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除了维护统治以外,封建统治者钟情于儒教的原因还有什么?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要说起来儒教,大家一定会想到“维护封建统治,巩固专制统治”等DISS系列,从五四运动以来,对于儒教的批判可以说是一波接着一波,一浪高过一浪。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开放,对于儒教的认知逐渐趋于理智客观,但仍不乏贬低。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儒教何以成为中国古代国之名教,它真的没有可取之处吗?

    对于儒教,历史上颇多非议,无非是认为其“束缚人心,禁锢思想,维护专制统治,阻碍社会发展”。

    这种非议如果用在近代以来,还情有可原,但是如果不顾历史背景,将儒教全盘否定,就有点过分了。

    客观的说,汉武帝选择儒教并非偶然,也不是单纯的为了维护所谓的封建统治,这里面是有深刻的历史和社会原因的。

    但是,一生服膺法家思想的秦始皇却三世亡国。

    然而,汉武帝时代这一切改变了。

    汉武帝本身是一位大有为的君主,这是他开始进行思想变革的个人原因。除了个人原因,当时的国情和社会状态,才是促使汉武帝改革思想界的最终决定力量。

    汉朝在经过了数十年的休养生息后,社会经济繁荣,国家富强,这个时候再实行过去那一套“自由社会”已经不合时宜。

    七国之乱的情况是自由社会的崩溃前奏,而外敌匈奴的威胁则是自由社会的心腹之患,为了应对内部和外部的危急,汉武帝迫切需要一种强力而积极的思想。

    唯有儒家思想,既有君臣礼仪,又有积极入世的意义,最合适在封建王朝下作为主流思想推广。

    事实证明,汉武帝的选择是正确的,自汉武帝树立儒教开始,中国历代皆以儒教立国,两千年源流绝对不是浪得虚名。

    儒教敬天畏人,忠君报国,积极入世,胸怀天下,朴素务实,不卑不亢的气质,实际上就是中国人的气质。

    单字解释: 除 了 维 护 统 治 以 外 封 建 统 治 者 钟 情 于 儒 教 的 原 因 还 有 什 么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