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走狗的自觉:论吕壹之死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狡兔死,走狗烹。

    吕壹是孙权时代的“校事”,即今日之特务。

    其人无传,记载失考,连籍贯与表字都未能传世。然而吕壹的事迹,却遍布东吴群臣列传之中。

    东吴的高级官僚,自丞相顾雍、步骘、左将军朱据、大将军诸葛瑾、上大将军陆逊、太常潘浚、乃至诸郡守刁嘉、郑胄等等,无一例外遭受过吕壹的迫害。

    考虑到吕壹本寒门出身,但打击对象却遍布东吴的权门豪右;可知吕壹不过是台前爪牙,幕后真正的提线人,实际是孙权。

    富春孙氏孤微发迹,父子三人素被江东豪族轻慢。故孙权借用“毫无背景”的寒士吕壹,来清洗扬州大姓,以强化统治权威。

    吕壹是孙权的傀儡,人所共知。彼时东吴高官敢怒不敢言,乃至太常潘濬(九卿)打算与吕壹“同归于尽”。可见吕壹背后的能量之大。

    (潘)濬乃大请百寮,欲因会手刃杀(吕)壹,以身当之,为国除患。--《吴书潘濬传》

    在群情激愤,变乱在即的情况下,孙权突然诛杀了吕壹(236)。

    可怪之处,是审讯过程草草敷衍,含混其辞。如果考虑到审讯官是“屡受迫害”的丞相顾雍,那这种矛盾的行为,无疑证明孙权从中斡旋,欲“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在吕壹死后,东吴群臣仍然畏之如虎,噤口不言。而代替吕壹者,又是另一个寒门子弟李衡。

    可见孙权并无罢手之意,只是暂时休战而已。六年后(242)再度借“二宫夺嫡案”掀起新一轮的肃反狂潮,大杀异己。

    不难看出,对“权门子弟”的打压,是孙吴统治者一以贯之的国策。

    本文共4700字,阅读需9分钟

    ①所谓“校事”

    校事,即监察群臣的特务。

    校(jiao)者,有纠察、订正之意。这个机构类似明朝的厂卫,清朝的粘杆处。即君主直接控制的特务组织,专门用来监视臣僚。

    厂卫四出,天下骚然

    秦代有御史台,汉代又有司隶校尉,负责“纠察检举”。但随着相关规则的完善化、制度化,御史中丞与司隶校尉,便不能再被君主随心所欲地驱使。所以便有必要成立“新的特务机构”,使之完全听命于统治者。

    校事,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校事”全称是“中书典校事郎”。翻译得通顺一些,就是“典校事中书郎”。即“掌管特务工作的中书郎”。

