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姻亲与血仇:论张绣之死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念念有如临敌日,心心常似过桥时。

    张绣是汉末群雄之一,也是杀害曹昂与典韦的元凶。

    关于张绣“死于非命”的记载,在三国时代便不绝于书。魏国郎中鱼豢在私撰的《魏略》中即明确指出,张绣是被逼自尽。

    五官将(曹丕)数因请会,发怒曰:“君杀吾兄(曹昂),何忍持面视人邪!”(张)绣心不自安,乃自杀。--《魏略》

    关于张绣之死是否真的来自曹丕的胁迫,尚待考论;但张绣“不以道终”之事,却确凿无疑。

    如果从时间与年龄上看,张绣之死,更可能是来自曹操的隐诛。

    张绣杀害曹昂,自然不可能被曹操容忍。但对张绣的处理,又离不开时代的限制。因为张绣第二次归顺,恰恰在官渡之战前夕(199)。

    曹操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不敢公开制裁张绣,以免四方英雄寒心。因此杀害张绣的计划,便拖延到了“攻灭袁氏、统一河北”的同年(207)。

    张绣被诛已是铁案,无太多论述价值;本文主要从其他相关人物的视角与线索,来探讨张绣死亡始末与其家族兴衰。

    本文共4200字,阅读需8分钟

    ①张绣与胡车儿

    胡车儿是宛城之变的线索人物。

    建安二年(197)张绣首次降曹时,遭到了冷遇。不仅其叔母邹氏(张济遗孀)遭到曹操奸淫,而且身边的力士,也被曹操收买,欲图暗杀张绣。

    太祖纳济妻,绣恨之。--《魏书张绣传》

    (张)绣有所亲胡车儿,勇冠其军。太祖爱其骁健,手以金与之。绣闻之,疑太祖欲因左右刺之,遂反。--《傅子》

    被曹操收买的力士,即大名鼎鼎的“胡车儿”。

    需要注意的是,“胡车儿”并不是人名,而是“攴胡赤儿”的音译转写,指少数民族护卫。亦写作胡赤儿、支胡赤儿等等。

    张绣出身凉州武威(今甘肃武威),少有健名。跟随叔父张济共仕董卓。

    凉州集团久在羌中,浸染胡风,军队中有相当比例的少数民族武士。彼时尚书郑泰,就曾公开宣称董卓麾下有“湟中义从”与“八种西羌”,勇冠天下。

    今见在者不过并、凉、匈奴、屠各、湟中义从、八种西羌,皆百姓素所畏服,而明公(董卓)权以为爪牙,壮夫震栗,况小丑乎!--张璠《汉纪》

    注:屠各即南匈奴别种,湟中义从即大月氏别种。

    因此,攴胡赤儿一类的胡人武士,在董卓集团中也并不罕见。且因为胡人壮勇,常常被用作主帅的贴身护卫。

    问题在于,胡人护卫不学无术,纯粹是被金钱收买的雇佣兵。其性质与晚唐的“魏博牙军”与“徐州银刀军”极为相似。谁出的价钱高就替谁卖命。

    董卓的女婿牛辅,就是被身边的胡赤儿所杀。

    初平三年(192)董卓遇害,牛辅作为卓婿领兵在外。营中骚乱,牛辅大惊,携金银珠宝欲出逃,结果半路上就被胡赤儿干掉,财物也被洗劫殆尽。

    (牛)辅以为皆叛,乃取金宝,独与素所厚攴胡赤儿等五六人相随,逾城北渡河,赤儿等利其金宝,斩首送长安。--《魏书董卓传》

    胡赤儿贪图金宝,弑杀牛辅

    可见胡赤儿“贪图财宝、杀害主人”这种事情,在凉州集团中极为常见。牛辅之死(192)历历在目,曹操收买张绣身边的胡赤儿(197),绝对是有意为之,也因此立刻引起张绣的恐惧与警惕。当夜遂反。

    换言之,曹操初次招降张绣时,便密怀“杀绣之计”。至于张济遗孀受辱,反倒是叛乱的次要原因。

    最终张绣未死,反倒是曹操的护卫典韦意外被杀。现世报来得如此迅速,令人目瞪口呆。

    ②贾诩的矛盾态度

    贾诩的故事,可以侧面解释“曹操欲杀张绣”的根本原因。

    贾诩出身凉州武威,与张绣同郡。在董卓死后,曾短暂依附过段煨,之后投奔南阳。张绣执礼甚恭,奉诩为师。

    (贾)诩遂往(南阳),(张)绣执子孙礼。--《魏书贾诩传》

    曹操与张绣曾爆发过多次武装冲突,双方互有胜败。在一次“先败后胜”的追击战之后,贾诩曾透露取胜秘籍:

