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汉朝张释之与一抔黄土的故事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讲下汉朝张释之与一抔黄土的故事,汉朝时的廷尉张释之以执法公正著称于世。

    有一次,汉文帝出巡,经过长安城北面的中渭桥时,突然有一个人从桥下跑出来,惊动了拉文帝车辇的马。卫兵立刻把他抓住,交给张释之审问。

    张释之立即进行审讯,询问当时情景。那人说:“我是长安县人,种田为业。今天进城有事,听到了清道禁止通行的命令后,就一直躲在桥下。过了很久,我以为皇上的车队已过去了,就从桥下出来。没想到正遇上皇上的车队,便吓得奔了起来。”

    张释之根据法律,判处罚金后把他放了。文帝知道后十分生气。张释之解释说:“法律是治理国家的根本。以律量刑,是我的职责,否则法律就不能取信于民。皇上让我审讯,我不能根据皇上的好恶来量刑,只能公正执法,望陛下明察。”

    文帝听了,感到张释之这样做很对,表彰了他。

    不久,有个小偷偷了高祖庙神座前的玉杯。小偷被擒住后,张释之依法将小偷判处死刑。文帝大怒道:“这个小偷无法无天,竟敢盗窃我先帝庙中的器物。我看这样的处罚太轻,应该灭他的九族才行!”

    张释之辩解说:“依照法律,死刑的处罚已是最重的了。今天如果将这偷窃庙器的偷儿诛灭九族,那以后如果有人从先帝的陵墓上取走一抔土,那又该怎样处置呢?要知道,偷窃庙器和破坏陵墓相比,其罪行只是万分之一呀!”文帝这才无话可说,同意了张释之的判决。

    后来,“一抔黄土”这一成语,用来比喻极其微贱之物。

    单字解释: 汉 朝 张 释 之 与 一 抔 黄 土 的 故 事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