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北魏王朝的兴衰-以包头为例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北魏王朝是由鲜卑拓跋氏建立起来的政权,是自南北朝大分裂以来,第一个让我国北部重新统一的王朝,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

    北魏起源于鲜卑拓跋氏,他们原本是大兴安岭附近的游牧民族。

    西晋末年,也就是公元315年,拓跋部首领拓跋猗卢因抗击匈奴有功,被授封为代王。公元338年,拓跋什翼犍建立代国,建都于盛乐。当时各国纷乱,战争不断,代国很快就被前秦所灭。

    “淝水之战”后,前秦被后秦灭,鲜卑慕容氏的“后燕”帝国兴起。拓跋珪趁乱集结旧部,在盛乐复立代国,同时改国号为“魏”。与三国时期的“曹魏”相区别,史称拓跋魏为“北魏”。

    当时的北魏在五胡十六国当中是一个极其微不足道的一个小政权,他们依附于慕容垂的“后燕”,岁岁称臣,年年上贡,在塞北卧薪尝胆式地养兵蓄锐。

    慕容宝看不上北魏进献的这些宝石药材,他知道拓跋氏靠着大兴安岭,有天然的养马草场,所以,拓跋氏的良驹宝马才是他最想要的。但慕容宝的这一要求被拓跋觚当殿拒绝。

    慕容宝觉得一个小小附属国国主的弟弟都能当面拒绝他的要求,而且还是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这也太狂妄了,当下觉得颜面尽失。在奸臣的挑唆下,恼羞成怒的慕容宝就把拓跋觚给扣押了,致使两国关系开始破裂。

    他先在金津渡口,也就是现在包头西南的昭君坟渡口)筑高台祭水誓师,以涨士气,再派兵士守在慕容宝的后方,切断其与都城中山的信件往来,并暗中散布慕容垂已经病逝的消息,致使后燕军心溃散。

    慕容宝听闻父亲已死,也无心恋战,在撤退途中被拓跋珪合围在参合陂。八万兵将,直接弃械投降的就有一半多,剩下的逃的逃,亡的亡,最后冲出重围的也不过只有几千人。这场战役在历史上称之为“参合陂之战”。

    “参合陂之战”后,慕容宝一直心有不甘,就怂恿北燕王慕容垂亲征北魏。但本就重病的慕容垂没多久就病死在途中,而慕容宝在与北魏对战中也节节败退,被魏军一路追击至北燕都城城下。慕容宝见都城不保,就带领残兵败将弃城而逃。

    公元397年,后燕国都中山城被北魏占领。随后,拓跋珪迁都平城(今大同)入主中原,正式称帝。史称北魏太祖道武帝。

    拓跋珪称帝后,一边广纳贤才,让汉人进入政治中心以巩固政权,一边使游牧逐渐转化为农耕,加大农业生产以发展国民经济,同时也一步步扩大他的政权版图。到他孙子拓跋焘继位时,只有夏、北凉、西秦、北燕和柔然五国没有被收服了。

    为了能彻底摆脱柔然,在收服大夏国后,拓跋焘决定集中力量解决柔然问题。当时北魏南边还有南朝宋国在虎视耽耽,北魏朝臣怕这边攻打柔然时,那边宋国乘虚而入,所以对攻打柔然一事大都都持反对意见,只有太常卿崔浩主战。

    柔然以游牧为生,他们夏天的时候四处分散放牧,只有到秋冬季节才会聚集在一起,而且两国相距甚远,他们绝对想不到魏军会主动出击。至于宋国,在北魏攻克夏国后,对魏军的战斗力深感恐惧,不敢主动招惹。因此,想要快速征服柔然,夏季出兵是最好的时机。

    公元429年夏,拓跋焘与长孙翰兵分两路,自己率领一支军队长途奔袭,深入漠南,而柔然对此一无所知。面对从天而降的魏军,柔然军民、牲畜四散奔逃,闻风而至的柔然援军在半路被长孙翰率领的另一支魏军拦截,死伤惨重。

