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司马懿遗嘱:子孙不准为我扫墓,时隔多年,发现真是“老奸巨猾”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在近几年爆火的盗墓小说中,主人公们上山入地无所不能。

    掌握着早已失传的分金定穴之术,出入于无人之险境,十足地吸引了人的眼球。

    可是,如果让他们去寻找三国名臣司马懿的墓,可能得颇费一番功夫。

    三国之中,曹操、刘备和诸葛亮的墓,都已经被找到。

    可是一代“奸雄”司马懿的墓,却迟迟不见踪影,我们只知道他的墓位于河阴首阳山,具体墓道入口却难以找寻。

    这与他死之前立的那封遗嘱有关。

    “不坟不树,不设明器,后终者不得合葬”。

    也就是说,在他死后,子孙后代不能为他立坟,也不能用陪葬品,更不能与之合葬。

    《宋书》中也有着类似的奇怪记载:“晋宣帝遗诏,子弟群官皆不得谒陵,于是景文遵旨。”

    司马懿甚至都不让他的子孙后代,为他扫墓。

    我们知道,“国家大事,唯戎与祭”,国家最大的事就是战争与祭祀,战争能保证国家的稳定,祭祀能保证家族的稳定。

    在古代家国同构的背景下,按期为祖先上坟,是维护封建统治的有效手段,对于作为榜样的统治者来说更是如此。

    司马懿的遗嘱,乍看起来似乎显得他十分清廉,两袖清风,死后一切从简连个墓碑都不肯立,可是事实却没有想得那么简单。

    奇怪的遗嘱,至少和两件事情有关,这与他的心机深重也是分不开的。

    曹操死后,司马懿共辅佐了魏国三代皇帝。

    且都是以“托孤之臣”的身份处理军国政事,心机深重,老谋深算,能力卓群,与诸葛亮斗得可谓是难分胜负。

    可是他的目标,显然不会止步于此,常年压在他头上的曹家让他觉得耻辱。

    终于,这种压抑已久的愤懑和野心,在公元249年的高陵之变中爆发了。

    高陵之变的两位“受害者”,是少帝曹芳和他的族叔曹爽。

    其实,曹芳一开始对司马懿是具有极强的疑惧之心的,并且还派亲信去“探望”过,自称是疾病缠身的司马懿。

    而司马懿可谓是演技超群,充分发挥了自己大半生摸爬滚打的生存经验,成功地瞒过了曹芳。

    自此曹芳便对他卸下了戒备,认为他反正也没有几天活头了。

    甚至都为他想好了如何操办葬礼,完全忘掉了曹操当年对曹丕的嘱托,就是戒备着司马懿不让他过于靠近曹家。

    这注定了,曹芳走上了一条必死的道路。

    公元249年,曹芳不顾朝臣的劝阻,带着族叔曹爽去了曹叡的陵墓祭祀,将司马懿抛在了脑后。

    司马懿,如同一只谋划已久的猎鹰一般。

    眼看时机成熟,便迅速扇动了羽翼向曹家发难,率兵攻进洛阳钳制住了整个朝廷,并且得到了郭太后的支持。

    远在曹叡陵墓的曹芳,得知此事后震惊不已,惶恐不安。

    大将军曹爽,此时也暴露出了他的致命的弱点,那就是优柔寡断,贪生怕死。也一时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司马懿正是抓住了曹爽的这个弱点,利用心理战向曹爽抛出了好处。

    允诺只要他带着曹芳投降,便能保住他的皇室地位。

    面对功名利禄的诱惑,曹芳不顾手下人的劝阻,走上了一条看似光明的不归路,率领着曹芳回了洛阳,接受了司马懿的弹劾。

    之后不久,心狠手辣的司马懿,便为曹爽编织好了合适的罪名,将之全家一网打尽,可谓是令人唏嘘。

    正是这次事件,使得司马懿在留立遗嘱之时,留了一个心眼。

    因为害怕他的子孙重蹈曹芳的覆辙,在远离都城祭奠自己的时候,被人在背后捅了刀子,所以才立下这样一个遗嘱。

    这一招足以看出司马懿的老谋深算与决绝。

    为了一个概率很小的风险,便舍得自己死后埋尸荒野不立碑亭,也不接受子孙祭奠。

    可以说正是这样的心态,才能使得他成为一代枭雄。

    另外一点,还与司马懿的凶狠手辣有关。

    其实司马懿一开始还是比较拘谨的。

    在平定孟达之役中,司马懿俘虏了一同与孟达叛乱的一万多人。

    但是他真正杀死的,却只有孟达和一些高级将领,对于那些虾兵蟹将则采取了宽容的态度,奖励农桑,使得叛兵们心悦诚服。

    可是自辽东之战以来,司马懿心狠手辣,被连累灭族者更是数不胜数。

    在辽东之战中,他发动了一场战役。

    据史书记载,当时被司马懿杀掉的辽东士族,就高达两千余人,更别说普通的士兵和百姓,在司马懿面前可谓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啊!

    对于太尉王凌的叛乱,司马懿也是狠辣果决。

    将他枭首示众,使得满朝上下人人自危,不敢对司马懿有丝毫反抗。

    恐怕“竹林七贤”的隐匿,也与司马家的“风俗习惯”有关。

    在高陵之变后,司马懿处死曹芳之后。

    虽然明面上发布诏令,将曹爽等人的官职和兵权罢免,准允他们保留侯爵的身份,回乡享受荣华富贵,不准在洛阳停留。

    但背地里,却在紧锣密鼓地为他们编织适合的罪名,不久便发动了对曹氏实力的屠戮。

    司马懿以“离间两宫,意图叛逆”的罪名,诛灭了曹爽的三族。

    并且将何晏、邓飏、丁谧、毕轨、李胜等曹爽的亲信诛杀殆尽,甚至连早已嫁出去的女子也一并被诛杀。

    据史书记载,被司马懿诛杀的一共有5000多人。

    古代诛灭三族是指父族、母族和子族或者是兄族。

    这样“蜘蛛网”式的刑罚波及面极广,连累了不知多少无辜的人,给多少家庭带去了灭顶之灾。

    这样的行为,不知令司马懿积累下了多少怨恨,再加上他的在阴影处虎视眈眈的政敌。天下可谓是,处处都有记恨他的人。

    此等情况,司马懿怎么还敢为自己光明正大地树立墓碑?

    司马懿算计了一生,连自己死后的情景他都考虑到了,可谓是心机深重。

    这样一个可以与诸葛亮相抗衡的人,最终归于尘土不为人所寻,不知道是可笑还是可悲。

    单字解释: 司 马 懿 遗 嘱 子 孙 不 准 为 我 扫 墓 时 隔 多 年 发 现 真 是 老 奸 巨 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