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司马懿家族为何差评那么多?起源于曹魏小皇帝的这句话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电视剧《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热映,帅气的演员让司马懿晋升为粉丝眼中的古代男神。殊不知,在古代,司马懿及其家族拥有长达1800年的一星差评。

    第一个被差评的对象是司马懿的次子司马昭。曹魏小皇帝的一句“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成为随后国人沿用千年的贬义成语,相当于间接差评。

    接下来直接点差评的是差不多同一时期的两个皇帝。北方的差评者是后赵开国皇帝,他在自诩是雄主的时候顺手给了司马懿家族一枪:“大丈夫行事应该磊磊落落,不能像曹操、司马懿父子那样欺负人家孤儿寡妇。”

    南方的差评者是东晋的晋明帝。在直接给司马懿家差评的历史人物中,他是最有杀伤力的一个,因为他是司马懿的玄孙。他问丞相王导,晋朝是怎么获得天下的,王导就讲述了当年司马懿在曹魏担任大臣时是如何“创业”—也就是排除异己、独掌大权等的事迹,顺便讲述了司马昭如何杀死曹魏小皇帝的事,一直讲到晋明帝羞愧得把脸伏在床上说:“这样说来,晋朝国运怎么能长远啊?”

    近代国学大师认为,司马懿当年施展的深谋秘计有许多是后人不知道的,王导距魏末较近,所知的较多,这也可以解释为何晋明帝那么羞愧。历史学家范文澜更是在其《中国通史》中用多达12个负面词汇来描述司马氏的龌龊行为。

    在给司马懿家差评的队伍中,影响力最大的是唐太宗。他给《晋书》专门写了一段评论,重点批评了司马懿几个方面的问题,尤其是其受到曹魏几代君王信任,却发动政变,“前忠而后乱”,活该“终见嗤后代”。

    唐太宗也是靠政变杀人上台的,跟司马懿父子有点儿相似,但后来唐太宗开创了“贞观之治”,司马懿父子上台后却开启了“八王之乱”“五胡乱华”。这一鲜明的对比让唐太宗的差评给了司马懿及其家族的名声致命一击。

    到了元末明初,随着《三国演义》小说横空出世,除了封建统治阶层看不上司马懿家,市井民众也纷纷对司马懿家给出差评:《三国演义》本就是“尊刘抑曹”,当过曹操的马仔、还干了比曹操父子干的事更坏的司马懿父子如何还能得到好评?司马懿父子从此只能立于黑暗中接受差评如潮的洗礼了。

    有趣,有料,有深度关注微信公众号淘历史,和T君一起读历史作者|史楠来源|《百家讲坛》杂志

    单字解释: 司 马 懿 家 族 为 何 差 评 那 么 多 ? 起 源 于 曹 魏 小 皇 帝 的 这 句 话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