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越近分娩越紧张,新手妈妈纠结担心的,无外乎这几个问题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朋友茉莉马上就要迎来她的第一个宝宝了,自从怀孕开始她就经常跟我聊天,感觉认识10多年都没说这么多话。

    记得我当时怀孕的时候也有一大堆问题,还好大姑姐经常开导我。

    这一点我很能理解她!

    但这位新手妈妈有时候真的让你很无语,昨天打电话跟我聊了快两个钟,各种“为什么”层出不穷,也真是服了她了!

    反正就是几个问题翻来覆去地纠结,总是担心这担心那的。我笑她说该去宫里找个嬷嬷给她细致解答一下!

    怀孕以后,准妈妈们都会不自觉地关注起育儿方面的知识。

    但是,看得多了似乎又让自己坠入了另一个漩涡,各种担心,各种怀疑,各种不确定……

    这应该是很多准妈妈孕期的共同感受吧!

    就拿茉莉来说,她现在刚刚37周,虽然说已经算“足月”了,但离推算的预产期还有一段时间。她现在每天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看日历算日子,天天盼着宝宝能发动。

    转念一想又觉得自己似乎什么都还没准备好,宝宝真的发动了可能无法应对。

    听她翻来覆去啰嗦了半天,总结下来,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孕妈妈们可以对照看看,你是否也有同样的疑问呢?

    1,宝宝一定会出生在预产期吗?

    不一定!

    首先要明确,预产期并非一个时间点,它是根据准妈妈最后一次月经推算出来的大概分娩时间段。并非宝宝出生的准确时间!

    由于记忆的误差,准妈妈们身体素质的差异,以及日常生活、饮食、作息的不同,宝宝发育的迟早等因素,即使两位妈妈在同一天受孕,也很难说她们会在同一天分娩。

    据统计,大约只有5%的宝宝会在预产期当天降生,大多数都会在预产期之前出生。

    但这并不能说明预产期的说法就没用了。

    根据末次月经的时间推算出来的预产期,其实是提醒孕妈妈们要多加留意,宝宝在这段时间随时都可能发动,我们要提前做好准备。

    这似乎恰恰又成为了准妈妈们纠结的一个问题。大家大可不必过于紧张,提前把待产包、证件、分娩医院等等都安排好,静静等待宝宝的发力就行了!

    幸福来了你挡不住,更没有理由焦虑啊!

    2,胎动到底怎么数的?为什么我每次都跟书上的数据对不上?

    进入孕晚期,产检的时候医生也会提醒宝妈们可以在家数数宝宝的胎动。

    这是宝宝健康正常与否的重要指标。

    问题又来了,不少宝妈说,“我实在数不出书上的数据,每次都相差甚远。”

    胎动到底应该怎么数?

    孕妈妈能够感受到胎动一般都在孕四五个月的时候,但这时候的胎动次数还很少。

    到了孕后期,宝宝各方面都已基本发育完全,作息也更有规律,这时候的胎动才稳定。

    一般来说,12小时30-40次胎动是正常的。一天之中的胎动早晨最少,下午6点以后逐渐增多,晚上8点到11点左右宝宝最活跃。

    有的宝妈说自己12小时能感受到100次左右的胎动,这跟胎动的强弱以及妈妈的感受差异有关。

    只要宝宝的胎动有规律,节奏变化不大,说明宝宝都是正常的!

    如果12小时的胎动少于20次,或1小时少于3次,孕妈妈最好及时到医院检查一下,以免宝宝出现缺氧、窘迫等意外情况。

    那我是不是要一整天都躺着等宝宝的胎动呢?

    完全不必要!

    每一次胎动过后大家记下来,晚上一汇总就行了。

    孕妈妈要抓紧享受自己的“女王”时间,做些自己喜欢的力所能及的小事,心情好了,对宝宝健康更有利呢!

    3,分娩前,有可能出现哪些突发状况?

    现在,关于孕期各种意外情况的文章很多,这让准妈妈们就有点懵了,生怕别人的“意外情况”也会出现在自己身上。

    先给大家吃个定心丸:

    只要你按时产检,宝宝健康无虞,你完全不必杞人忧天,做好基本的防护即可!

    信心和正能量很重要!

    实在要总结一下分娩前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我们就简单一点说。

    胎动胎心异常、见红、破水、分娩症状提前出现,不迟疑,先到医院再说。

    真性宫缩和假性宫缩要区分,记住真性宫缩的特点“越来越痛,间隔时间越来越短,每一次持续时间越来越长”。

    不要做繁重的劳动,别累着自己又连累了宝宝!好好休息,好好玩,开开心心的!

    不要远行,以免临产征兆出现不能及时就医!

    本文小结

    进入孕后期,马上就要拨云见日了,准妈妈们期待又紧张的心情完全能理解。

    但是,大家要相信医院的科学检查,不要随意给自己套症状,相信你和宝宝都能平安!

    ---------

    正在待产的准妈妈们,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单字解释: 越 近 分 娩 越 紧 张 新 手 妈 妈 纠 结 担 心 的 无 外 乎 这 几 个 问 题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