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吕雉对戚夫人出手时,戚父手握重兵,为何不救自己的女儿?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引言子为王,母为虏,终日春薄暮,常与死为伍。——《戚夫人歌》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由于暴秦暴虐无道的统治,各地纷纷举兵起义,很快不可一世的秦王朝很快就分崩离析,而各地的起义队伍经过不断互相的整合与吞并过后,逐渐形成了两股势力。一方是以项羽为首的集团,另一方就是以刘邦为首的集团,也就是后世一直说的楚汉争霸。在经历过大大小小的战争之后,以项羽失败,自刎乌江,刘邦称帝而结束。在刘邦称帝后,虽然天下已经基本稳定,但仍有大大小小许多的事情需要处理,而他的妻子,吕皇后帮了他不小的忙。

    说起吕雉想必大家也不会陌生,就不说她作为以一国之后,是如何处理后宫各项大大小小的事务的,只说她联手萧何除去一代名将韩信的这一件事,就足以让人不敢小觑她。但她终究是个女人,难免善妒,在刘邦驾崩之后,她便选择对那时刘邦很宠爱的一名妃子戚夫人动手,可是当时戚夫人的父亲手握重兵,为什么选择袖手旁观,不救自己的女儿,我们继续往下了解。

    戚夫人的父亲名叫戚鳃,很早就开始追随刘邦了。本来他是清朝的将领,可是自从秦二世几位之后,昏庸无道,残暴不仁,戚鳃知道长此以往终归会出事情。果不其然,不久后暴秦果然就被推翻了,而他也顺势而为,加入了刘邦的阵营,也帮助刘邦打了不少的胜仗。而让戚鳃到达权力的巅峰的,他的女儿戚氏有着不小的功劳。当刘邦在汉中称王时,戚氏就已经成为了他的妃子。凭借着姣好的容貌和苗条的身段,戚氏很快就获得了刘邦的宠爱,而她的父亲,也借此在军中的地位更进一步。在刘邦称帝之后,戚氏一族的地位可谓是空前鼎盛。

    可人的欲望就是一个无底洞,是怎么也填不满的。在刘邦称帝之后,有一个很重大的问题就是,谁来当这个太子。本来太子是吕后与刘邦的长子,这也符合古代嫡长子的制度。可是戚夫人凭借着刘邦对自己的喜爱,加上她自己一些诬陷太子的手段,差点就动摇了刘邦,将太子换成自己的儿子。幸好吕后与大臣商议,请来了商山四皓来辅佐太子,这才打消了刘邦的这个想法。可是这个行为却被吕后暗暗的记下了。

    等到刘邦去世以后,吕后可以说是大权在握,而且她也没有忘记,戚氏之前做的这些事情,如果不是她还算机警,恐怕不要说太子的位置,就连皇后的位置都要换人了。于是吕后马上就将戚夫人囚禁了起来,如果本来就是这样也就罢了,可戚夫人也偏偏是妇人之见,在深宫之中给自己的儿子赵王写信诉苦,希望他的儿子可以救她出苦海。

    但是彻彻底底地将吕后激怒了,吕后被救担心自己的儿子被抢夺了皇位,现在你一个已经被囚禁的人,竟然还想着奢望出去,这让吕后一下子起了杀心。于是她找理由先是杀了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后来更是将她做成人彘,来解心头之恨。到这里相信也有人会有疑惑,吕后的这种行径作为,难道戚夫人的父亲戚鳃,就这么置若罔闻,不管不顾吗,就这么看着亲生女儿死在自己的面前吗,而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第一点,按照当时的时间线推断,起码已经过去了十几年,而古人的年纪普遍较短,做不到现代人这样的长寿,等戚夫人遭此劫难时,不管戚鳃的身体是否还健壮,但他大概率是怎么也无法拥有兵权了,既无兵权,又何来营救?第二点,也许是戚鳃弃车保帅的一招,他十分认清形势,知道大势不能违逆,便决定牺牲自己的女儿,来换取整个戚氏一族的安稳。当然还有最后一点,就是他胆小怕事,畏惧吕后的手段,根本不敢生起来营救的心思。到了后世,还有人提出观点,戚夫人的父亲根本不是什么戚鳃,就更没有营救一说了。

    小结

    事实究竟如何我们现在也是无从考证,不过从戚夫人被杀却是一个无法反驳的事实。我们应该从中学到,做人要懂的分寸感,不要试图用不正当的手段去获得本来就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而当对方手下留情时,也不要耍自己的小聪明,自以为的这样可以救了自己,可实际上,也只是把自己推向火坑罢了。

    参考文献:

    《戚夫人歌》

    《史记》

    单字解释: 吕 雉 对 戚 夫 人 出 手 时 戚 父 手 握 重 兵 为 何 不 救 自 己 的 女 儿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