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风起陇西》:诸葛亮是幕后推手,其他人都是棋子,包括“烛龙”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但是,不管内容怎么魔改,有一点毋庸置疑,背后的最大BOSS和幕后推手,肯定是诸葛亮无疑,其他人都只是他的棋子罢了。为什么这么说呢?请看我分析。

    一、故事背景。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利,街亭失守,挥泪斩马谡,军心不振;在蜀汉朝堂,北伐充满非议,托孤大臣、汉中都护李严及“东州集团”多有微词。内忧外患中,诸葛亮自请贬官三级,收敛锋芒,休养生息。

    但是,诸葛亮北伐的心思始终未灭,如果要继续推进北伐战略,必须集中权力,军政同心。如何让李严为诸葛亮所用,就成了重中之重。

    二、“烛龙”的由来。建兴四年(226年),诸葛亮北伐前期,就预见蜀汉汉中地区,会成为魏国间军司间谍的重点潜伏地区。诸葛亮认为,与其坐等敌人在汉中发展内线,不如主动给魏国间军司安排一个人。于是,诸葛亮在靖安司专门找了个可以信赖的人,代号“烛龙”,安排他经常与魏国间军司接触。

    “烛龙”是“青萍计划”的关键人物,在得到通知之后,立马跟诸葛亮针对“青萍计划”进行商议。诸葛亮决定将计就计,利用“青萍计划”扳倒李严,消除内忧,为再次北伐奠定基础。

    诸葛亮让“烛龙”建议郭刚,让五仙教,也就是原著中的五斗米教协助配合。趁此机会,将魏国在蜀汉的地下组织五仙教一举消灭,根除魏国间军司在蜀汉的眼线。

    “烛龙”在实施计划时,既要防备靖安司内部的排查,又要努力促成郭刚的“青萍计划”,小心翼翼在两者之间走钢丝。没想到陈恭为自证清白,同荀诩联手,差点就毁了诸葛亮的将计就计。

    在此过程中,陈恭与妻子、五仙教圣女翟悦的联动,荀诩与魏国间军司间谍、随烟阁乐师柳莹的爱情,靖安司下属同“烛龙”之间的暗战等等,都为剧情添色不少。

    四、计划的结果。计划执行到最后,诸葛亮大获全胜。五仙教几乎全军覆没,魏国安插在蜀汉的地下组织消亡;魏国的“青萍计划”破产,弩机图纸一无所得;汉中内部的不安定因素肃清,魏国对“烛龙”的信赖加深。李严差点出走魏国的重大政治危机事件,震动蜀汉朝廷,李严因此被贬为庶民,流放外地。

    不管是魏国的“青萍计划”,还是“烛龙”暗谍计划、蜀汉的靖安司行动,都是诸葛亮在幕后主导,长史杨仪、汉中都护李严以及靖安司的陈恭、荀诩、冯膺、阴辑等人,包括魏国的雍州刺史郭淮、天水郡守郭刚等人,都只不过是诸葛亮掌握内外情报、集中权力、寻求内部安定的棋子罢了。

    原著中,“烛龙”是司闻曹军谋司的狐忠,后来成为李严的心腹下属,圆满完成诸葛亮交给他的暗谍任务。电视剧中,诸葛亮终极目标还是要稳定蜀汉军心,集中权力,支持北伐。“烛龙”最有可能还是狐忠,李严的心腹下属。魏军的行军路线情报被调换,只不过是诸葛亮自说自话而已。

    单字解释: 风 起 陇 西 诸 葛 亮 是 幕 后 推 手 其 他 人 都 是 棋 子 包 括 烛 龙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