后来事情的走向,所以对当事人会提出诸多猜想,认为他们当时还有更合适的做法。

    但是这种事后分析于他们而言其实并无多少意义,三国时期的每一位将帅、谋士或者是领导者都有常人难以企及的优秀之处,他们在当时种种时局变化当中所面对的危急情况,我们现在也很难去想象。

    因此阅读历史时,不如更多地去了解古人行径,学习他们身上至今已经鲜有的品德,而不要对其提出过多的苛求。

    单字解释: 孙 权 夺 取 了 荆 州 为 何 还 要 杀 关 羽 ? 怎 么 不 留 着 做 政 治 筹 码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