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作为刘邦维权的辅助手段,“非刘氏不王”的背景是什么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文|瀚海说史

    序言:

    不管是从商朝的分封制,还是秦朝的郡县制,我们不能片面的来评价这些制度的优劣,毕竟处在不同的时代,总会产生符合时代背景需求的事物。

    刘邦灭了秦朝后,为何没有照搬秦朝的郡县制,而是重新把已经废除的分封制又搞了回来呢?我们来分析下。

    首先,不能否认的是,秦朝开始推行郡县制后,的确实现了中央集权,但社会不稳定时、地方爆发民变后,朝廷委派到地方的官吏在没有地方势力的支持下,朝廷的军事力量就会显得薄弱,地方政府也很快就会崩溃。

    过去分封制地方的诸侯王在面对民变时,威胁到的是他们自身的利益,加上诸侯王几乎都在某一个地区长久维持统治,和地方势力的联系也会非常紧密,对民变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而刘邦参与了秦末的农民起义,他对郡县制中存在的问题是有深刻认识的,所以在汉朝建立之初,并不适合推行郡县制。

    刘邦选择推行分封制,不管是商朝,还是周朝,又或者是楚汉之争时期的楚国,在分封的时候,都分封了异姓诸侯,那么为什么刘邦要搞一个白马之盟,约定“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这还是和刘邦的经历有联系,我们都知道刘邦在楚汉之争时,靠着手下大将,谋士们,最后才击败了项羽。

    大汉建立之后,有句话叫做论功行赏,所以刘邦不管乐意不乐意,只能按照惯例封赏大臣们,但刘邦还记得当初项羽分封异姓诸侯的结局。所以对于刘邦而言,这些异姓的诸侯王是靠不住的,还是得同姓的这些兄弟们,自己人才靠得住。

    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刘邦在建国后,先是分封自己的同姓兄弟们为诸侯王,削弱制衡异姓王的实力,之后又找机会逐渐铲除异姓王,将分封给异姓王的土地分小,分封给自己的同姓兄弟们,不久又搞出了白马之盟。

    白马之盟共有两个内容,第一,(对大臣们发誓)国以永存,施及苗裔(只要汉帝国存在,大臣们及其子孙就永远有酒喝有肉吃)。第二,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

    也就是说,非皇族成员不得封王,如没有军功者不得封侯。白马之盟的两个内容构成了一个整体,汉帝国对功臣诸侯们的厚待既是对其过去功劳的报酬,又是实现“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的基础,后者则是刘邦白马之盟的最终目的。

    虽说刘邦这样不分封异姓王,也一样存在着问题。比如西周建立的时候,武王分封天下,分封的大多数人都是姬姓,但是分封就会有领土意识,时间久了即使同姓王之间一样也会出现征伐。在汉景帝时期,爆发的七国之乱,参与叛乱的不就全是刘姓宗室的诸侯王么。

    所以刘邦考虑得不分封异姓王,结合刘邦的经历是有合理之处的,但是往西汉的整个历史进程来看,不分封异姓王,只分封同姓王也一样存在着问题,而政治制度则是在一次次试错中逐渐发展完善的。

    另外,白马之盟在未来竟起到了巨大作用,就在王莽托古改制,想要建立“王朝”时,被他逼疯了的农民和豪强地主们都以“汉后”之名起兵。这些人之所以这么齐心,与白马之盟“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的深入人心有着密切的联系。

    瀚海说:

    刘邦与大臣们杀白马而盟,极大的原因是以秦亡的历史为借鉴,以异姓诸侯王的基本被剪灭为前提和以一批功勋卓著的布衣将相功臣为基础,这也就是刘邦(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讲为伟大的人物)为巩固刘氏统治采取的最后一个影响深远的战略性措施。这也正是他那道遗嘱保住了大汉刘氏江山,功过难于凭一事定夺啊。

    单字解释: 作 为 刘 邦 维 权 的 辅 助 手 段 非 刘 氏 不 王 的 背 景 是 什 么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