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高寿81岁的宋高宗赵构,为何56岁时就将皇位传给赵匡胤一系?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宋高宗赵构是南宋开国皇帝,作为一位大权在握的封建帝王,晚年却做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选择:竟然在执政的黄金时期主动选择退位。公元1162,赵构仅有56岁,他刚从抗金前线返回临安,就已经隐约给大臣透露出他即将退位之事。

    但是此时刚刚迁居南方,偏安一隅的南宋内忧外患,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皇帝突然退位,很有可能会给新生的南宋朝廷带来意想不到的灾祸。而且,宋高宗之前,还有宋徽宗仓促禅位的悲剧,大臣们自然都持反对意见。

    但是,对于明摆在眼前的前车之鉴,还有大臣的建议,赵构完全不予理会。同年5月28日,赵昚被立为皇太子;6月10日,赵构宣布退位,宋孝宗赵昚。究竟是何原因,让这位开国皇帝突然禅位呢?

    赵构剧照

    关于赵构禅位的原因,他曾经在禅位诏书中写得很明白。赵构突然禅位的原因一共有两点,按照他的本意来说:第一,由于他在位36年,早已经年老体弱,早已经到了该退位的年纪;第二,做皇帝要操心的事物太多,他此后只想过一些清闲日子,由这些大臣尽力辅佐新君。

    这两个理由在表面上看似乎都没什么太大问题,然而,结合赵构寿命来讲,他的这两个理由实在是不成立。

    宋太祖剧照

    首先,赵构是两宋皇帝中最长寿的那一位,他不仅活到81岁,身体也没有过什么大毛病。据史书记载,赵构年近70岁的时候,走路、吃饭甚至不输壮年,一点都没有体现出“年老体弱”这点。

    其次,禅位之后的赵构,其实并没有真正放权,在有些“闲事”中,总是要掺和一脚。这就不仅让人疑惑,赵构让位的真正动机究竟是什么呢?

    赵构剧照

    第一:坐在皇位上的赵构,已经难以承受皇位之重。在赵构退位的前一年,发生了一件大事,覆灭北宋的金朝撕毁合约发兵攻打南宋,赵构为了求和付出了巨大代价。他召回岳飞,处置了一大批抗金名将,岳飞等人甚至诛杀;不仅如此,他专宠秦桧的行为,更导致了群臣激愤。

    每次一接到金兵南下的消息,或者是宋朝战局稍有不利,赵构第一反应就是“逃跑”。最后,要不是金兵内部发生兵变,赵构早着急跑路了。或许就是因为这件事,赵构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没有皇帝的本事,思来想去还是决定禅位,将这个烂摊子扔给下一任皇帝处理。

    宋太祖画像

    第二:赵构禅位于赵匡胤一脉,更包藏了他的私心。赵构的儿子因为受到惊吓,早在三岁那一年就不幸夭折;赵构本人也因为某些原因而不具备生育能力,迫于无奈之下,他收养了赵匡胤的后裔赵昚作为养子。

    但是,按照血缘亲疏来讲,赵构作为宋太宗一脉,皇位继承人应该在太宗后裔中挑选。虽说“靖康之耻”让徽钦二帝和他们的近支宗室被被金人掳去,但是早在1143年,金人就已经有归还二帝、妃子等人之意。

    但是,徽钦二帝如果真的被送回,也意味着宋高宗地位面临着巨大的威胁,赵构为了保住皇位,一直对于此事置之不理,岳飞最终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杀,其中未尝没有他一直试图“迎回徽钦二帝”的原因。赵构的这种行为,自然也让宋太宗的旁支后裔及其不满。

    宋高宗赵构

    如若这个时候,他再从太宗后裔中选出皇位继承人,无疑是自绝后路。因此,赵构舍近求远,出人意料地立宋太祖赵匡胤的后裔为皇帝。事实也证明了赵构这一选择的明智之处。

    一方面,数百年没有机会掌权的赵匡胤后裔在朝廷中几乎已毫无势力可言,被选为皇位继承人、继承皇位之后,新的皇帝只能依靠赵构。另一方面,本属于他们的帝位被宋太宗一系夺取之后,太祖一系的宗室子弟,自然对太宗一系无丝毫亲近之处,更不可能让位,这进一步有利于赵构的分化拉拢。

    更何况,宋太宗夺取皇位,本身就名不正言不顺,斧声烛影,更是成为千古谜团,赵构在此时将皇位还给宋太祖一系,不但法理上无任何问题,也一定程度上顺应了民心,自然也进一步巩固了他的微信和地位,何乐而不为?

    单字解释: 高 寿 岁 的 宋 高 宗 赵 构 为 何 岁 时 就 将 皇 位 传 给 赵 匡 胤 一 系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