    张绣善用兵,但不是曹操的对手;曹操诸将善用兵,却不是张绣的对手。

    (贾诩曰)将军(指张绣)虽善用兵,非曹公敌也……诸将虽勇,亦非将军敌,故虽用败兵而战必胜也。--《魏书贾诩传》

    考虑到彼时(197-199)曹操麾下已经云集了诸夏侯曹氏的悍将,以及“五子”中的于禁、徐晃、乐进三人,战斗力不可谓不强。

    但在贾诩眼中,张绣的统兵才华,竟然远超夏侯兄弟、曹仁兄弟与五子等人。

    要知道,贾诩曾跟随凉州集团“乱武长安”(192-195),是见过大世面的人物,与吕布等人皆有旧交。张绣的军事能力,能得到贾诩如此高的评价,可知是当时的超一流名将。

    问题是曹操并不信任张绣。因此张绣的实力越强,对曹操的威胁也便越大。这也能解释,为何曹操初见张绣,便要图谋杀害。

    贾诩在曹营屡立殊勋,却经常“心怀危惧,阖门自守”。我敢肯定,这与建安十二年(207)的张绣之死有关。

    诩自以非太祖旧臣,而策谋深长,惧见猜疑,阖门自守,退无私交,男女嫁娶,不结高门。--《魏书贾诩传》

    曹操南征,贾诩谏阻

    佐证就是翌年(208)曹操欲南下荆扬,混一全国时,曾遭到贾诩的激烈反对。恐怕贾诩是担心,一旦天下一统,鸟尽弓藏,自己便要追随故主张绣而去,因此竭力阻挠曹操南征。

    太祖破荆州,欲顺江东下。(贾)诩谏……太祖不从,军遂无利。--《魏书贾诩传》

    贾诩是个毫无廉耻的智计之士,为了荣华富贵与身家性命,可以出卖天下命脉与家国未来。李郭之乱(192)便是贾诩一手促成。

    很难想象这样的人物,会甘心“阖门自守,不交权贵”。合理的解释,就是张绣的“意外死亡”,把贾诩惊吓得不轻,从此屈膝服软,不再生事。

    ③张泉与曹均

    张泉是张绣的嗣子,曹均是张绣的女婿。二人都是张绣至亲。

    值得注意的是,曹均与张泉,均死于建安二十四年(219),即曹操病死的前一年。

    (1)张泉

    张泉的死因是“坐魏讽反”,即牵连进邺县的“魏讽之乱”。彼时曹操在洛阳,此案的负责人实际是曹丕。

    子(张)泉嗣,坐与魏讽谋反诛,国除。--《魏书张绣传》

    魏讽之乱(219)的记载缺失严重,疑点甚多,大抵被视作曹操临死前对阵营内部的“肃反与清洗”。张泉作为张绣的嗣子,被“借口诛杀,以绝后患”是比较合理的推测。

    (2)曹均

    曹均是张绣的女婿,同时也是曹操的亲生子。

    问题在于,曹均虽然是曹操亲子,地位却相当微贱,还被出继给了叔父为嗣。因此,在魏武诸子中,曹均是罕见的“止步公爵”之人。同父兄弟们(曹操有25个儿子),大抵都是王爵。

    樊安公(曹)均,奉叔父蓟恭公(曹)彬后。--《魏书曹均传》

    曹均被生父疏远的原因虽然书未明载,但很大可能与其婚姻有关。作为张绣的女婿,张泉的妹夫,在(岳父)张绣被隐诛的情况下,曹均的身份过于敏感刺眼。

    很难相信,曹均与张泉同年俱死(219),且均死于曹操临终前夕(220),是纯粹的巧合。

    ④张绣的表字、谥号与死亡时间

    张绣的表字、谥号与死亡时间是其遭到隐诛的侧证。

    (1)表字

    《张绣传》有个特殊之处,即其表字失考。实际以其“扬武将军,食邑二千户”的尊贵地位来看,这是很反常的。

    张绣,武威祖厉人,骠骑将军济族子也。--《魏书张绣传》

    须知,《魏书八》中的七位传主,只有张绣一人的表字失载。即使将视线拉长到《三国志》全书,表字失考的传主也仅有寥寥数人。典型者即是刘封。

    刘封以“刘备养嗣、副军将军”之尊,表字失载,可以说与张绣如出一辙。

    刘封者,本罗侯寇氏之子,长沙刘氏之甥也。--《蜀书刘封传》

    张绣、刘封,表字失考

    如果考虑到二者的相似下场,便不难看出,彼时二人的事迹档案遭到严重销毁,纯粹出于政治原因。

    (2)死亡时间

    张绣的政治待遇与死亡时间,更令人玩味。

    按汉末丧乱,人丁锐减,中原“十不存一”的惨状看,张绣食邑二千户,远超诸夏侯曹氏,实际是赤壁之战前“曹营内部食邑最多”的将领。

    增(张绣)邑凡二千户。是时天下户口减耗,十裁一在,诸将封未有满千户者,而绣特多。--《魏书张绣传》

    与之相对,在远征乌丸,扫平二袁(袁熙、袁尚)的同年(207),张绣便突然死去。这个节点无疑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隐喻。

