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民间故事:刘伯温赠骨笛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话说刘伯温得知安徽歙县的六甲覆船山有奇书,于是启程前往,沿途游学。

    这一日,来到一处险峻之地,当地人称老鹰山。刘伯温骑着毛驴边赶路边欣赏沿途美景,忽然听得一声鹰叫,只见天空中一只硕大的老鹰展翅扑来,从刘伯温的头上一掠而过,然后一个盘旋,朝着原来的方向返回,消失不见。

    小毛驴吓得一个劲地撅起蹄子往前跑,刘伯温边勒缰绳边暗忖,这老鹰山的鹰真够张狂的,竟然不怕人。跑了不远,刚拐过一个弯,差点撞在一个人的身上。只见那人不慌不忙地伸手按住驴头,竟然将小毛驴硬生生地拦停。刘伯温暗赞道:“好力气!”

    这是一名黑塔一样高大的汉子,肩膀上站着一只威武的鹰,想来就是刚才吓唬小毛驴的那只。刘伯温心里好笑,这鹰原来是一名探子。汉子板着脸说:“秀才,识相点,留下钱财,饶你性命。”刘伯温跳下毛驴,说道:“壮士,我乃一名穷书生,沿途以卖字画来换取食宿,实在拿不出银两。”

    汉子哪里肯信?劈手夺过包袱,只有不到一两的散碎银子,除了几本书籍,就是一段骨头,骨头上有几个眼。汉子好奇地拿着那段骨头,嘲讽地问道:“秀才,你是属狗的吗?怎么随身带着一根骨头?”

    刘伯温说道:“你可别小看这段骨头,这是几千年前的骨笛,被我无意间在民间淘得,我们的祖先就是用这种骨笛,来吹奏歌曲,颂扬生活的。”

    汉子一脸不屑,说道:“方今官府腐败,民不聊生,你还有心情颂扬生活?我巴不得一拳打乱这个浑浊的世界。”

    刘伯温说道:“虽然现实的生活不如意,但是我们可以畅想美好的生活,并且去尽力争取啊。”他拿过骨笛,问道:“壮士,你可知道骨笛是用什么动物的骨头制作的?”

    汉子摇头不知。

    刘伯温说道:“是鹰骨。”汉子被勾起了好奇心,看看肩膀上的鹰,问道:“天下动物多的是,为什么偏偏是鹰骨呢?你莫非看见我的鹰,就顺口编造,糊弄于我?”刘伯温微微一笑,拿过一根木棍,敲打着骨笛,骨头发出清脆的声音。他说道:“壮士,你熬过鹰,应该知道鹰是空中的英雄,是高傲的勇士。”

    哪知道汉子说道:“我不会熬鹰,这只鹰因为我救过它的命,心甘情愿地跟着我。说实话,它虽然是动物,可是我俩对脾气,像兄弟一样。不过,你没有说错,它是一个非常傲气的家伙。”

    刘伯温继续说骨笛,他讲,古人制作骨笛,为什么要用鹰骨?而不用随处可见的猪骨头狗骨头?这也是摸索出来的道理。猪和狗,因为媚俗,猪骨头和狗骨头制成的骨笛,音色浑浊。只有鹰骨制成的骨笛,音色最为清奇。所以,他把鹰骨称作傲骨。傲骨的特色,就是不媚俗,不堕落,不低头,自有一股清奇的气质。说完,刘伯温把骨笛放到嘴边,悠悠扬扬的笛声响起,几点英雄豪气,随风激荡开去。

    汉子听了一会笛声,若有所思,也不说话,冲刘伯温一揖到地,转身离去。

    刘伯温继续赶路,不一日,就到了歙县南乡的六甲覆船山。他在这里不但找到了《奇门遁甲》,而且还结识了一大批明教圣者。刘伯温的虚心好学和出众才智,使他在这里掌握了丰富的奇门斗数知识,大家都说他有魏征、诸葛孔明之才,挽救民众于水火的天下大任,非他莫属。

    刘伯温后来回到故里,考中进士,出任江浙儒副提举,兼任行省考试官。可是他天生傲骨,不愿同流合污,最终挂印辞官。

    后来,朱元璋占领应天,也就是后来的南京。他仰慕刘伯温之名,特地派人把他请到应天,委任他为谋臣。刘伯温针对当时的形势,向朱元璋进献了避免两线作战、各个击破的战略策略,被朱元璋大为赞赏,并采纳了他的决策,决定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群雄势力。刘伯温并且建议朱元璋一方面脱离"小明王"韩林儿自立势力,另一方面以"大明"为国号来招揽天下义师的民心,都获得了朱元璋的采纳。

    朱元璋在讨伐陈友谅的进程中,首先遇到了陈友谅的先锋将领刘黑儿的阻止。这名刘黑儿骁勇善战,占据有利地形,在几次对阵中,斩杀了朱元璋阵营中的几名将领,将朱元璋的部队阻挡得寸步难行。出师受挫,朱元璋很是焦急,急忙从应天将刘伯温火速调到前线。