    注:“校事”全称,见王永平《孙吴政治与文化史论》中索引《略谈走马楼孙吴“中书典校事”吕壹简的意义》。

    中书、秘书、尚书皆是君主身边掌管文书的贴身小吏,属于“宦皇帝者”之列。

    这些皇帝身边的笔杆子,也往往会发展成新的权力机构。东汉的尚书令,已经取代司徒成为实际的宰相;而明朝的“翰林入阁”、以及清朝的“军机处”,则是该制度发展的顶峰。

    因为“中书郎”并非高官,因此特别方便君主驱使;“典校事”又赋予其“纠察弹劾”的职能,故中书典校事郎(校事)便成了孙权迫害群臣、打击异己的致命武器。

    校事一职,是曹操最早发明,用来监察百官。

    (曹操)置校事卢洪、赵达等,使察群下。--《魏书高柔传》

    实验证明效果出众,以至陈群等大族名士“竭心尽意,不敢为非作歹”。

    又长文(指陈群)之徒,昔所以能守善者,以(曹)操笮其头,畏操威严,故竭心尽意,不敢为非耳。--《吴书诸葛瑾传》

    曹操监察群臣,大族不敢为非

    孙权虽然口中骂曹操为“篡汉老贼”,实际内心对曹操的御下手段,是极为推崇的。因此有样学样,在东吴也复制了一套校事组织,肆其淫威。

    (孙权曰):“(曹)操之所行,其惟杀伐小为过差,及离间人骨肉,以为酷耳。至于御将,自古少有。”--《吴书诸葛瑾传》

    换言之,吕壹只是个台前干脏活的打手;幕后元凶,实际是孙权。

    ②吕壹案的打击对象

    关于受到吕壹迫害的东吴官僚名单,史书中记载极为详尽,我在开篇也有提到,此处便不废笔墨。主要谈谈受打击群体的“人物共性”。

    受到迫害的大臣,从地域划分,大多是“江南士人”。

    注:江东=江左=江南。行文时不拘一词,特此注明。

    左将军朱据(扬州吴郡)、上大将军陆逊(扬州吴郡)、丞相顾雍(扬州吴郡)等人,皆在吕壹的构陷名单中,是打击的主要对象。

    时校事吕壹操弄威柄,奏按丞相顾雍、左将军朱据等,皆见禁止。--《吴书潘濬传》

    时中书典校吕壹,窃弄权柄,擅作威福,(陆)逊与太常潘濬同心忧之,言至流涕。--《吴书陆逊传》

    上述诸人不仅是典型的扬士,还是吴郡四姓(朱张顾陆),且与孙氏同郡(吴郡富春县)。换言之,孙权因为出身卑贱,对江南的豪族特别提防。

    虽然孙权放弃了孙策的“尽诛英豪”等血腥政策,转而通过联姻手段,逐渐完成了自身的“江东化”;但对吴郡门阀,始终心存芥蒂,不肯完全信任。

    吕壹肆行威福,陆逊言则流涕

    吕壹案并非孤例,实际与之前的“暨艳案”和之后的“二宫案”有密切的逻辑联系,都是孙权主动挑起的冤案,意在打击权门,维护公族的统治权威。

    受到迫害的大臣,亦有江北士人(淮泗集团)。但这群北人已经逐渐“本土化”,行为和立场上,与江南大族无异。

    淮泗集团是“孙氏兴家”的基本盘,张昭(彭城)、张纮(广陵)、周瑜(庐江)、鲁肃(临淮)、诸葛瑾(琅琊)等人皆属该集团。他们因为远离故土,丧失了宗族倚靠,故全心全意依附孙氏,特受宠待。与江左门阀大大不同。

    问题是,随着孙氏在江东的统治深入,淮泗集团的许多成员,也逐渐开始“江东化”,大范围与江左门阀通婚。甚至不少淮泗人士,随着时间的推移,还“著籍江东”;即放弃在江北地区的旧日族望,而成为“新扬州人”。

    注:彭城张昭(徐州)、沛国薛综(豫州),巴郡甘宁(益州)后裔皆以扬州丹阳为籍贯,详见《晋书》。田余庆在《孙吴政权的江东化》一文中,曾认为籍贯改易与“乡举里选”的传统有关,即土著更方便被推荐出仕。

