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迷

专注于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历史文化知识分享与交流

粟裕让此人留下心理阴影,听说一项新的任命连夜求见蒋介石

国民党军事将领顾祝同是位在军事无有多大建树的人,但他是位老资格,又是位蒋家父子包括宋家姐弟特别信赖倚重之人,所以在国民党军中是个不倒翁,每每掌握军事大权。不过,他与年龄上比他小十五岁的共产党军事将领粟裕并没有正面对阵,却对粟裕从敬畏到恐惧,这是为什么呢?

粟裕

粟裕无论从年龄上还是资历上都比顾祝同要浅。抗战时期,粟裕以骁勇善战闻名于抗日军队,特别是他奉命组建新四军先遣支队,任先遣支队司令员,在南京镇江一带重拳打击日军,令日军闻风丧胆。日军驻南京师团成立针对粟裕的小组,专门收集研究他的资料,为什么他这么会打仗,特别是善于打游击战。国共合作抗日,粟裕凭赫赫战功担任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员,获陆军少将军衔,而作为一个战区司令长官的顾祝同,此时已经是上将了。

顾祝同领教粟裕的军事才能是黄桥决战。当陈毅、粟裕领导的新四军进军到黄桥后,国民党江苏省主席兼苏鲁战区副总司令员韩德勤,消极抗战,积极反共,屡屡制造摩擦,自恃兵多粮足,分三路向驻黄桥的新四军进犯,妄图歼灭新四军主力。陈毅、粟裕指挥新四军坚决予以反击。新四军以一部兵力坚守黄桥,主力隐蔽于黄桥西北一带;以另一部兵力诱敌进入黄桥阵地前沿,分割包围,再将其逐一消灭。韩德勤的主力基本完完,率残部逃往兴化。

粟裕在前线

这一仗,新四军与八路军实现了胜利会师,奠定了苏北抗日根据地的基础,打开了华中抗战的新局面,同时也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光辉范例。

粟裕打了韩德勤,而一起喊疼的还有顾祝同。韩德勤既是顾祝同的江苏涟水老乡,又是一起出来闯荡江湖的老同学。后来,韩德勤被日军包围,新四军副师长张爱萍救了他一命,此时他才感到羞愧,不该与新四军为敌。

一次韩德勤与顾祝同在一起喝酒聊天,谈到中共军事将领谁厉害时,韩德勤对顾祝同说:“后生可畏啊,学生打起老师来一点也不手软!不过你不能光盯着那些黄埔出身的学生,我觉得有一个人需要特别提防,今后最好别让你遇上他。”

韩德勤说的正是粟裕。顾祝同曾经是黄埔军校的教官,粟裕并非黄埔军校的学生,只在叶挺教导队里训练几个月就奔赴江西,参加南昌起义。

顾祝同连连点头称是,但是不久顾祝同所属部队就与粟裕狭路相逢了。

顾祝同

那是抗战进入最后的相持阶段,粟裕率3个团渡长江南下,与苏南地区的新四军会合成立了苏浙军区,粟裕任司令员。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连忙命令退避浙西山区的国民党顽固派军队,阻挠新四军在苏浙地区立足。经过五个月的天目山战役,粟裕调兵遣将,挫败了国民党顽固派军队,巩固和扩大了苏浙皖边抗日根据地。正在延安开“七大”的毛主席兴奋的说,粟裕同志将来可以指挥四五十万军队!

顾祝同损兵折将,非常气恼,后悔没有听把兄弟韩德勤的话,结果还是跟这位“青年战术家”遭遇上了。

就在他茶饭不香懊恼之时,粟裕考虑到江南抗战仍需精诚团结,虽然挑衅行为是顾祝同一手造成的,但毕竟还是共同抗日之友军,于是下令释放愿意回国民党部队的一部分俘虏,让一位俘虏营长带了封信给顾祝同:“卑职率师南下抗日,正缺武器弹药,承蒙你慷慨解囊,无私奉送俘虏1700名,迫击炮3门,重机枪12挺,轻机枪30挺,汤姆式机枪14挺及步枪700支,解我燃眉之急,真乃雪中送炭,我等万分感激。武器乃多多益善,你如愿再次相送,我仍来者不拒。谢谢!”

