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曹魏的国之良臣,王昶为何可称为一时名士?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东汉末年分三国,乱世到来,群星云集,魏蜀吴三家分庭抗礼,呈三足鼎立之势,天下十三州,曹魏独占九州,三分天下有其二,相比蜀吴,曹魏的人才储备丰厚,竞争压力也大,而抓住机会,带着晋阳王氏迅速腾飞的正是王昶。

    一、东宫臣属,屡有献策

    经名士郭泰品评指点,王柔、王泽兄弟皆为二千石,王柔任护匈奴中郎将,王泽为代郡太守,为后代提供了一个较高的入仕起点。王泽之子王昶受父辈荫泽,为魏王世子曹丕的东宫臣属,任太子文学,迁中庶子。

    黄初元年(220),曹丕受禅称帝,并散骑与中常侍为一官,是为散骑常侍,“入则规谏过失,备皇帝顾问,出则骑马散从”。曹丕的本意是让有才之人先为散骑历练,然后出任地方治理州郡,王昶作为其中一员,在任洛阳典农时勤劝百姓开荒垦田,于是被外放为兖州刺史。

    无论是魏文帝曹丕还是魏明帝曹叡执政时期,王昶都非常积极,经常上书针砭时弊,“以为魏承秦、汉之弊,法制苛碎,不大厘改国典以准先王之风,而望治化复兴,不可得也”。然而似乎兖州刺史成了王昶仕途的终点,魏明帝在位十四年,王昶的位置连动都没动过。

    黄初七年(226),魏明帝曹叡即位,王昶加封扬烈将军,赐关内侯爵。青龙四年(236),魏明帝下诏求贤,卿校已上各举一人,即使是太尉司马懿举王昶应选,但魏明帝也没有对王昶再委以重任,若不是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王昶的仕途可能就要结束了。

    二、允文允武,掌统方任

    晋阳为北方重镇,素有“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的美誉,同时,山西处于中原王朝与游牧部族的交界处,战事频发,连年征战,因此此地自古多出名将,王昶的伯父、父亲都是边疆太守,承担着伐戎守土治民的重担,没正才实干可做不了。

    王昶可以说是内政军事都有“加点”的全才,针对苛刻琐碎的法制,他撰写《治论》提出解决方案,“乃着治论,略依古制而合于时务者二十馀篇”。高平陵之变后,太傅司马懿向诸公问政,王昶陈述治略五事:其一,抑绝浮华;其二,欲用考试;其三,为有治绩的官吏增位赐爵;其四,省减官员俸禄;其五,欲绝侈靡,务崇节俭。

    军事这一项,更是王昶的看家本领,他曾写过《兵书》十几篇,“言奇正之用,青龙中奏之”。高平陵之变后,王昶被封为武观亭侯,迁升征南将军、持节,都督荆州、豫州诸军事,他提出魏吴的攻守之势应该转变,亲自操练水军,广积粮草,“习水军于二州,广农垦殖,仓谷盈积”,为伐吴做准备。

    嘉平二年(250),东吴二宫之争进入尾声,许多有识之士被吴大帝孙权所杀,王昶趁机上奏请求伐吴,于是朝廷派王昶攻江陵、新城太守州泰袭巫州、荆州刺史王基逼夷陵。王昶以两岸引竹为桥,渡水击之,大破东吴名将施绩。此次三路进军皆有功,王昶功劳最大,“迁征南大将军、仪同三司,进封京陵侯”

    三、助平叛乱,位极人臣

    王昶和王凌少时便齐名郡内,王昶以兄事之,两人后来共同入仕曹魏,皆文武俱赡。然而此二人的处境和结局完全不同,王凌因为“谋反”的罪名晚节不保,王昶则被拜为司空,寿终正寝,这是为何呢?

    高平陵之变是王昶的转折点,此后曹魏政权由司马懿和其子司马师、师马昭把持,司马懿诛曹爽后,担任司空的王凌心生不满,一方面是曹爽曾对他多有拉拢,另一方面是认为自己比司马懿更强,于是打算另立新君。

    然而王昶就不一样了,若不是司马懿在高平陵之变后拉了他一把,也就没有他后来的伐吴大功和司空之位,因此在王凌“叛乱”时,作为司马懿“故吏”的王昶没有为这位哥哥说一句话。

    司马懿的举荐之恩,让王昶的仕途再上一层楼,然而很难说司马懿是否是曹魏忠臣,就像魏武帝曹操之于汉室那样,代替司马懿执政的司马师、司马昭兄弟还未同魏帝撕破脸皮,毌丘俭、诸葛诞的起兵行为就是叛乱,王昶作为封疆大吏,必须将他们镇压。好在王昶去世的时候,司马炎还没有篡魏,他依然是曹魏司空。

    从预备干部,到晋升无望,再到位列三公,王昶也从大魏纯臣转变为了司马爪牙,好在司马懿父子执政的时候与魏帝之间没有势同水火,他的所作所为既是帮司马懿稳定局面,又是为了曹魏擎画天下,还算对得起他所告诫儿子们的“其进仕尚忠节,其取人务实道,其处世戒骄淫,其贫贱慎无戚,其进退念合宜,其行事加九思”。

    单字解释: 曹 魏 的 国 之 良 臣 王 昶 为 何 可 称 为 一 时 名 士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