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诸葛亮草船借箭时,曹操为什么宁愿浪费十万只箭,也不射火箭?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诸葛亮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桥段,这事起源于周瑜因为嫉妒诸葛亮,于是想要故意陷害诸葛亮于死地,想了个办法,让诸葛亮十天之内造十万只箭,没有想到诸葛亮说不用十天,只用三天就能造十万只箭,并且立下军下令状。

    三天如何造十万只箭,这事不仅周瑜、鲁肃想不到,就连曹操也不可能想到,而诸葛亮采取的办法就是向曹操借箭。

    诸葛亮私下里向鲁肃借了二十条快船,每条船配了三十名士兵,船上用青布为幔,束草人数十个于船上,在军令状将要到期的第三天四更时分,诸葛亮邀请鲁肃一起前往曹营借箭。

    要注意,诸葛亮向曹营进发时是四更时分,也就是凌晨的一点到三点左右,这个时候,即使不是长江江面上,就算是普通的陆地上,也正是起雾的时刻,诸葛亮算准了这一天会起大雾,于是就选择了这一天去曹营。

    诸葛亮与鲁肃率领二十条船到五更时分,才到达曹营面前,于是诸葛亮命令二十条船一字排开,并且让士兵擂鼓呐喊。

    要知道当时可是五更时分,也就是凌晨的3点到5点左右,这个时候曹营的大部分士兵肯定是在睡觉,而且是睡得正熟的时候,即使有哨兵,因为长江江面上有大雾,也是看不清楚情况的。

    你想想看,凌晨三五点睡得正熟的时候,忽然来一阵擂鼓呐喊,又搞不清楚情况,即使是曹操本人来了,也无法分辨出了啥事,唯一的办法就是向声音出处放箭,这既是本能反应,又是无奈之举。

    当时的弓箭作为唯一的远程武器,是进行远距离攻击唯一且有效的手段,除了弓箭真没别的办法了,当时弓箭的射程大概是在300米以内,而有效果杀伤效果是150米以内,如果诸葛亮能借到箭,他所率领的船只一定是在弓箭的射程范围之内的。

    也就是说,诸葛亮所率领的船只离曹军水营的距离也就是二三百米之内,如此之近的距离,想必声音会传来得相当响亮,曹军都是身经百战的士兵,能够根据声音来判断出声源的大概距离,根据经验,曹军判断出敌人也就在二三米的距离之内。

    这个距离,不用弓箭用什么?任何人来做决策,都会用弓箭的,那么问题来了,曹操为什么不用火箭?

    原因有两个:

    1、大雾的天气,并不会因为你用火箭就能看清楚敌人,如果你懂得自然现象,就会发现,火花仍然穿不透雾气,而且是长江上的雾气。反正也看不清,用弓箭不就够了,何必多此一举用火箭呢?不是浪费吗。

    2、前面说了,诸葛亮的船队离曹营只有二三米,才在弓箭的射程范围之内,诸葛亮才能接收十万只箭,并且曹营士兵也从声音来源判断出敌军离自己并不远,这么近的距离,用火箭来射,曹军怕伤了自已。

    而且曹营的所有战船都是用铁索锁在一起的,一旦着火,可是致命伤,曹操很明白这一上点,在情况没有完全明朗之前,曹操绝对不会冒失用火箭,万一伤了自已才是最要命的。

    3、曹操生性多疑,诸葛亮这边的士兵擂鼓也擂了很久,可是居然没有一个人攻过来,这不明摆着就是疑兵之计吗?应对疑兵之计最好的办法,就是以不变应万变,在没有明确敌方的意图,曹操是不可能用火箭的。

    况且曹操想着对方肯定就是骗自已射火箭,那可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曹操当然不会上当了,事实上曹操也是这么想的。

    所以当诸葛亮的船只出现在曹营附近时,身为水军统帅的毛圿和于禁向曹操报告军情时,曹操的第一反应就是对方有埋伏,不可轻举妄动,只能以弓箭手准备放箭,曹操不令让船上的弓箭手放箭,也让陆地营寨中的弓弩手也放箭。

    就这样短短的不到一个时辰的工夫,诸葛亮的二十条船已经射满了十万只箭,等到曹操发现时,为时已晚,诸葛亮已经率领船只回营了,而且快船跑得快,曹军船只也追不上。

    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曹操及军队主要将领都是北方人,不熟悉长江天气及水战,而熟悉水战的蔡瑁、张允等人被曹操给杀了,曹操在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时候指挥也有所失误,才是导致诸葛亮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之一。

    单字解释: 诸 葛 亮 草 船 借 箭 时 曹 操 为 什 么 宁 愿 浪 费 十 万 只 箭 也 不 射 火 箭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