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楚汉争霸时最强军队,项家军,它原来是这样组建的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说到项家军,那就不得不说一下项家军的灵魂人物,就是大家所熟知的项羽。项家军由项羽的叔父项梁组建,不过却是在项羽手中壮大,并且威名远扬。

    项羽

    项羽,本名项籍,字羽。跟随其叔父出道时,已经年方二十四岁。项梁的父亲就是在陈胜起义时标榜的故楚国名将项燕,项家世代都是楚将。

    项羽小时候进学读书,读不好,又去学剑,也不成气候。项梁对这个侄儿很恼怒,项羽却觉得读书写字只能记名姓而已,剑术只能对付一人,要学就学万人敌。

    于是项梁决定教项羽兵法。项羽开始接触时很喜欢兵法,可是大略知道意思之后,又不肯学个透彻。这应该就是项羽跳脱的性格导致的吧。

    项梁

    说到项梁这个人,出生贵族,但年少轻狂,不好好学习,非要跑到外面去行侠仗义,结果,坐过牢、也杀过人,为了逃避仇家,流亡到吴中,然后在吴中安定下来,几乎可以说,吴中的士人都进出他的门下。

    在秦始皇南巡时,到会稽山,渡过浙江,项梁和项羽听闻天下之主南巡,都去看热闹。看到秦始皇那出巡的壮观场面,项羽说下了一句流传千古的话:“这家伙可以取而代之。”

    项梁却不敢这么想,当时秦始皇的威名可不是谁都敢挑衅的,说都不敢,于是连忙掩住他的嘴,叫项羽别乱讲话,这可是诛全族的罪过!不过从此,项梁对这个侄儿另眼看待。项羽身高八尺力气很大,能扛起一座鼎,以神力扬名于吴中,吴中子弟都怕他三分。

    项家军

    很快,项梁和项羽叔侄俩的机会就来了,陈胜、吴广揭竿起义,各地纷纷响应。会稽郴守殷通也想自立为王,就找项梁来商量,他认为,既然江西全反了,那么这就是老天要灭亡秦朝。我认为,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我有意发兵起义,命你和桓楚二人为将军。

    当时桓楚因为犯罪避于太湖中,项梁告诉太守,桓楚躲起来了,人们不知道他在哪里,只有项羽知道。

    殷通命他召项羽前来。项梁出去,指示项羽带着剑在外等候。项梁再回到大堂内,坐下,对郡守说:“请长官召唤项羽,命令他去找桓楚。”

    殷通点头,项梁乃出门叫项羽进来。殷通交代话语未毕,项梁以目光示意,对项羽说:“可以(动手)了!”项羽立即拔剑斩下郡守的头颅。

    项梁拎着郡守的脑袋,佩着郡守的印绶走出办公厅。一时间,郡守府内惊慌大乱。项羽杀性来了,持剑击杀数十人,府中人员被他震慑,不敢拾头。

    会稽守通谓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是时桓楚亡在泽中。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召籍,使受命召桓楚。”守曰:“诺。”梁召籍入。须臾”,梁晌“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经。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史记·项羽本纪》

    于是项梁召集地方豪族、士人,告诉他们要发动“大事”,召募勇士,招募到八千人。项梁布署吴中豪杰分任校尉、司马,自己担任会稽郡守,项羽担任副将。这八千“子弟兵”就是项家军逐鹿天下的本钱。

    闻名天下的项家军就是这样组建的,各位小伙伴们,看着有没有觉得,项家军组建的太简单了。不过仔细一想,这其中没那么简单,在秦末时期,项梁叔侄俩组建的这支部队,别看只有八千人,但这八千人却是不可小觑,因为这其中至少有十分之一的人出生氏族,无论是文化还是武艺都是不输于人的。

    而且都是项梁的门生故吏,基本能算死忠了。在这些人中一大半,都基本能当基层军官,这就代表着只要经历一场血战,这些人就能成长起来。并且不断补充更加精锐的士卒,然后又有战神项羽带领,这样一支军队有怎么不会战无不胜呢?

    单字解释: 楚 汉 争 霸 时 最 强 军 队 项 家 军 它 原 来 是 这 样 组 建 的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