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杀宗室灭秦相,跟赵高这个六国第一人比起来,郭开简直不值一提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大秦赋》的热播,无意间带火了一个人,这是个怎么也没想到能火的人,他就是郭开,一个凭借一人之力,消灭了赵国两大名将的秦国间谍。

    但秦朝间谍这个事儿,史书上没有说,应该是导演杜撰的情节,但是郭开干的那些主要的事儿,史书上都有记载。

    郭开,战国时期赵国奸臣,赵王迁宠臣,历仕赵悼襄王、赵幽缪王两代君主,陷害廉颇置其终不能被赵王所用,并涉及杀死李牧,赵国两大名将细数毁于郭开之手。

    这样的人,也难怪电视剧要把他编排成秦国的间谍,就这“战绩”,你说郭开是秦国第一大将还真不为过,所以郭开就这么突然间火了。

    但是郭开如果跟这个人相比,那还真有点小巫见大巫,这个人就是赵高,几乎凭一己之力灭了大秦,不但灭了大秦,还杀光了秦国的宗室,这样的“战绩”堪称六国史上第一人,那么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呢?

    (01)赵高是哪国人

    赵高在秦国统一天下之后的动静实在太大,所以有必要对赵高的身世做一个梳理,复杂的考据就不展示,用最通俗的话讲就是,关于赵高有两个问题想问一下。

    第一赵高是哪国人,第二赵高是不是太监,把这两个问题回答了,就能把赵高的身世梳理清楚了,这是一个靠谱的梳理,所以必须对材料的可信度做个区分。

    无论从那个角度来讲,在没有确切相反证据的情况下,我们依据的第一手材料都是《史记》,如果一偶最新的考古发现研究,那就用最新的成果。

    史记记载赵高的身世如下:

    赵高者,诸赵疏远属也。赵高昆弟数人,皆生隐宫,其母被刑僇,世世卑贱。

    这一句话引出了学者的无数解释和争论,总结起来就这么几种,赵高是秦宗室远亲,赵高是赵国宗室远亲,其祖有点类似于当年异人在赵国的地位。

    第三种就是非宗室说,赵高出自官奴一类的家庭,这个又牵涉到后面对隐宫的解释,具体说来就是赵高是不是太监的问题。

    从种种证据表明,我是认可赵高是太监这种说法的,主要是胡亥自幼跟他很熟,对他是无条件依赖,这一点也就只有太监能做的到,还有就是赵高担任的官职,中车令。

    秦汉时代,带中字的官职最早都是由太监担任的,但是关于太监的说法,有一种自宫说,简直可以拿来当小说来写,而且一旦写出来绝对是非常精彩的一场复仇大戏。

    这种说法主要出自赵翼的《陔余丛考》,赵翼是清朝历史大学者,他说了这么惊世骇俗的观点,要是写小说编剧什么的,其实可以考虑一下,毕竟也算是有依据,但史学界对这种说法也持否定态度,因为没有证据支持,哪怕赵翼是个大学者,也存在犯错误的可能性。

    但其实我们如果不是吹毛求疵的话,关于赵高的出身,我们完全可以得出一个靠谱清晰的结论,赵高出身在一个犯过罪的家庭,属于秦国有罪之身的后代,从小被阉进宫,做着最低贱的工作,是秦宫里身份最卑贱的人。

    这样的出身基本是可以确定的,不管赵国是不是心怀仇恨可以来复仇的,他的出身决定了他,对秦王室是不可能有好感的。

    他心里即便不是从小就有复仇的计划,对于秦王室,他基本上也是持讨厌的态度,从后面的所作所来看,赵高对秦王室完全没有一丝丝的感情,对秦国更是冷血,如果不可以强调赵高是在复仇这种说法的话,赵高的行为起码也是对秦王室的不喜欢,毕竟出身在哪里摆着。

