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华佗和他发明的动功“五禽戏”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华佗是我国东汉末年一位杰出的医学家。他精于药方,处方药味不过数种;他擅长针灸,取穴不过一二处;都能取得很好的疗效。曹操患头风病,非常厉害,只有华佗才能诊治,华佗还在外科方面有所创造,他发明了“麻沸散”,用于腹腔外科手术,被誉为中国麻醉学之父。

    华佗除了在方药、针灸、外科手术等医疗方面有高深造诣之外,还对气功养生术颇有研究。据《后汉书方术传》记载,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毫县)人,通晓养性之术,年近百岁犹有壮容,当时人们都以为他是神仙,华伦的养性之术除了服食补益药物之外,主要是经常进行由他自己创造的“五禽戏”的锻炼。

    华佗发明“五禽戏”,是基于生命在于运动的观点。他认为“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销(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终不朽也”。就是说人体必须运动,但不该超过限度,运动有助于消化和血液流通,可以防病却病,好象经常转动着的门户枢轴不易腐朽一样。

    他说:“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并说“五禽戏”有保健除疾、增加食欲的作用,“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体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怡而汗出,因以著粉,身体轻便而欲食。”他的学生吴普依法锻炼,活到九十多岁时,依然耳不聋,眼不花,牙齿完好、饮食不减。可见,“五禽戏”对于人们防病祛疾、延年益寿有显著的作用。

    华佗“五禽戏”是我国古代人民长期运动保健实践的结晶。早在战国时期,《庄子刻意篇》就有仿生导引术的记载,云:“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所谓“熊经鸟伸”就是:如熊攀树而自悬,类鸟飞而伸脚”。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帛画《导引图》,亦绘有熊经,鸟伸,猿乎等八、九种仿生图。

    《淮南子精神训》则总结为“六禽戏”,云:“是故真人所游,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凫游猿躩(jué跳跃或快步走的意思),鸱(chī一种凶猛的鸟,鹞子、老鹰)视虎顾,是养形之人也”,这里谈到模仿熊、鸟、凫、猿、鸱、虎六种动物的动作。

    华佗深入细致地研究了前人的各种导引术,把这些成果凝炼成五种仿生导引术——“五禽戏”,功法更趋简炼、合理。可惜的是当时没有其具体术式的记载,而所幸的是这套“五禽戏”,通过师徒授受还是流传下来了。《华佗别传》说:魏明帝曹叡(ruì睿的异体字)命吴普表演“五禽戏”,吴普乃“粗以其法语诸医”。从此,“五禽戏”才开始广泛流传开来。

    “五禽戏”具体套式的最早记载见于梁代《养性延命录》。到了北宋,张君房编辑的《云笈七签导引按摩》就有较为详尽的文字叙述:“虎戏者,四肢距地,前三掷,却三掷。长引腰,乍却仰天即返,距行前却各八过也。鹿戏者,四肢距地,引颈反顾,左三右二,左右伸脚,伸缩亦三亦二也。熊戏者,正仰,以两手抱膝下,举头,左擗(pǐ捶胸捶打)地七,右亦七。蹲地,以手左右托地。猿戏者,攀物自悬,伸缩身,上下一七。以脚钩物自悬左右七。手钩却立,按头各七。鸟戏者,双立手,翘一足,伸两臂,扬眉鼓力,右二上,坐伸脚,手挽足距各上,伸缩二臂各上也。”

    这套“五禽戏”模仿虎之威武刚健、鹿之动转舒展、熊之步履稳健、猿之搓头攀援、鸟之高翔轻落,常练能使人气血通畅、筋骨强健、头脑清醒、动作敏捷、心胸开阔、腰腿灵便,从而增进身体健康。

    从现代气功学来看,华佗“五禽戏”属于动功的范畴。为了便于学习,明清时期有人根据文字记载绘制成“五禽戏”套式图。其图还流传到国外,例如瑞典人博盖茨就曾收藏有我国古代五禽戏图,据图锻炼,还来华作表演。可以相信,华佗“五禽戏”将为世界人民的健康带来福音。(朱建平)

    (图片来自网络)

    单字解释: 华 佗 和 他 发 明 的 动 功 五 禽 戏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