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三国演义》中的悬疑事件,你知道几个?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英雄史诗。在这部小说中,不仅有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还有许多神秘奇异的悬疑事件,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三国演义》中的两个悬疑事件,看看你知道几个。

    一.孙坚毒誓遭报应

    公元190年,十八路诸侯联合起兵讨伐董卓,董卓为了避免战争,决定从洛阳迁都长安,并放火烧毁了洛阳城。孙坚率领部队进入洛阳,清扫汉室宗庙,并祭祀众诸侯神位。在祭祀过程中,他的士兵在城南的一口井——甄官井中,发现了写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传国玉玺。

    这枚玉玺原本是汉朝的国宝,是汉高祖刘邦从秦始皇手中夺得的。它是汉朝皇帝的象征和权威,也是汉室的传承和正统的凭证。

    这枚玉玺之所以会在井中,是因为一年前,东汉末年的宦官张让等人发动了十常侍之乱,劫持了汉灵帝和少帝刘辩逃出皇宫。在逃跑的过程中,张让等人把玉玺扔进了甄官井里,以免被追兵发现。

    孙坚得到了这枚玉玺后,非常高兴,觉得是天赐之物。他没有告诉其他诸侯,而是私自藏匿起来,并交给了他的妻子吴氏保管。

    但是他的秘密很快就被袁术等人知道了。袁术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物,他想要借助玉玺来称帝。他向孙坚索要玉玺,孙坚拒绝了。袁术等人怀疑孙坚在说谎,就逼迫他发誓。孙坚指天为誓说:“若果得此宝,私自藏匿,异日不得善终,死于刀箭之下!”其他诸侯听了他这样说誓,就相信了他没有玉玺。

    是不久之后,在追击刘表部将黄祖时,孙坚就真的被乱箭射死了。这让人不禁怀疑他是否真的触犯了天意,遭到了报应。这件事对于三国历史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孙坚没有得到玉玺,或者没有私自藏匿玉玺,或者没有为此发毒誓,或者没有因此死于乱箭之下,那么三国历史可能会有不同的走向

    二.董卓五次不祥预兆

    公元189年,东汉末年权臣董卓专权暴虐,荼毒生灵,引起了十八路诸侯的联合讨伐。董卓迁都长安,抵抗诸侯军。司徒王允与吕布密谋杀害董卓,以除害于天下。他们设计了一个计策,让吕布假装与董卓争执,然后向王允求救,王允就借机召见董卓入宫,吕布就趁机刺杀董卓。然而,在董卓入宫的途中,先后出现了五次不祥的预兆:1.他出发进宫时,他的母亲突然心惊肉跳,坐卧不安。她感觉到有不好的事情要发生,就劝董卓不要去宫中。但是董卓不听她的劝告,认为她是老年人的胡言乱语。

    2.他在路上时,他的车驾突然折轮断辔。这是一个很不寻常的事情,说明车驾有问题或者有人故意破坏。这是一个很明显的凶兆,意味着董卓会遭遇危险或者死亡。但是董卓也没有在意,只是换了一辆车继续前行。

    3.他继续前行时,突然狂风大作,飞沙漫天。这是一个很罕见的天象,说明天气变化或者有灾祸降临。这也是一个很明显的凶兆,意味着董卓会遭遇困难或者灾难。但是董卓也没有在意,只是加快了速度前进。

    4.他行至长安城外时,城中传出了“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的童谣。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童谣,其实是一个字谜。“千、里、草”合起来就是一个“董”字;“十日卜”,合起来就是一个“卓”字;“何青青”,指的是青草的枯萎。“不得生”,更是明确地说明了董卓将要死亡。这是一个很明显的凶兆,意味着董卓会被人杀死。但是董卓也没有在意,只是认为这是小孩子无知的胡说八道。

    5.他行至宫门前时,出现了一名青袍道人,手持写着“吕”字的旗子。这是一个很奇怪的道人,他手持的旗子上写着“吕”字,暗示着要杀董卓的人是吕布。这也是一个很明显的凶兆,意味着董卓会被吕布刺杀。但是董卓也没有在意,只是让部下驱赶道人而已。

    这些预兆都在警告董卓,让他小心谨慎或者改变计划。但是董卓都没有听从或者理解这些预兆的含义,而是一意孤行地进入宫中。结果就如同预兆所示,他被吕布刺杀而死。

    这件事对于东汉末年历史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董卓没有遭到刺杀而死,或者能够理解并避开这些预兆所示的凶险,那么东汉末年历史会不会有不同的走向?

    以上就是《三国演义》中的两个悬疑事件了。你知道几个呢?

    单字解释: 三 国 演 义 中 的 悬 疑 事 件 你 知 道 几 个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