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三国时期的战争,为何总会出现以少胜多,背后可能是瘟疫在搞鬼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东汉末年的历史由于《三国演义》等文艺作品的存在,一直都为中国百姓所津津乐道,这一时期发生的众多历史事件大家也都耳熟能详。

    但在历史的明线之下,东汉末年直到三国时期,还有一条对历史发展造成了极大影响的暗线。

    那就是当时严重的瘟疫,而其对历史的走向,也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一、东汉末年的瘟疫情况

    由于古代的卫生防疫条件有限,因此瘟疫在古代并不罕见,在西汉时期平均二十多年就会出现一次大型瘟疫。

    东汉时期瘟疫发生频率更高,大约每十五年发生一次。

    到了东汉末期,瘟疫的发生频率突然达到了历史最高峰。

    自汉安帝登基到三国末期的一百五十多年时间里,平均每五年就要发生一次大规模的瘟疫。

    这让东汉巅峰时期五千多万的人口,锐减到了曹魏时期的七百多万,这样的人口削减不是战争能够带来的,其中更多的因素,还是连绵不断的瘟疫和自然灾害。

    那么为什么东汉末年瘟疫如此横行呢?有四个主要原因:

    首先是气候的变化。

    在东汉末年全球气温普遍下降,在曹魏时期甚至出现了六月“寒风如冬”的情况。

    这种气候变化是人体在短时间内难以适应的,会使得人们的抵抗力明显下降。

    与此同时,在不同气候条件下活跃的病原体种类也完全不同,百姓在面对新感染源的时候,更容易中招,这是东汉瘟疫流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个原因在于当时持续的饥荒。

    由于气候变化中国各地粮食产量歉收,而且连年的战争也让生产秩序难以维持。

    这导致全国各地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饥荒,在许多地方甚至出现了吃人的场面。

    在饥荒中人们食不果腹,本身抵抗力就十分低下,在极度饥饿的情况下,难民们还会搜寻一些野生动物来果腹。

    但在这些动物体内,往往潜藏着大量的病原体,许多人也因此感染上了具有传染性的疾病,这种情况就是我国古代“饥荒之后必有瘟疫”这一说法的由来。

    第三个原因是大范围的人口流动。

    由于东汉末年农业生产秩序的混乱以及战争的持续侵扰,大量百姓无奈之下只能成为流民,加入人口迁徙的大军之中。

    在这些流民中不乏瘟疫的感染者,他们也将瘟疫带到了全国的各个角落,这也是东汉时期的瘟疫传播范围极广的根本原因。

    最后一个原因则是当时频繁的战争。

    从黄巾起义开始,全国各地相继沦为战场,激烈的战争导致大量士兵的伤亡。

    在之前的战争中会有人负责打扫清理战场,但由于当时民生凋敝,各支军队根本没有办法组织起人手来收拾尸体,这就造成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惨象。

    这些被抛弃在野外的尸体在自然环境中很快腐烂变质,也成为了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的温床,这对于瘟疫的传播和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除了这四个主要因素之外,导致东汉末年瘟疫横行的次要因素还有很多。

    比如当时三国百姓集中居住在洛阳、邺城、会稽等城市,人口高度集中的格局对于瘟疫的传播起到了促进作用。

    还有当时三国政权都将精力投放在军事等领域,常年征战让他们入不敷出,根本没有精力和财力来支持瘟疫防治工作,这些都是导致东汉末年瘟疫高发的原因。

    二、瘟疫对于战争的影响

    在前面我们提到了由于瘟疫和战争的影响,东汉末年中国的人口数量锐减,其幅度在中国历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这对于东汉末年的历史进程也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首先是人口数量的下降,导致各个势力没有办法养活太多的军队。

    即使他们举全国之力投入战争,这支军队的后勤保障工作也是难以为继的。

    这也是为什么在东汉末年出现了很多次军队中士兵相食的惨剧,这对于军队的战斗力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军队中的士兵在长期行军后一般处于相对劳累的状态,这让他们的抵抗力也出现了一定的下滑。