    刘伯温来到前线,朱元璋摆出阵势发动攻击,刘伯温看见敌将刘黑儿出阵,发现他的肩上站着一只老鹰,就叫朱元璋收兵回营,说是他有计策收服刘黑儿了。

    回到营帐,刘伯温叫来一名口齿伶俐的幕僚,让他拿着骨笛去拜见刘黑儿。这名刘黑儿就是当初在老鹰山打劫的汉子,他看见骨笛,询问了刘伯温的现状,就对来人回说他明白了。

    第二天,刘黑儿就率军投降了朱元璋,他握着刘伯温的手说:“谢谢恩师点化。当初在恩师傲骨的点化下,我决定为老百姓做一点事,就投奔了陈友谅。现在,恩师派人送来骨笛,我就知道寓意。鹰是良禽,良禽择木而栖,我就投奔明主来了。”

    刘伯温呵呵一笑,说道:“跟着新的主公,你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让我们共同辅佐主公,平定天下,为苍生造福。”

    后来,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大战一场,陈友谅战败而亡。刘伯温和刘黑儿跟着朱元璋大战四方,最终,朱元璋平定天下,明王朝正式建立,朱元璋授刘伯温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刘黑儿也得以封赏。

    这一年,天下大旱,朱元璋在偏殿诏令刘伯温来见,询问对策。刘伯温拿出骨笛说道:“待微臣先为陛下吹奏一曲吧。”随后,一首幽幽怨怨的曲子飘荡在宫殿里,令人闻之心酸。

    待到一曲终了,朱元璋要过骨笛,把玩一番,说道:“我们的先祖凭借过人的智慧,制造出了骨笛,本来是用于歌舞升平之乐,爱卿何以吹出哀伤之乐?”

    刘伯温站起来,躬身行了君臣之礼,说道:“陛下,当初战乱之时,死亡的人尸骨曝露荒野,成为野狗的玩物,成为魑魅魍魉的乐器,阴气郁积不散。战死兵士的家属背井离乡,数万人被迫迁往外地居住,投降的将士没有得到公平对待,家属得不到照顾,这些都产生了大量怨恨的阴气。这些负面的阴气堆积多了,才导致天下大旱。”

    顿了顿,刘伯温抬头看了看朱元璋的脸色,继续说道:“陛下,当务之急,就是掩埋荒野之骨,让背井离乡的战死将士家属回归故里,予以抚恤,将投降的将士按照正规部队待遇,编入军户,让他们的家属得以照顾。这样,累积的阴气自然散去,阴阳协调,上苍自然就会下雨。”

    朱元璋看着手上的骨笛,若有所思,说道:“爱卿所言极是,就依爱卿所奏,颁令执行。”刘伯温接过骨笛,谢恩退出。

    可是过了半个月,老天一点也不赏脸,依然没有下雨。朱元璋心里愤怒,招来刘伯温当庭责骂,说他拿骨笛说事,借求雨之名,实则行抚恤军士家属之实,来为自己获取爱护士卒的名声,实在是有沽名钓誉之恶,蒙蔽君上之过。刘伯温只得伏阶请罪,多谢皇上训诫。

    回到家里,刘伯温心意难平,当初追随皇上,是看他有治国爱民的胸怀。可是,时位移人,打下江山后,皇上一心想着巩固自己的江山,还打算劳民伤财在他的凤阳老家里建造都城,实在是私心泛滥,只是为了标榜自己的功成名就,哪管天下百姓的安宁?他借求雨之名,拿骨笛说事,实在是迫不得已,可是,皇上为什么就看不到他的良苦用心呢?

    刘伯温有点心灰意冷,恰好妻子病故,于是上表求归,得以准奏。

    刚刚出得京城,刘伯温就听得身后马蹄声急,却是刘黑儿追来相送。在十里长亭,淡酒一杯后,刘黑儿告诉刘伯温,听闻恩师回归故里,他也上表辞归了。

    刘伯温大为讶异,询问缘由。

    刘黑儿讲,当初恩师点醒了他,他跟着皇上骑马打天下,为天下苍生出了力尽了心,而今天下大定,他实在过不惯官场上尔虐我诈的生活,不如终老山林。他拍了拍肩上的老鹰,说道:“老鹰的世界,在天空里,在山林上,我要和老鹰一起,回到老鹰山,啸傲山野。”

    刘伯温赞许地点点头,拿出骨笛,说道:“做人要有风骨,我已经老了,这个骨笛,交给你最为合适。”

    刘黑儿接过骨笛,打马而去。刘伯温也归隐故里。

    后来,刘黑儿死后,骨笛就遗落于民间,再也没有出现。

    (图片来自网络)

    单字解释: 民 间 故 事 刘 伯 温 赠 骨 笛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