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被边缘化的汉文帝刘恒为什么能继承皇位?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代王刘恒一直被边缘化,不受刘邦的宠爱,后来为什么能获得帝位,成为汉朝的太宗孝文皇帝呢?今天,淮下书生就和大家聊聊关于汉文帝是如何继承皇位的!

    刘恒本和帝位毫无关系,能在代国封地上勤勤恳恳干一辈就不错了。当时西汉朝堂存在三股政治势力:刘氏宗亲集团、开国功臣集团、吕氏外戚集团。这三大集团相互制约,共同拱卫刘邦的皇权。

    然而随着刘邦的驾崩,汉惠帝刘盈的继位,事情发生了转变。汉惠帝是皇帝,宗亲集团和功臣集团都属于臣子,是臣子就必须忠于君王。而汉惠帝又是外戚集团话事人吕后的儿子,朝政大权实际上由吕后掌控。也就是说以吕后为首的外戚集团已然凌驾于宗亲集团和功臣集团之上,甚至说凌驾于皇权之上。这时候三大集团相互制约的平衡构架就被打破了。

    吕后成为了大汉的话事人,吕氏外戚集团必然进一步发展壮大。为了维护这种发展壮大,必须清除各种潜在的威胁。于是,最有威胁的宗亲集团受到了疯狂的打击和杀害。而对于功臣集团,吕后采取了既拉拢,又防范,还打压的策略手段。

    当然了,此时的功臣集团他也不敢和吕后叫板,要么避其锋芒,要么虚与委蛇。这种情况在我讲樊哙那一期时提到过,刘邦让陈平、周勃杀了樊哙,陈平、周勃忌惮吕后,没有冒然行动,而是把樊哙押回长安,让他们自己处理。这还是刘邦活着呢,刘邦死后,吕后独揽大权,功臣集团就更不敢对抗吕后了。

    因此,这时候的宗亲集团和功臣集团就像被挤压到极限的弹簧,吕氏外戚集团就是挤压弹簧的这股力量。

    随着吕后的薨逝,群龙无首的诸吕摁不住弹簧,必然会受到致命的反弹。

    这个反弹,就是宗亲集团联合功臣集团对诸吕的讨伐。随着诸吕之乱被平定,三大集团只剩下了宗亲集团和功臣集团。

    平衡被打破之后就是建立一个新的平衡,这个新平衡的开始,就是皇帝选谁做。实际上刘邦嫡长子刘盈一脉还是有儿子的,然而不知道是政治洁癖,还是害怕将来的报复,又或者担心主少国疑,吕氏干政重演。但凡和吕氏扯上的关系的人,一律不能再用了。

    因此后少帝刘弘及其四个兄弟,被朝臣们以非惠帝之子为由,光明正大地除去了。

    实际上,当时对帝位势在必得的是宗亲集团的齐王刘襄。刘襄和他弟弟朱虚侯刘章对诛灭诸吕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然而刘襄起兵之初,通过欺骗挟持了叔叔辈的琅琊王刘泽,裹挟了他的军队。被欺骗的刘泽怀恨在心,诸吕之乱平定后,刘泽坚决反对刘襄当皇帝。他说刘襄的舅父驷钧,为人凶残暴戾,咱们刚刚平定诸吕,现在立齐王为帝,将来说不定又是一个吕氏集团。

    同为宗亲集团的刘泽反戈一击,戳中了功臣集团的要害。对于功臣集团来说,新皇帝不能威胁自己的利益,最好没背景,好控制。而齐王刘襄英明神武,势力强大,显然不是合适人选。刘泽的反对,等于彻底宣告了刘襄和皇位无缘。

    这时候刘恒出现在了大家的视野里。当时刘邦还在世的儿子,只有老四刘恒和老七刘长。刘长是吕后抚养长大的,能活下来没被牵连就不错了,还想当皇帝?

    而刘恒母亲薄氏,为人忠厚,“母德仁慈”,家族没什么势力。刘恒作为高帝最年长的儿子,嫡系刘盈一脉排除之后,他就是最合适的继承人。

    刘恒继位,功臣集团很满意,宗亲集团里非齐王派也满意,毕竟是刘家子孙就行。齐王派也无话可说,毕竟刘襄只是刘邦的孙子,从继承法来讲,也不如刘邦的儿子刘恒更合适。因此,刘恒的继位其实是宗亲集团和功臣集团相互妥协平衡的结果。

    所以刘恒凭什么能当皇帝?凭他势单力薄,凭他低调不争,凭他宽厚仁慈,凭他在诸吕之乱中无尺寸之功,凭他是刘邦在世最年长的儿子。你们觉得呢?

    欢迎关注“淮下书生”,阅读观看更多历史文学原创文章和视频!

    版权声明:本文及相关视频由淮下书生原创撰写拍摄,非“淮下书生”署名的发布,皆为抄袭搬运。任何平台个人禁止抄袭搬运,喜欢可以转发分享点赞评论关注!

    单字解释: 被 边 缘 化 的 汉 文 帝 刘 恒 为 什 么 能 继 承 皇 位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