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人有本事,一看便知”:本事越大的人,这一个特征往往越明显!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爷爷是一位智慧的老者,虽然今年已经年过九旬,但是他眼不花、耳不聋,精神矍铄、头脑清醒。每当有空的时候,我就喜欢跟爷爷闲聊,主要是听他老人家给我讲一些为人处世的智慧,毕竟他年轻时走南闯北、见多识广、阅历丰富,可以说,爷爷是我不折不扣的人生导师。爷爷经常告诉我说:“人有本事,一看便知”,本事越大的人,这一个特征往往越明显!爷爷告诫我说,如果遇到了他们,千万不要小瞧,最好是找机会与只结交,向他们学习。

    那么,爷爷说的这个特征,指的是什么呢?它就是——低调做人!

    爷爷说:“低调做人,不露声色才是真高明!”

    不露声色,是一种极为高明的手段。它既能有效地隐藏自己的真实意图,又能出人意料地获得成功。宋仁宗时的副宰相王曾就是深谙此道的智者。

    与王曾同朝的宰相丁谓有两大绝招。一个绝招是把仁宗孤立起来,不让他和其他的臣僚接近。文武百官只能在正式朝会时见到仁宗,朝会一散,各自回家,谁也不准单独留下来和皇上交谈。第二个绝招是排除异己。凡是稍有头脑,不附和丁谓的执政大臣,丁谓一律把他从朝中赶走。丁谓则高踞于权势的顶峰,自以为稳如泰山,可以高枕无忧。

    副宰相王曾,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整天装做迷迷糊糊的憨厚样子。在宰相丁谓面前总是唯唯诺诺,从不发表与丁谓不同的意见,朝会散后,他也从不打算撇开丁谓去单独谒见皇上。日子久了,丁谓对他越来越放心,以至毫无戒备。

    一天,王曾哭哭啼啼地向丁谓说:“我有一件家事不好办,很伤心。”丁谓关心地问他啥事为难。他撒谎说:“我从小失去父母,全靠姐姐抚养,得以长大成人,恩情有如父母。老姐姐年已80,只有一个独生子,在部队里当兵。身体弱,受不了当兵的苦。被军校打过好几次屁股。姐姐多次向我哭泣,求我设法免除外甥的兵役……”丁谓说:“这事很容易办吧!你朝会后单独向皇上奏明,只要皇上一点头,不就成了?”王曾说:“我身居执政大臣之位,怎敢为私事去麻烦皇上呢?”丁谓笑着说:“你别书生气了,这有什么不可以的?”王曾装做犹豫不决的样子嗫嚅地说:“我不便为个外甥的小事而擅自留身……”丁谓爽快地回答他:“没关系,你可以留身。”王曾听了,非常感激,而且还滴了几点眼泪。

    第二天大清早,文武百官朝见仁宗和刘太后以后,各自打马回家,只有副宰相王曾请求留身,单独向皇上奏事。宰相丁谓当即批准他的请求,把他带到太后和仁宗面前,自己退了下去。王曾一见太后和仁宗,便充分揭发了丁谓的种种罪恶,一边说,一边从衣袖里拿出一大叠书面材料,都是丁谓的罪证,王曾早就准备好了的,今天一件件当面呈给刘太后和宋仁宗……

    结果,飞扬跋扈、不可一世的丁谓被外表懦弱、看似迂腐的王曾所扳倒了。

    朋友,好好体会一下王曾“装熊”的实质,就会明白这实为他的一大做人技巧。

    爷爷指出,通过此例,我们可以从王曾身上悟出以下做人之道:不会变脸的人,要么过于刚正,要么缺乏心术,总是容易让别人的暗箭射中。其实,变换自己的面孔,是为了更好地对付小人,防遭算计。

    爷爷说:“低调做人,适度把自己伪装起来的才是高手!”

    伪装本是动物用来隐藏自己,或是欺骗其他动物的一种手段。例如,许多蝴蝶通过把自己伪装成难吃的君蝶来躲避被天敌捕食。动物之所以伪装,一方面是很好的保护自己,在弱肉强食的世界里得以生存;一方面是更好的去攻击别人,取的自己所需的一切。动物如是,人亦是也!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伪装过,隐藏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隐藏自己的真实性格。甚至有的人具有两面性:在工作时,是一个正常的工作狂;回到家却是另一个人,冷漠,自闭。其实有时候适度的伪装,却能够保全自己。

    爷爷说:“低调做人,韬光养晦是生存的良方!”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高于岸,水必湍之。古往今来,多少有才能的人,自恃才高,聪明过人,便任性而为,结果不仅没能立身扬名,反而身陷困境,明杨慎在《韬晦术》中说:“英雄多难,非养晦何以存身?”所以,你若是英雄,就应深明此理,必要时装一装糊涂,以求自保,才能谈及其他。

    西方有句谚语:尽管星星都有光明,却不敢比太阳更亮。

    历史上的薛道衡、杨修的悲惨下场便是最好的例证。

    隋炀帝杨广,虽是个弑父杀兄、骄奢淫逸的暴君,却又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和诗歌,而且他颇为自负,认为自己是当朝第一诗人。有一次,司隶薛道衡写了一首《昔昔盐》的五言诗,被朝野上下一致称赞,尤其是诗中的“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一联,更是得到极高的评价,而被广为传颂。隋炀帝闻知后,顿时妒火冲天,后来便抓住薛道衡的一点过失,将其杀害了。事后,杨广还恶狠狠地说:“看你还能作‘空梁落燕泥’吗?”

    当然,在现代文明社会里,像杨广、曹操那样草菅人命的暴君已不复存在,但刚愎自用、妒贤嫉能的人却大有人在。面对这样的上级,你如果锋芒毕露,逞强显能,显得比他高明的样子,那么必然会遭到他的嫉恨,轻者会给你“小鞋穿”,重者会叫你“下岗”,到那时你将后悔莫及。

    记住了,人一旦太过“聪明”,就难免授人以口实,让人抓住把柄。所以,低调做人,做一个“糊涂人”才能韬光养晦,保存实力。

    俗话说:“不熟的麦穗,总是昂首挺胸,成熟的麦穗却总是低垂着头。”低调做人,这既是智者的为人处世之道,也是真正有本事的人身上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朋友们,爷爷说:“人有本事,一看便知”,本事越大的人,低调做人这一个特征往往越明显!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评论,大家一起讨论!

    单字解释: 人 有 本 事 一 看 便 知 本 事 越 大 的 人 这 一 个 特 征 往 往 越 明 显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