    尤其在大军团作战时,拥挤的军营让士兵们的卫生条件十分堪忧,这让军队也成为了瘟疫产生的温床。

    一旦在军中发生了瘟疫,就会以惊人的速度传播开来,这会让军队迅速丧失战斗力。

    比如三国时期最著名的赤壁之战中,曹军军营内就发生了大规模的瘟疫,这让曹军直接失去的战斗力,最终被孙刘联军所破。

    曹军因为瘟疫终止的战争,其实还不止这一次。

    黄初三年,魏文帝遣夏侯尚与曹真等包围了江陵城,城中粮草断绝,兵又多肿病,堪战者仅五千人,江陵城危在旦夕。

    虽然孙权派出了诸葛瑾前去救援,但他还没到江陵便被夏侯尚所击败,江陵城几乎已经成了曹军的囊中之物。

    就在此时,江陵城中爆发了恐怖的瘟疫。

    关于江陵城爆发瘟疫的原因如今已经无法考证了,但那次瘟疫的惨烈程度是十分罕见的。

    曹丕在接到前线的报告后,最终做出了撤军的决定,因为他担心曹军将士会将瘟疫带回国土。

    当然东吴也不是次次都因瘟疫占便宜,当年诸葛恪领大军包围合肥新城,但在其发动进攻之前吴军内部就爆发了严重的瘟疫。

    无奈之下,诸葛恪只得领军返回,这令他在朝中的声望大大受损,最终被孙峻用计所杀,东吴政局也再次陷入动荡之中。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东汉时期的瘟疫流行,对当时的战争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这其实也是导致三国时期,“以少胜多”频频出现的关键原因,其实落败的一方,往往都受到了瘟疫的影响,并非是他们的军事水平有多么糟糕。

    三、瘟疫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东汉末年的历史进程,不但对后世的政治形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转型期。

    “魏晋风度”的出现改变了汉代儒家一家独大的格局,佛教道教等宗教文化也在这一时期蓬勃发展。

    曹魏时期文化的转向,其实也和瘟疫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当时名士们避世的主张和他们在瘟疫中,感受到生命的脆弱有着直接关系。

    比如在建安二十二年中,建安七子中的王粲、徐干、陈琳、应玚、刘桢五人相继逝世。

    从史料中曹丕谈论这件事的记录中,我们不难推测出,这和当时流行的瘟疫有关。

    他们的离去对当时的文人造成了不小的打击,以风月、游宴、恩荣、赠答为主要内容的交际应酬之作品,逐渐没落,充满哀思的悼亡文学开始流行。

    曹丕作为几人的好友,在见到他们相继离世后感到世事无常,他说:

    “生有七尺之形,死唯一棺之土,唯立德扬名,可以不朽,其次莫如著篇籍。”

    此后曹丕潜心钻研文学理论,写出了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文学批评作品《典论·论文》,对我国文学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瘟疫对政治思想方面的冲击,要比文学领域更大。

    在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理论中,人的寿命、遭遇都和人的德行相关,但当时品行高尚的名士,却没能躲开瘟疫的袭击,这让儒家理论的合理性遭受质疑。

    黄老学说趁势兴起,魏晋名士的避世情结也愈来愈浓厚,最终演变成了我们熟知的魏晋风度。

    自此之后,直到隋唐再次统一全国,并出版《五经正义》之前,儒家始终没能回到汉朝时的巅峰状态,这为我国多元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在这些文化中,宗教文化无疑是最重要的一环。

    在东汉末年的瘟疫背景下,许多百姓都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这让他们急需找到心灵上的慰藉。

    此时道教的“长生不死”和佛教的“转世轮回”,都成了人们最后的心理依托,我国的宗教文化也迎来了大发展时期。

    像张角的太平道以及张鲁的五斗米道,在当时都有着极强的影响力。

    佛教也在这段时间里,与中国士大夫文化发生了融合,为其后来在东晋南北朝的大发展创造了条件。

    除此之外,大瘟疫的流行还让中医理论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医圣张仲景在东汉末年的瘟疫中,亲眼目睹了众多亲人的离去,这让他潜心研究瘟疫的治疗方法,并留下了《伤寒杂病论》这本无价的医学典籍。

    其对于后世中国瘟疫的防范工作,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也令中医的发展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东汉末年固然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但我们在了解那段历史的时候,也不能忽视当时社会背景的影响。

    尤其是贯穿了整个三国时代的瘟疫,更是在多个层面上,改变了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走向。

    *关于东汉末年大瘟疫的部分内容,参考自《汉末三国之际瘟疫探略》,刊登于《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9年12期

    单字解释: 三 国 时 期 的 战 争 为 何 总 会 出 现 以 少 胜 多 背 后 可 能 是 瘟 疫 在 搞 鬼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