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刘备去世后南中反叛,诸葛亮为何两年后才去平叛?只因此人还在世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现在人们提到蜀汉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基本上就是诸葛亮,但其实在三国时期,当时的人们提到蜀汉时,基本就只会想到刘备。诸葛亮在228年发动首次北伐的时候,曹魏方面大为震恐,因为他们事前完全没有做一点准备,具体原因则是“国家以蜀中唯有刘备”。

    事实上不仅仅是曹魏认为蜀汉只有一个刘备,哪怕是蜀汉本地也有很多势力如此认为,所以在刘备于223年去世以后,益州豪强雍闓勾结地方官员朱褒等人,联合南中的少数民族领袖孟获一起造反,宣布南中三郡不再归属于蜀汉,受到刘备遗命的托孤大臣诸葛亮,收到消息以后本想立刻前去平叛。

    事实上历朝历代凡是地方有了叛乱,朝廷基本上都会在第一时间前去平叛的,否则就容易丧失掉朝廷对地方的威信,但是诸葛亮却直到225年才真正发兵平定南中,也就是在南中反叛两年以后才去镇压,这是为何呢?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只因此人还在世,是他苦苦劝止了诸葛亮。

    这个人的名字叫做王连,本来是南阳人,在天下大乱的时候去了相对和平的益州,在原益州牧刘璋麾下担任官员。等到刘备开始攻占益州时,其他官员大多投降,只有他坚守不出,连刘备也为他的忠义所感动,并没有进行强攻,而是直接打得刘璋投降了。

    王连一看刘璋都投降了,自己再坚守下去也没有意义,于是就这么着成为了刘备麾下的官员。王连一开始是担任县令这样的官职,我们今天提到县令,脑海中浮现出来的往往是“七品芝麻官”这样的词语,但其实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县令那可是货真价实的父母官,县令当得好与不好,对于百姓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王连这个人的县令就当得非常好,每到一个地方,都能够大大提升当地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于是刘备就直接让他去负责蜀汉盐铁的经营调度,成为了掌握经济命脉的司盐校尉。他在这个职位上又一次表现出了不同凡俗的能力,让整个蜀汉的财政收入大幅提高,他本人也因而获得了极其崇高的威望,在223年成为了丞相长史,帮助丞相诸葛亮处理诸多事务。

    也就是在这一年,刘备去世,蜀汉的诸多势力蠢蠢欲动,南中直接反叛,诸葛亮想要亲自带军平南。王连作为协助诸葛亮做事的长史,每当诸葛亮想要行动的时候,就一定会竭力劝止,哪怕是诸葛亮因此而生气也在所不惜,同时由于他所陈述出来的理由非常过硬,所以也让诸葛亮无可反驳。

    王连的理由主要就是两个:第1个因素是南中自古以来就是不毛之地,多发瘴气流行病,去那里的人容易得病;第2个因素是诸葛亮对于整个蜀汉来说极为重要,在这局势危急的关头,只有丞相才能够掌控整个大局,不能够有得病的风险,此时处于危亡之秋的蜀汉实在无法承受这种风险;所以请丞相不要以身犯险,如果一定要平南,那就要派其他人前去。

    只是诸葛亮认为其他的将领,都不具备有自己的军事水准,还是只能够亲自前去,但每次想要出发的时候,都会被作为丞相长史的王连劝止,于是蜀汉平南之战也就一拖再拖,诸葛亮也就安下心来处理朝政,将原本蠢蠢欲动的各方势力又一次团结捏合在一起,而百姓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升。

    到226年的时候,王连因病去世,诸葛亮才开始亲自率领大军南征,采取参谋马谡“攻心为上”的战术,七次擒获南中领袖孟获,让南中势力彻底臣服,迅速获取全胜,得到了人口与物资的补充,开始准备北伐中原。

    值得一提的是,诸葛亮在最后一次北伐中,因病重而去世,普遍的说法是说他劳累过度而去世,但也有人认为他是因为在南中感染了瘴气而去世,算是在某种意义上验证了王连的看法。而在诸葛亮去世后,蜀汉再无力组织大规模北伐,仅仅维持了29年后便宣告灭亡,算是彻底验证了王连的看法。

    单字解释: 刘 备 去 世 后 南 中 反 叛 诸 葛 亮 为 何 两 年 后 才 去 平 叛 ? 只 因 此 人 还 在 世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