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活着开过2次追悼会,67岁含冤离世,“80岁”时,又开第三次追悼会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追悼会,顾名思义,就是为死者开的会议,用来追忆、告别死者,正常人一生只可能有一场追悼会,然而今天讲的这位,就有些特殊了,活着的时候,便开过2次追悼会,67岁离世,结果“80岁”的时候,又开了一场追悼会,究竟怎么回事呢?

    这位开过3次追悼会的前辈名叫李立三,是中国工人运动的杰出领导人,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李立三,原名李隆郅,湖南醴陵人,受五四爱国思想影响,1919年,20岁的李立三前往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李立三与赵世炎等人一起组织劳动学会,宣传革命思想、组织革命活动,但也因此,李立三被遣送回国。

    第一次追悼会

    回国后的李立三,很快便联系到陈独秀,并加入组织,不久,接受组织委派,前往北京考察工人运动,并且在北京,认识了自己的第二任妻子李一纯,二人相伴前往长沙老家,搞工人运动。

    当时的信息,并不发达,1922年5月,身在法国的周恩来、邓小平、王若飞等同志,突然接到一条消息,说是李立三在广西萍乡搞工人运动时,因刺杀越行铁时,不幸被捕,被拦腰斩断。

    法国的战友听闻此时,悲伤至极,为李立三举办第一次追悼会,但令同志们开心的是,没多久,便听到李立三在安源搞工人运动的消息,大家这才转悲为喜。

    第二次追悼会

    转眼之间,到了1927年1月,当时的李立三,先后三次主持召开数十万人参加的反英示威大会和游行,与武汉国民政府配合,迫使英国政府作出让步,将汉口、九江的租界交换中国。

    也是在同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开始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如此形式下,李立三第一个提出在南昌发动起义,1927年8月1日,武昌起义爆发,但可惜的是,这次起义,结果并不理想,起义不久,部队便被迫撤离南昌。

    撤离时,李立三担任的是保卫处长,部队撤离武昌时,李立三突然发现敌情,情况紧急,来不及汇报,便带着手下士兵,与敌军交火,结果一交火,敌军便溃逃,可也因此耽误了时间,天黑了,李立三一群人迷了路。

    当时的部队是急行军,见李立三彻夜未归,便判定李立三是牺牲了,于是,便给李立三举行了一场追悼会,结果在举行追悼会时,李立三大摇大摆的走了回来,见状,笑着说:“给我开追悼会,还得几十年!”。

    第三次追悼会

    1980年3月20日,在北京中山堂,李立三的第三次追悼会举行,令人惊讶的是,李立三的骨灰盒中,放的是他生前戴的一副眼镜,而且李立三1967年,67岁时便病逝了,而举办李立三追悼会时,李立三已经“80岁”,究竟怎么回事呢?

    原来,在1967年,李立三遭到江青、林彪等人迫害,含冤离世,直到1980年,李立三才沉冤得雪,这场追悼会,也迟到了整整13年。

    单字解释: 活 着 开 过 次 追 悼 会 岁 含 冤 离 世 岁 时 又 开 第 三 次 追 悼 会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