可以想见,顾祝同看到这封信后的表情。

转眼到了抗战胜利之日,第三战区撤销,顾祝同转任徐州绥靖公署主任。在徐州接受日军投降的一系列谈判活动中,粟裕与顾祝同见了面,两人一起参加了一场宴会。顾祝同表面上谈笑风生,暗地里却在悄悄观察粟裕的举止。

他见粟裕端端正正的坐在席间,沉默不语,也不主动向别人敬酒,对满桌的山珍海味、大鱼大肉都没动筷子,而是向酒店服务员要了盘炒辣椒,很快就吃完了饭。顾祝同主动搭讪说,粟将军很会打仗呀!到底有什么诀窍?我愿洗耳恭听。

粟裕淡然一笑,直接对他说,第一是毛主席指挥得好,第二是战士们打得好!

从此,顾祝同留下了一个心理阴影,粟裕此人招惹不得。军中有人问他,粟裕怎么样?他说,个子不高、文质彬彬、寡言少语、面带杀气。他一再拿这“十六个字”提醒部下,最好别遇上此人,实在躲不过,只有格外小心。

在内战一触即发的当儿,驻守苏中地区的华中军区司令员粟裕斩钉截铁的说,蒋不攻李,粟不攻蒋。蒋若攻李,粟必攻蒋!这里的“李”指的是鄂皖地区的新四军李先念部。结果,蒋介石秘密部署兵力,包围了李先念部,中原突围开始。

粟裕奋起反击,在苏中地区阻击北进的国民党部队,先后取得宣泰攻坚战、如南急袭战、海安运动防御战、李堡攻歼战、丁堰林梓攻坚战、如黄公路遭遇战、邵伯防御战七次作战的胜利,苏中战役歼灭国民党军6个旅及5个交警大队共5.3万人,史称“七战七捷”。人民解放军依靠解放区进行内线作战灵活机动,战略战术把握精准,此役提供了宝贵的内线歼敌经验,打掉了国民党军队依仗精锐装备的嚣张气焰。

毛主席在延安听说粟裕初战告捷,喜出望外,急切发电报询问:“我在泰兴及宣家堡所打者是否即83师?该师消灭多少?尚存多少?”收到粟裕肯定的回复电报时,毛主席对解放军与强敌较量充满信心。

已经当上国民党军陆军总司令的顾祝同,听到自己的得意门生李默庵等人的报告后心情阴沉,自言自语道,粟裕此人,真是惹不起,惹不得啊!

内战爆发,蒋介石无人可用,急调顾祝同以陆军总司令一职回徐州,兼任徐州绥靖公署主任,负责指挥沿江及淮海一线作战,以拱卫南京。顾祝同事先得知这一任命后,连夜紧急求见蒋介石主动提出,委员长实在要我北上兼任绥靖公署主任,我就去郑州,中原地区自古兵家必争之地,我觉得那里更需要我。

蒋介石想了一会说,就这样吧,你这就去上任郑州绥靖公署主任,拖住共军主力,绝不让他们过黄河!

其实,顾祝同哪里是主动承担中原重任,明明是害怕与粟裕迎头相撞。

果不出顾祝同所料,粟裕在华东野战军虽然担任副司令员,在毛主席的亲自点将下,在陈毅的全力支持之下,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先后指挥了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等。特别是粟裕发起并指挥的淮海战役,彻底粉碎了蒋介石在长江以北建立“重点防御”的计划,消灭了国民党在华东、中原战场上的精锐主力。顾祝同主谋的那些以国防部名义下达的战略部署,在粟裕大军的辗压之下,成了一堆废纸。

晚年粟裕

淮海中原相继失守,患上“恐粟症”的顾祝同调任国防部参谋总长,帮助蒋介石谋划挽救军事失败的部署,然败局已定,回天乏术,最终追随蒋介石逃往台湾。(永恒君原创历史通俗作品,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单字解释: 粟 裕 让 此 人 留 下 心 理 阴 影 听 说 一 项 新 的 任 命 连 夜 求 见 蒋 介 石

Powered By Z-BlogPHP 1.7.3

Copyright 2008-2024 南京追名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3031119号-2 ZhuiM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