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张作霖为妻妾定8条规矩,严格执行,有人无法忍受削发为尼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东北王”张作霖起于草莽,在他发迹的过程中,随着官职越来越高,他跟清末民初的权贵一样,妻妾也越来越多。

    从1895年迎娶原配赵春桂直到1923年纳马岳清为妾,张作霖先后娶了6位夫人。

    原配夫人赵春桂出身农家,21岁时嫁给同岁的张作霖。那时,张大帅还是清军中一个小小的哨长,穷得叮当响,家里既没有田地又没有住房,一年到头在岳父家蹭吃蹭喝。

    1909年的张作霖。

    在张作霖早年草莽生涯中,赵夫人吃尽了苦头,对丈夫不离不弃。虽然没什么文化,但是能说会道,善解纠纷。张作霖是暴脾气,经常与友人吵架,每次都是赵夫人从中解劝,最终相安无事。张作霖的结拜兄弟张作相经常对人说:“大帅能成就大业,多亏我那老嫂子。”

    张作霖娶了小老婆后,对赵夫人有所冷落,这让她深感郁闷,从此一病不起,1912年4月病逝,年仅38岁。

    二夫人卢寿萱1900年嫁给张作霖。她从小受过诗书的熏陶,气质娴静,再加上相貌美丽可人,深深迷住了大帅的心。

    卢夫人沉静温婉,善待下人,不与其他夫人争宠。张作霖与其他夫人吵闹时,多到她那儿寻求安慰。她笃信佛教,每天子夜或清晨都要默诵个把小时佛经,平时吃饭以素食为主。赵夫人去世后,卢夫人视其所生的首芳、学良、学铭为己出,承担起做母亲的责任。

    三夫人戴宪玉1905年嫁给张作霖。说是“嫁”,其实是不情愿的,她在此之前已经名花有主,属于被张作霖抢回家的。这位三夫人性格倔强,与张作霖合不来,后来削发为尼。

    四夫人许澍旸1906年嫁给张作霖。她出身苦寒,但有几分姿色,1906年到井台打水,被已升为奉天右路巡防营统领的张作霖看中。许家迫于他的权势,只好同意这门婚事。

    许夫人家贫位卑,没什么文化,在张家过着忐忑不安的日子。好在她是一个积极上进的人,在那个环境下努力提升自己。通过自学考入奉天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此后心智大开。

    五夫人寿懿。

    五夫人寿懿1917年嫁给张作霖。她年轻貌美,受过良好教育,在帅府达到专宠的地位。张作霖特意为她建了一幢中西合璧式的二层青砖小楼,即小青楼,可见大帅对她的喜爱程度。

    寿夫人不仅是帅府的大管家,她还干过一件重要的事,在历史上为人称道。1928年6月4日,张作霖遭日本人暗算,在皇姑屯被炸身亡。事后,寿夫人积极配合东北政要“秘不发丧”的行动,在帅府制造张作霖健在的假象。当日本总领事林久治郎的夫人到帅府打探情报时,寿夫人浓妆艳抹,强忍丧夫之痛,泰然自若地与领事夫人周旋,其从容沉着的态度骗过了领事夫人。

    晚年的寿懿与马岳卿。

    六夫人马岳清1923年嫁给张作霖,那年她刚满18岁,是最小的一位夫人。她出身于天津戏班,性格内向,但是成熟稳重,张作霖认为她忠厚的脸庞、上翘的嘴角能给自己带来好运。

    张作霖生命中的最后几年,大部分时间让马夫人陪伴在身边。“皇姑屯事件”中,她受了轻伤。

    一般来说,妻妾多了,难免勾心斗角、争风吃醋,上演“宫心计”的戏码。比如袁世凯的妻妾之间,互殴的事都多次发生过。但是,在大帅府的6位夫人中,她们关系融洽,彼此很少恃宠而骄、惹是生非,甚至会互相扶持互相关怀。

    张作霖与孩子们。

    这是怎么做到的呢?除了这些夫人本身素质比较高之外,还跟张作霖定下的家规有关。张作霖定了10条家规,其中8条都是管夫人的,分别是:

    一、严禁夫人干预政事,不听枕边风;二、严禁夫人聚众闲聊,以免滋生事端;三、各房太太地位不分尊卑,均以夫人相称;四、严禁夫人私自做寿;五、严禁虐待下人;六、实行严格的薪俸制,各夫人每月按时支取;七、饭菜实行等级分餐制,各夫人与子女分别在自己房间用餐;八、严格作息时间,外出活动一律不允许超过晚上10时。

    张作霖定下的这些家规,执行起来不留情面。三夫人戴宪玉的胞弟在帅府当警卫,晚上外出游荡,用短枪连射路灯作为游戏,结果一条马路的路灯全被击灭。张作霖得知后,下令将其内弟枪毙。

    戴宪玉为弟弟求情,张作霖根本不依,他说:“我实在是迫不得已,我不能私亲戚以辜负家乡父老,那还有什么脸面治理政务呢?”此事直接导致戴氏离开张家遁入佛门。

    我们一般都认为张作霖是个粗人,不过,在治家方面他有两把刷子。

    单字解释: 张 作 霖 为 妻 妾 定 条 规 矩 严 格 执 行 有 人 无 法 忍 受 削 发 为 尼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