    虽然张绣生年无载,但从边章韩遂之乱(张绣发迹)的记载,与张济族子(远房侄子)的关系上看,其死时应该正值壮年。

    张绣出身边地,栉风沐雨,戎马半生,体魄应颇为健壮。与郭嘉这种柔弱文士(亦死于从征乌丸)明显不同。

    如果考虑到张绣死后(207),其故吏贾诩拼命阻挠曹操南征(208),并从此阖门自守的记载;不难看出,张绣遭到隐诛,是彼时人所共知的事情。

    (3)谥号隐喻

    张绣的谥号非常有趣,是“定”。

    (张绣)薨,谥曰定侯。--《魏书张绣传》

    按谥法,“追补前过”曰定。这无疑说明曹操对张绣的定性,就是个“追补过错的罪人”。

    更为有趣的是,张绣的女婿曹均,谥号是“安”,取“好和不争”之义。而张绣的外孙、曹均的儿子曹抗,谥号与外公相同,亦是“定”。未知是否有意如此。

    景初元年(曹抗)薨,谥曰定公。--《魏书曹均传-附传》

    更值得注意的是,其女婿曹均之子曹琬,被过继给了曹昂为后嗣。

    换言之,曹昂被张绣所杀,但“奉昂后者”,却是张绣的外孙子。

    (黄初)三年,以樊安公(曹)均子(曹)琬奉(曹)昂后。--《魏书曹昂传》

    ⑤小结

    张绣之死是三国铁案,几乎所有的人物线索与记载书法,均指向其遭到隐诛的悲惨事实。

    通过诸多相关人物的案例分析与书写曲折,本文力在还原张绣之死始末。其中贾诩、张泉、曹均、曹抗乃至攴胡赤儿,都是“隐诛之事”的有力佐证。

    虽然张绣确实死于非命,但我认为这与曹丕无关。

    须知,张绣死时(207),曹丕还是“白身”,直到四年后(211)方才出仕。这本身就与鱼豢的“五官将”记载存在时间冲突。

    五官将数因请(张绣)会,发怒曰:“君杀吾兄,何忍持面视人邪!”--《魏略》

    君杀吾兄,何忍持面视人邪

    且曹丕以庶子身份得立,靠的就是张绣袭杀曹昂。换言之,张绣是曹操的大仇人,却是曹丕的大恩人。虽然曹丕在《典论》中摆出一副“兄弟情深”的嘴脸,实际不过是做给天下人看的场面话罢了。

    上(指曹操)南征荆州,至宛,张绣降。旬日而反,亡兄孝廉子修(指曹昂)、从兄安民遇害。时余(曹丕)年十岁,乘马得脱。--《典论自叙》

    看《曹昂传》,可知其身后待遇相当糟糕,过继的子嗣也地位不显,甚至“追封为王”的时间还被刻意拖延。更不必说曹丕居然把张绣的外孙子(曹琬)过继给曹昂做儿子,心术险恶到了极点。

    可见曹丕所谓的“家兄孝廉,自其分也”有多么虚伪。

    文帝常言:“家兄孝廉(曹昂),(继位)自其分也。若使仓舒(曹冲)在,我亦无天下。”--《魏略》

    张绣才武绝人,被见多识广的贾诩称作“曹营诸将不及也”,自然遭到曹操忌惮。在结下血仇之后(197),更注定了悲剧下场。

    虽然张绣选择“袁曹恶斗”(199)的敏感时间归降,暂时保全了性命,却最终在曹操扫平二袁(207)的同年遭到隐诛。

    甚至连当年为“保险起见”而结下的亲事,也成了曹均失宠(被出继)乃至丧命的导火索。最终其嗣子与女婿,在曹操临死前夜,一并灰飞烟灭。

    英雄行险道,富贵似花枝。看张绣之事,可知宿命难逃。

    我是胖咪,大鱼号历史原创作者。漫谈历史趣闻,专注三国史。从史海沉钩中的蛛丝马迹、吉光片羽,来剖析展开背后隐藏的深意。

    Thanksforreading.

    单字解释: 姻 亲 与 血 仇 论 张 绣 之 死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