    此一战,柔然直接被北魏赶出了塞北。

    公元439年,拓跋焘率军讨伐占据河西走廊的北凉国后,北魏结束了我国自晋朝以来,北方长达130多年的群雄割据局面。

    公元471年,年仅五岁的孝文帝拓跋宏即位,其祖母冯太后摄政。冯太后在摄政期间,为了尽快让北魏王朝融入汉民族,夯实根基,实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改革。

    首先就是颁布俸禄制。百姓的税收由县一级官吏征收,郡一级、州一级负责监督,并把各地税收上缴朝廷,然后再由朝廷统一调配给各级官员。同时还颁布了均田令,由之前的按户分配田亩,改为按人口分配。这一改革大大提高了农民耕种的积极性。

    为了确保改革的正常推进,还实施了“三长制”。五家一邻长,五邻一里长,五里一党长,然后让这些邻、里、党长负责理清自己管辖范围内的土地及人口情况,协助土地分配、征发税收徭役。

    这一系列的改革都很好地促进了民族融合,把北魏推向了一个全盛时期。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鲜卑贵族间汉文化的加深,贪污腐败、横征暴敛也在逐步腐蚀着北魏政权。那时候,王公贵族们随便吃一顿饭就要耗费数万钱,明码标价买卖官职那都是常态。

    同时,元宏迁都洛阳之举,使在抗击柔然之时建立起来的军事基地北方六镇逐渐下降,成为了囚徒流放之地,被政治权力中心所抛弃,再加上对一系列汉化改革的不满。那些守镇军士对朝廷心怀不满,颇有怨言。

    同年4月,怀荒镇军民刺杀了守镇将军于景,抢了官府的粮仓。有一就有二,然后接二连三,六镇军民纷纷起义,朝廷派兵镇压。

    孝明帝元诩的岳丈尔朱荣剩平六镇之乱,在528年以清君侧之名发动了“河阴之变”,立元子攸为傀儡皇帝。同时,晋州刺史高欢借平判尔朱荣之名,乘乱占领了北魏都城洛阳。兵乱加速了北魏的灭亡。

    534年,北魏政权分裂为东魏和西魏。统治时间长达一个半世纪的北魏王朝就此消失在了滚滚历史长河之中。

    当年北魏为了护卫京畿、抵抗外敌,修建了六座军事重镇——武川、抚冥、沃野、怀朔、柔玄、怀荒,在包头境范围的就有两座:武川和怀朔,其中怀朔又尤为重要。

    怀朔古城现今在包头固阳县怀朔镇圐圙村西南的阴山北麓。古城往南就是穿越阴山的咽喉要道“稒阳道”,也就是现在的昆都仑沟,往北直通蒙古高原,往东就可以到达另一座古城武川。

    改革开放以来,考古学家们对怀朔古城前后两次进行挖掘研究,在古城城址的西南方发现了一座寺庙遗址,同时还挖掘出了一些小型的佛教泥塑像和发现了一些壁画痕迹。

    虽然这些泥塑都只剩下一些残躯,但塑像的发型、衣饰及面容表情等风格,与大同云冈石窟发现的北魏平城时期的塑像风格别无二致,都是面容丰满、宝相庄严。

    同时还发现了一张北魏时期的草原丝绸之路的线路图,当时沿着这条草原丝绸之路可以通往西域,北魏的附属国也通过它向天朝纳贡。

    现在,这些一件件文物都在包头博物馆,它们向我们默默地诉说着千年前在北魏发生的一桩桩一件件。

    经过千年的风霜洗礼,当年繁盛的古城虽然只剩下几道几乎不可见的土梁,但这里土地肥沃、水系发达,现在的怀朔镇还有“小江南”的美称呢。

    包头晚报-《包头这个消失的古城,曾是北魏的咽喉要塞》——贺怡欣

    期刊-文化学刊-《北魏王朝的兴衰及对包头的影响》——王艳君

    期刊-名作欣赏-北魏文化融合研究-《北魏前期的文化、经济、政治形态研究》——黄婷、李艳、孙月

    单字解释: 北 魏 王 朝 的 兴 衰 以 包 头 为 例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