    吕壹案中,江北集团有诸葛瑾、步骘、郑胄等人先后遭到迫害。颇疑张昭亦涉足其间,只因失宠已久,故不论。

    张昭(徐州彭城)后代落籍江东,又因为本人首鼠两端(赤壁之战的带路党),早已失去孙权信任。

    诸葛瑾(徐州琅琊)是张昭的儿女亲家,其女嫁昭子张承为妻,大约以此受牵连。

    及吕壹诛,(孙)权又有诏切磋(诸葛)瑾等。--《吴书诸葛瑾传》

    注:按此足见吕壹在世时,诸葛瑾已经失宠;吕壹死后始得觐见。

    及吕壹诛,诸葛瑾始得觐见

    步骘(徐州临淮)与步夫人同族。步氏特受孙权宠爱,其二女孙鲁班与孙鲁育,分别嫁全琮(扬州吴郡)与朱据(扬州吴郡)。全、朱又都是江东大姓。

    这群“丧失立场、与江东大族合流”的淮泗人士,同“江左土著”一样,也是孙权的重点防范对象。

    一方面孙氏与其通婚以为安抚,另一方面又授意吕壹对其进行迫害打击。一手萝卜,一手大棒,耍得飞起。

    至于出身荆州武陵、本属刘备集团的潘濬等人,因为政治污点问题,也处在打击范围之中。不过此类人物并非重点。

    吕壹(孙权)掀起的肃反风暴,主要还是针对江南豪右,以及“变质的江北旧人”。

    ③吕壹之死

    在吕壹的肆意揭发下,无数权门遭到清洗。江东大姓人怀危惧,乃至到了“动摇社稷”的地步。

    丞相顾雍、上大将军陆逊、太常潘濬,忧深责重,志在谒诚,夙夜兢兢,寝食不宁……诸县并有备吏,吏多民烦,俗以之弊。但小人(指吕壹)因缘衔命,不务奉公而作威福,无益视听,更为民害。--《吴书步骘传》

    于是,一直冷眼观望的孙权,突然间跳出来“主持正义”,将吕壹下狱处死。

    按说吕壹被杀,应该是“人人额手、家家相贺”的好事,但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

    (1)吕壹死后的群臣

    在吕壹死后(236),江东群臣依然心怀耿耿、道路以目,乃至不敢多谈吕壹故事。

    孙权下诏罪己,群臣却相互推诿,噤口不言。陆逊、潘濬乃至到了哭泣颤栗的地步。

    后(吕)壹奸罪发露伏诛,(孙)权引咎责躬……复有诏责数诸葛瑾、步骘、朱然、吕岱等……各自以不掌民事,不肯便有所陈,悉推之伯言(陆逊)、承明(潘濬)。伯言、承明见礼,泣涕恳恻,辞旨辛苦,至乃怀执危怖,有不自安之心。--《吴书吴主传》

    吕壹诛死,东吴群臣犹不自安

    按理说吕壹已被打倒,应该是“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但实际情况却正相反。

    可见,江东人士对吕壹的定性非常清楚。他们深知,寒门小人吕壹,不过是孙权豢养的一条恶犬。

    吕壹虽死,孙权尚在。谁敢说吕壹的不好?谁敢清算吕壹的罪恶?那哪里是吕壹的面子,那分明是孙权的面子。

    (2)吕壹案中的阚泽与顾雍

    吕壹倒台之初,孙权曾经“咨访”阚泽,询问善后之策。

    阚泽是扬州会稽人,而会稽又是最早受到孙策血洗的地区。故其政治嗅觉,远超常人。

    阚泽对孙权的意思领会得很清楚,遂表示应该“从轻发落”。

    初,以吕壹奸罪发闻,有司穷治,奏以大辟(死刑),或以为宜加焚裂(火刑与车裂),用彰元恶。(孙)权以访泽,(阚)泽曰:“盛明之世,不宜复有此刑。”权从之。--《吴书阚泽传》

