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真想分享点东西、教点东西,其实挺难的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很多朋友给我留言或者聊天的时候会恭维我一声“老师”,之前也有很多朋友甚至长辈建议我去高校当老师,不过我本着“人有自知之明”的精神,在很早的时候就放弃了老师作为职业选项。

    理由其实蛮简单的。首先,我自认一个比较认真的人,如果真当了老师,我的学生学不进去,我是会发疯的。其次,我缺乏当老师循循善诱的耐心和能力。第三,我自己也算代过不少课了,如果能自由发挥还好,让我照着讲课大纲按顺序来,我可是真吃不消。

    说完我自己,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一件事,起因也挺有趣的。年前的时候,我们部门搞了一个类似于新春联欢会的活动,然后会上有一位比我还要大10来岁的老员工,突然说想请教请教领导和同事怎么写好公文材料。

    当时我就想笑,还好控制住了自己。想笑倒不是因为觉得老员工混了这么多年还不会写公文,而是因为我知道我们领导不会“教”,而且是我几年前就知道我们领导不会“教”。可能有些朋友看过我和几位朋友准备的公文写作课,以为我们领导会讲点刚开头那些原则性的东西。如果真是那样的话,我也不会说他不会教了。

    我们领导洋洋洒洒一个小时,从头到尾讲了一个中心思想,当年他为了写几个领导交代的非常难的材料吃了多少苦,有多少天没有回家,想破了多少脑袋,最后终于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赶在截至日期之前交上去。然后又被领导盯着反反复复改了无数遍,终于让领导满意,也让他自己有了现在的一席之地。

    如果亲身经历这次宏大的演讲的话,会和我有一样的感觉,材料到底怎么写,上到原则、中到方法、下到细节,一个字都没有讲。最后那位老员工虽然一直点头,但是他脸上的迷茫真的是藏都藏不住。

    古代先贤鬼谷子在其著作《鬼谷子》里面,有一句我奉为至理的名言:“无以人之所不欲而强之于人,无以人之所不知而教之于人。”用白话来说就是,不要拿别人不想要的东西去强迫人家接受,不要拿别人不了解的事去说教别人。或者换句话说,要用别人能够理解的方式去分享一些东西,才能被接受。

    那么问题来了,分享自己艰苦奋斗的历史,能解决公文材料怎么写这种具体问题吗?显然不行。而且我发现很多人恰恰喜欢用这种方法做分享,比如当年创业成功人士,别人问是怎么成功的,然后大谈特谈自己的奋斗史,不睡觉、三班倒。这些固然有用,因为成功没有捷径,都是靠自己奋斗来的,但是这个道理听众不懂吗?听众想知道的是方法、是思路、是逻辑,是遇到最棘手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工作时间越长、接触的人越多,越能发现交流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因为大家信息和知识基础不同,分析问题的方法不同,甚至看问题的根本立场不同,导致真正有效的交流非常困难。甚至很多时候,看起来是两个人说得有来有回,其实完全都是自说自话,完全是无效交流。

    所以,我对此的经验是,不管在某件事情上,是当“老师”还是当“学生”,换位思考很重要。而我们所要做的换位思考,一般需要考虑下面几点。

    首先,大家讨论的是不是同一个问题的同一个维度。就比如前面说的写材料这种事情,其实我作为过来人,是有点体会的。作为入门级新手或者长期不得要领的人,想知道的无非就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写材料大的原则是什么,这个可能只需要简单点一点就行了。另一个是写材料的具体方法是什么,这个可能需要详细地学一学,请老师好好讲一讲。

    如果老师说的是“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写材料这种事情全靠自己努力,然后用时间堆积起来靠自己的“悟性”,那双方就看起来讨论的是一个问题,但其实角度完全不一样,最后交流就没有结果。

    其次,讨论要基于几个双方有共识的基础事实。还是拿前面写材料来举例子。最简单的道理,为什么老员工这么多年了还不会写材料,因为他不知道什么样的材料写出来算好的,自然更谈不上学习和提高。

    再举一个更广泛的例子,网上有很多文章分析楼市和调控政策,评论区总是吵得不可开交。最容易出现的情况就是,2020年的房价到底涨没涨,对这个认识很多人是不一样的。特别是很多网友根据自己身边(或者自家小区楼盘)的涨跌来推算全国的涨势,得出的结论自然是不一样的。还是那句话,要在大涨中找到一个暴跌的小区很容易,要在大跌中找到一个暴涨的小区也很容易。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以双方可接受的方式来进行。换句话来说,就是双方都要迁就对方,特别是信息多、能力强的一方要通俗易懂,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来阐述问题。

    归根到底还是一句话,无效的沟通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最大的浪费!

    单字解释: 真 想 分 享 点 东 西 教 点 东 西 其 实 挺 难 的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