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刘备实力低微,为何却能聚集众多奇才?看他临终前对刘禅说的什么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应届生找工作的时候,往往会有长辈告诫,“尽量进入大平台,千万不要去初创小企业”,这是因为大平台的发展空间更高,更有保障,而小企业可能一两年就没了。

    进入大平台还是小企业,这不仅仅是现代人的问题。古人,尤其是乱世之中的古人对此更是看重,毕竟现代人进入小企业,那最不济也只是丢一份工作,而乱世之中的古人,若是一不小心,就会连命带工作一起丢掉。

    三国时期,彻底统一了整个北方的曹操,无疑是最大最有希望的平台,而失去了徐州,到四十岁还只能在荆州过寄人篱下生活的刘备,无疑是一个朝不保夕,连固定办公室都没有一个的小企业。

    按照常理来说,刘备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很难招到人的,哪怕能够招到,往往也只是一些其他大公司不要的小鱼小虾,招不到真正杰出的人才。然而事实却与此恰好相反,众多名震天下的奇才,多次拒绝了曹操真挚诚恳的邀请,聚集在刘备的身边,如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等等。

    这似乎不符合“人往高处走”的常识,诸葛亮等人的能力,明明足以支撑他们去往更高的平台,为何选择了刘备呢?其实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刘备人格魅力的感召,当然单纯“人格魅力”四个字还是过于空泛,我们可以从临终前对儿子刘禅说的什么来理解这个问题。

    正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人在临终之前所说的话,往往没有任何矫饰,最能够反映他真实的内心,也最能够体现他的人格。刘备临终前,专门叮嘱十多岁的刘禅,“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不要因为坏事看上去小就去做,不要因为善事看上去小就不去做,这是一位父亲对幼子的叮嘱,同时也是他奉行一辈子的人生箴言。

    知道了刘备的这句话,我们就能够理解,诸葛亮等人明明可以去投奔强大的曹操,却为何硬是选择了一穷二白的刘备,一起从无到有打天下。东汉末年是一个彻底的乱世,“礼崩乐坏”是乱世的一大鲜明特色,从皇帝(桓、灵)到高官(袁绍、董卓)到宦官到内戚到地方氏族,每一个人都在为自己谋利益,做一些损人利己的事情。

    包括曹操在内的诸侯,都有过屠城的历史,尽管他在屠完城后会说“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之类悲伤的话。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社会秩序已经完全崩坏,人心似乎也已经早就变得不可信。

    但是这个时候刘备出现了,他用行动践行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他高洁的品格也因此而传遍天下,让诸葛亮等人深受感染。他们在刘备的身上,感受到了道德的力量,感受到了善良的力量,感受到了理想的力量。

    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愿意去相信这种力量,所以他们愿意耗尽一切,去帮助刘备完成力量,一起塑造大家心中共同的大汉王朝。

    在求职的时候,除了平台规模,另外创始人的性情也极为重要,对于蜀汉来说,整个团队之所以能够凝聚在一起,与其说是刘备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如说是善良与理想的吸引力。

    正是由于刘备的善良与理想,所以他吸引了同样一批相信善良且怀有理想的人才,所以我们说三国是一个充满理想主义的时代,而这正是其他乱世的历史渐渐冷门,而三国的历史仍然广为流传的原因。

    单字解释: 刘 备 实 力 低 微 为 何 却 能 聚 集 众 多 奇 才 ? 看 他 临 终 前 对 刘 禅 说 的 什 么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