    彼时朝臣异口同声,准备用“火刑”甚至“车裂”来处死吕壹。孙权却在这个节骨眼上,刻意询问江东士人的代表阚泽,可知是有意“轻拿轻放”。

    既然吕壹是孙权的门下狗,那维护吕壹的尊严,便是维护孙权的尊严。

    至于丞相顾雍,则是受到吕壹迫害的核心人物。但顾雍对吕壹却“辞令温和”,不用酷刑。

    后(吕)壹奸罪发露,收系廷尉。(顾)雍往断狱,壹以囚见,雍和颜色,问其辞状。--《吴书顾雍传》

    按理说顾雍把吕壹“碎尸万段”都不解恨,但却意外地“宽容大度”。可知顾雍实际得到孙权授意,令其不要虐待吕壹,维护君主的体面。

    (3)吕壹的态度

    吕壹本人的态度,是更为明确的佐证。

    面对顾雍的审讯,吕壹深知难逃一死,但却噤口不语,唯有“叩头而已”。

    (顾雍)临出,又谓(吕)壹曰:“君意得无欲有所道?”壹叩头无言。--《吴书顾雍传》

    吕壹叩头无言

    吕壹放弃求生欲望,不作丝毫辩白,却叩头请罪,不发一言。可见其早已做好受戮的准备。

    换言之,吕壹的沉默,不是维护自己的尊严,而是维护孙权的尊严。

    须知校事本属中书系统,中书又是皇帝的贴身文吏机构。吕壹的行为,来自何人授意,不言自明。

    吕壹的沉默,维护了孙权的体面。可见孙权确实没有看走眼,吕壹确实尽到了一个爪牙应尽的义务,有很高的“走狗的自我修养”。

    ④小结

    吕壹之死,远非孙权“肃反行动”的结束。

    实际在处死吕壹之后,孙权又迅速找了一个新的工具人来代替吕壹。这就是揭发检举吕壹罪恶的李衡。

    李衡也是寒门小人,本“卒家子”。兵子在魏晋属于社会底层。

    (李)衡字叔平,本襄阳卒家子也,汉末入吴为武昌庶民……是时校事吕壹操弄权柄,大臣畏偪,莫有敢言……(孙)权引见,(李)衡口陈(吕)壹奸短数千言,权有愧色。数月,壹被诛,而衡大见显擢。--《襄阳记》

    李衡在吕壹死后“大见显擢”,成了孙权豢养的新走狗。这也能侧面解释,为何吕壹诛死,群臣依然如惊弓之鸟。因为吕壹虽死,李衡尚在;更重要的是,孙权尚在。

    甚至可以猜测,李衡举报吕壹,大概也是孙权编排的苦肉计。借吕壹的脑袋,暂时平息朝臣的愤怒。

    从后续发展来看,吕壹死后六年(242),孙权便扶持鲁王孙霸与太子孙和夺嫡,诱使朝臣站队,掀起了新一轮杀戮风暴。

    丞相陆逊、大将军诸葛恪、太常顾谭、骠骑将军朱据、会稽太守滕胤、大都督施绩、尚书丁密等奉礼而行,宗事太子(孙和)。骠骑将军步骘、镇南将军吕岱、大司马全琮、左将军吕据、中书令孙弘等附鲁王(孙霸)。中外官僚将军大臣举国中分。--《通语》

    彼时东吴群臣“中分为二,各附一方”,最后连丞相陆逊也卷入其中,遭到隐诛。可见孙权根本没有罢手的意思,特别热衷挑拨群臣内耗,借此维持公族权位。

    不难看出,吕壹风波始末,不过是孙权“玩弄权术”的冰山一角罢了。

    孙权玩弄权柄,挑唆群臣

    暨艳案、吕壹案、二宫案,看似毫无关联,实际却存在着连续且完整的逻辑链条。即“借小人而掀大案”,引发朝臣站队,之后清洗异己,打击政敌。

    这与蜀汉“廖立案”“李严案”“来敏案”的逻辑其实颇为相似。

    不过刘备与诸葛亮,是通过对“不同势力”(荆楚系、东州系、川蜀系)的“公平处理”,来收揽人心。而孙权则是挑拨离间、强干弱枝,其心术与格局,便险恶了许多。

    从该案始末,不难看出东吴群臣很清楚幕后主使何人。最终竟发展到“受害者(顾雍)假装大度”、“施虐者(吕壹)叩头求死”的荒谬地步,贻笑大方。

    更讽刺的是,吕壹有走狗的自觉,孙权却没有收手的欲望。

    权力是最好的春药,可谓至理名言。

    我是胖咪,大鱼号历史原创作者。漫谈历史趣闻,专注三国史。从史海沉钩中的蛛丝马迹、吉光片羽,来剖析展开背后隐藏的深意。

    Thanksforreading.

    单字解释: 走 狗 的 自 觉 论 吕 壹 之 死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