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河北四庭柱最终结局:三人被秒杀,第四个中计而亡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三国人物知多少#

    东汉末年,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由于各怀鬼胎,最后分道扬镳,各自争夺自己的地盘去了。其中袁绍争夺的地盘是最大最富饶的,他统一了河北,独自占据冀、青、幽、并四州。他的武将也是非常厉害的,如大名鼎鼎的“河北四庭柱”,犹如袁绍集团的四根大柱子。这四个柱子分别为颜良、文丑、张郃、高览。

    我们知道,河北四庭柱都马革裹尸,战死沙场,其中颜良、文丑、高览三个是被秒杀的,而张郃的仕途是最好的,遇到明君曹操,建功立业,一直活到了三国中期,是当时无敌的存在。后来他在木门道,遇到埋伏,中箭而亡。下面依据《三国演义》,分析如下。

    颜良和文丑都被关羽秒杀

    白马之战中,颜良带领大军攻打刘延,曹操驰援。曹操先后派出原吕布健将宋宪、魏续,接连被杀,徐晃二十回合败归本阵,曹营“诸将栗然”。曹操不得不从许昌招来关羽,让其出战。关羽和曹操在土山上观看颜良军队,在关羽的眼里,河北军队如土鸡瓦犬耳,而颜良如插标卖首耳!关羽不是狂,而是真的有实力斩杀颜良。他在说完后,奋然上马,倒提青龙刀,跑下土山来,风驰电掣般冲向颜良,在其想要询问姓名时,将其一刀斩于马下。

    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冲来,方欲问时,关公赤兔马快,早已跑到面前。颜良措手不及,被云长手起一刀,刺于马下。忽地下马,割了颜良首级,拴于马项之下。(《三国演义》)

    延津之战中,文丑带领十万大军,前来为颜良报仇雪恨。曹操使用诱敌之计,故意丢弃粮草辎重,使文丑军队乱成一团。曹操派出张辽和徐晃两员大将,准备擒杀文丑。没想到文丑在中了计的情况下,临危不乱,一边收拢军队,一边大战张辽、徐晃。他箭射张辽面颊,又大战徐晃,犹占上风,将这两人打跑。关键时刻,还得关羽上场,只见关羽带领十余骑,旗号翩翻,来到文丑身边,战在一起。文丑仅仅坚持了三个回合,就心怯了,拨马绕河而走。关羽的赤兔马太快了,追上文丑,将文丑斩下马来。

    高览被赵云秒杀

    穰山之战中,刘备战败,被曹军围追堵截。高览正好碰到刘备,大叫:“刘备快下马受降!”这一声大叫吓得刘备惊魂落魄,仰天大呼曰:“天何使我受此窘极耶!事势至此,不如就死!”他黔驴技穷,准备抹脖子。此时,刘辟挺身而出,先让主公刘备逃走,他断后,结果被高览三合解决。此时,刘备是真的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眼看就要葬身在高览刀下。

    赵云从高览后面敢来,一枪刺高览于马下,才救了主公刘备。刘备悬着的一颗心这才落在肚子里。赵云保护着刘备,与张郃大战三十回合后,冲出重围。高览死得有点冤,如果不是他快要抓住刘备,得意忘形,也不至于被赵云秒杀。如果高览和赵云正面单挑,虽然不是赵云的对手,坚持个几十回合,还是没有多大问题的。

    张郃中计而亡

    诸葛亮第四次出祁山,将曹魏大都督司马懿打得昏头转向,变成了缩头乌龟,不敢出战。诸葛亮正要乘胜追击时,突然接到李严的报告,说东吴和曹魏结盟,要联手夹击蜀汉,想让诸葛亮提前做好准备。诸葛亮看罢,非常惊讶,可是他宁肯信其有,于是准备撤兵。他安排魏延、关兴引兵断后。司马懿得知诸葛亮大军已退,准备派人追击。此时张郃自告奋勇,想要出战,而司马懿认为张郃性情急躁,不适合前去。

    司马懿还再三告诫张郃,诸葛亮诡计多端,务必小心谨慎。张郃还满不在乎,认为“大丈夫舍身报国,虽万死无恨。”他被魏延、关兴两人引诱到木门道,滚木礌石落下,堵住了张郃的退路。他这时才反应过来,知道自己中了诸葛亮的计策了,想撤退也迟了。两边都是悬崖峭壁,张郃及其部下进退无路,被射成了刺猬,都死在了木门道。

    郃大惊曰:“我中计矣!”急回马时,背后已被木石塞满了归路,中间只有一段空地,两傍皆是峭壁,郃进退无路。忽一梆子响,两下万弩齐发,将张郃并百余个部将皆射死于木门道中。(《三国演义》)

    依据演义中描述,张郃没有听从大都督司马懿的嘱托,中了诸葛亮的计策,被射杀,是咎由自取。而《魏略》中记载,却是司马懿不听张郃的劝告,强行命令张郃追击蜀军。张郃无奈,只能领兵追击,在木门谷被飞来的箭矢射中右膝,不治身亡。因此,正史上,张郃之死,司马懿负主要责任。

    总结:河北四庭柱中的颜良、文丑、高览都是运气不好,在战场上被敌将秒杀。他们三人还没有发挥出各自的实力,就人头落地了,只有张郃活下来了,还活到了三国中期。他在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五虎上将,张辽、乐进、于禁、徐晃五子良将相继去世后,就是无敌的存在。张郃用兵巧变,善列营阵,善估形势,善用地形就连诸葛亮也非常忌惮。张郃的仕途发展是最好的了,最后官拜征西车骑将军,死后谥号为壮侯。

    单字解释: 河 北 四 庭 柱 最 终 结 局 三 人 被 秒 杀 第 四 个 中 计 而 亡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