    他跟李斯不一样,赵高是个彻底被秦抛弃的罪人后代,李斯是秦的客卿,一生都奉献给了秦,他对秦是有感情的,只不过是权力斗争的需要,他选择了胡亥,这也是是他一生唯一的错,正是这个错,葬送了他之前所有的努力,包括他个人的和他对秦国所做的。

    (02)第一狠人赵高

    赵高有多狠,从指鹿为马这件事来看,基本上以秦二世胡亥名义下达的命令,所做的坏事,全部可以算在赵高的头上,那么赵高究竟做了那些坏事呢。

    用一句话说就是,赵高坏事做尽了,他能把他这个级别的人物,所能做的所有的坏事都做了,而且是做到了极致。

    赵高的罪状如下,按照对大秦的伤害程度大小排列如下,杀害了李斯,冯去疾秦国这两位丞相,尤其是杀掉李斯,算是从根子上断了秦朝的活路,政府没了丞相基本上就停止运转了,秦国失去了中央同地方的联系。

    杀死了蒙毅蒙恬将军,这是一只秦国的北方主力大军,他们一死,秦国北方主力一时无主,反秦势力才能蜂拥而起。

    最后一步,对于灭亲关系不大,但是关乎秦始皇个个人恩怨,那就是大肆杀害秦朝宗室,杀到什么程度,杀到干净彻底的程度,秦始皇的子女一个没留下。

    秦始皇一共一共有子女三十三个,赵高杀了三十二个,不是说杀干净了吗,稍安勿躁,此时的赵高杀宗室,还是要借助胡亥的名义。

    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在秦始皇陵附近发现了17座葬墓群,发掘了8座,有一座空墓,墓中无人骨,只有一把青铜剑。

    而另外的七座,骨头凌乱,有的骨头、躯干分离的,有的躯体和四肢分离的,有的骨头上面还有箭头。可见,墓主都是非自然死亡。

    但这些墓,随葬品非常丰富,金银铜铁陶玉等几百件,按照这种陪葬规格,说明这些人的身份是非常尊贵的。作为秦始皇陵的陪葬墓,加上墓里留下的其他遗迹,很可能就是是秦始皇子女的墓地。

    考古发掘和历史记载相呼应是非常有趣的一件事,这样一来,秦始皇子女的谜底算是彻底揭开了,全部被赵高杀死了。

    说实话,历史的真实性有些真的无从考证,但就目前的结局来看,我是宁愿相信赵高是对秦王室有仇的,甚至连他是挥刀自宫入宫就为复仇,我都有点信了。

    因为正常人为了权力,杀完这32个也就算了,但赵高要做事就把事情做绝,他真的把秦始皇子女杀绝了,杀的第33个就是胡亥,而胡亥临死前都不明白为什么,一直嚷嚷着要见赵高一面。

    (03)历史具有偶然性

    都说冤有头债有主,可是强大的秦朝轰然崩塌,你居然找不到罪魁祸首,甚至没有发泄对象,因为赵高杀了胡亥之后,又被最后的秦王子婴杀了,就是这个干脆和罪有应得,很快子婴又被项羽杀了,快到你似乎都忘了还存在过秦朝这件事。

    秦朝为何而亡,一直是史学界,文学界,以及所有对这段历史感兴趣的人,一直孜孜不倦讨论的话题,作为历史爱好者,我要说一句我自己的判断,秦朝速亡,最大的原因就是赵高。

    中国的传统史学,包括现在的历史唯物学观点,对于历史发展有其必然规律这种理念深信不疑,对于秦速亡的原因,大多数说的都比较深刻,比较彻底,甚至比较宿命和必然。

    但是很多人都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历史很多时候的走向,真的有偶然性,甚至这种偶然性能够决定历史大的走向,这一点能被无数事实证明。

    秦朝的速亡,就是亡字了赵高身上,这是我的结论,欢迎留言交流,而赵高也远远的超越了郭开,成了六国第一功臣。

    单字解释: 杀 宗 室 灭 秦 相 跟 赵 高 这 个 六 国 第 一 人 比 起 来 郭 开 简 直 不 值 一 提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