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一代贤后含冤自尽,汉武帝的不信任,成逼死卫子夫的最后一根稻草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自古以来,皇帝与皇后同葬,已属于惯例,而在汉朝则有一个例外。

    这位皇后死后被葬在长安城南外,以一块碑刻墓志铭,死后也未进皇陵,直到汉宣帝为其平反,才得以进皇陵,而这位皇后是历史上有名的一代贤后——卫子夫。

    后人若提起卫子夫,大多数的评价却是“汉武帝的贤内助”,两人的爱情故事在历史上也算是一桩美谈,但卫子夫最后却被草草了事葬于长安城南外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爱情大多数是开始红了脸,后来红了眼

    刘彻的第一位皇后就是陈阿娇,我们所说成语中的“金屋藏娇”便是指她。

    刘彻幼年的一句戏言,也因此获得了陈阿娇背后势力的鼎力相助,也为他登上皇位助了不少力。

    因陈阿娇在宫中多年无子,因此平阳公主效仿馆陶公主的做法,择良家女子欲以进献天子。

    在给进献天子的女子当中,卫子夫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在里面显得极其亮眼。

    于是,刘彻便将卫子夫带回宫中,但却未立马被宠幸而是冷着。

    直到一日卫子夫向刘彻哭着求放她回去,他这才想起卫子夫,忽觉眼前一亮。

    从这时起,卫子夫在宫中就像是开了外挂一样,直上云霄。

    受汉武帝青睐后的卫子夫在宫中如鱼得水,当时陈阿娇还未被罢黜,看见卫子夫的宠幸不断,作为女人的嫉妒心,占有欲就表现出来了。

    收拾不了卫子夫,她可以去拿卫家人开涮,便命刘缥派人去抓卫子夫的弟弟,这一抓不要紧,反倒巩固了人家卫子夫的地位。

    刘彻知道卫子夫弟弟被抓走,彻底惹火了,就你家有权有势,是吧?就仗着身份飞扬跋扈,是吧?于是就下旨戒除了卫子夫一家的奴籍不说,凡和卫子夫沾亲带故的都加官进爵了。

    没过多久,卫子夫也怀孕了,刘彻高兴啊,终于拥有了人生的第一个孩子,此时,前任皇后陈阿娇已经被罢黜,皇后位也一直空着,主父偃提议立卫子夫为皇后,此番正合刘彻之意。

    卫子夫弟弟卫青与外甥霍去病在外连年征战,立下了不少战功,成为刘彻的左膀右臂。

    同时卫子夫的皇后之位更加夯实,卫氏一族也如日中天。

    刘彻对卫子夫的盛宠长达十五年之久,但这也并不妨碍两人后期的关系冰点。

    帝王总是有多种选择的,卫子夫逐渐年老色衰,刘彻也便移情别恋,但对卫子夫也倒是相敬如宾,互相信任,但这份信任在巫蛊之祸时,不复存在,也成为逼死卫子夫的最后一根稻草。

    二、巫蛊之祸——帝王的宠幸就像草

    回到征和二年闰月,诸邑公主、阳石公主及皇后弟子长平侯伉皆坐巫蛊诛。

    若说巫蛊之祸准确时间在征和元年十一月,但当时并未发生太大的事,巫蛊也并未被人重视。

    直到公孙贺抓捕阳陵大侠朱安世,朱安世被捕之后,在狱中上书告发阳石公主与公孙贺之子公孙敬声以巫蛊诅咒汉武帝。

    自此巫蛊之祸起,这场变革是汉朝内部的一场大变革,而这场事件,也泯灭了刘彻与卫子夫两人之间的最后一点情意。

    朝臣江充利用巫蛊陷害太子刘据(刘彻和卫子夫之子),而这时卫子夫也并不受宠,因此刘据和卫子夫陷入困窘和尴尬的场面。

    江充便以为此,还以此造谣说,太子刘据要起兵造反。

    此时刘彻也已是上了年纪的人,道听途说,想着不如先下手为强,于是,将此事全部交由江充查办。

    江充利用此准备栽赃嫁祸再杀掉刘据,此次巫蛊事件,前前后后死在江充手上的人已达数万人,也因此间接性的造成刘彻和卫子夫之间的决裂以及卫子夫的死亡。

    《汉书·卷六》载:“征和,秋,七月,太子亡,皇后自杀。八月辛亥,太子自杀于湖。”

    短短数语言,承载了太子刘据和卫子夫的同一个结局,最后,在征和三年,官府反复查实,所谓巫蛊事件就是莫须有事件,但故人已逝,再多后悔,也无补于事,谁也不知道在汉武帝心里,听到皇后崩时,是一个怎么样的心情。

    三、刘彻不是薄情之人,却是多情之种

    当刘彻下令收回皇后玺绶时,他会想起和卫子夫的恩爱岁月嘛?卫子夫自杀的那一刻,会想起年轻时替自己撑腰时的刘彻嘛?但史中并未过多记载刘彻在卫子夫死后,抱着什么样的心态。

    征和三年,诏令夷灭江充三族,替太子刘据平反,却并未替卫子夫平反。那时的卫子夫的尸骨,仍旧孤零零躺在长安城南的小棺里。

    到汉宣帝刘病已时,才替卫子夫平反,将冢迁至皇家墓冢,才与汉武帝刘彻算是真正的合葬。

    刘彻爱过卫子夫吗?这个答案是肯定的,《汉书·孝武卫皇后》载:“上怜之,复幸,遂有身,尊宠。”

    一个尊字便能想象的到卫子夫当年有多受宠,但当年刘彻为什么致死,也未让卫子夫进皇陵了?这似乎又是一个千年的未解之谜。

    卫子夫的一生,也算是典范,从一介普通奴籍之女逐渐变身为大汉的皇后。

    但事事物极必反,受过足够的恩宠,大概也能想到之后的冷落,只能叹君心难测,红颜薄命。

    在卫子夫死后,刘彻并未再次立后,也并未在死后诏书中标明谁能与他同葬。

    但是他的此番做法,也许心里还是有她的吧,大抵在刘彻心里卫子夫是不同的。只不过后来,他是帝王,她是皇后,他们仍旧是他们,他们也不再是他们,虽是帝王无情,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少年与少女的遇见总在美好的季节,但谁也不会想到两人会有如此结局。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单字解释: 一 代 贤 后 含 冤 自 尽 汉 武 帝 的 不 信 任 成 逼 死 卫 子 夫 的 最 后 一 根 稻 草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